柳明在家里實在是呆得太久了。他在家里開了一個衛生室,三年多的疫情,不是看病就是防疫,大年初一都沒有歇息過。每天都在自己的村里打轉轉,就像“井底之蛙”只看到巴掌大的地方,悶死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疫情開放了,行程碼也取消了,所以所有的人你愛去哪就去哪,沒有人再阻攔你了。
柳明在朋友圈里看到自己的同行伙伴有的去了華山,有的去了老君山,有的去了海南島······,心里癢滋滋的,于是到處在微信群里找伴想出去旅游。
鄒濤也是村醫,他還是共產黨員,除了在家里做醫生外,還到臨近的東五區革命烈士紀念館做義工,接待本地區機關干部,團體組織,群眾,老師學生等等來參觀瞻仰。
東五區革命紀念館館長決定;號召館內所有工作人員到陜西境內的延安.西安等地去一次紅色旅游,鄒濤馬上報名參加,并且邀請了柳明參加,柳明爽快地答應了。
很快計劃了行程,決定4月20號出發。柳明在4月19號就跟家里交代,自己打算外出旅游一個禮拜,明天動身。
柳明的爸爸柳東厲聲喝道:“一個農村人旅什么游?家里的生意不做了?不準出去!”
“敗家子,剛剛家里有點積蓄,就要敗亡!將來孫子結婚買房怎么辦?何況我們還要賣黃瓜,莧菜??醇业娜硕紱]有,你還出去!”柳明的媽媽何英氣急敗壞地說。
柳東家住化名縣東柳鎮,他父親柳東是一個非常勤勞的農民,視土地為生命,每一寸土地都要發揮出它的最大價值,最大價值扣除成本算計出有多少收入,收入除去自己的用度,剩下來的錢存到信用社。黝黑的臉龐,嘴角上揚,揣著自己的辛苦錢存到信用社,是他們最高興的事情。今年又多存了二百,心里就多一份保障,多一份對自己的肯定。因為自己餓過肚子,知道沒有飯吃的困境,什么東西都沒有吃,最后家里剩下的干紅薯藤都煮著吃了,肚子餓呀!一回想那件事就心酸,非常害怕回到沒有飯吃的日子,現在還要上養父母下養自己的孩子,自己的開支一分一分地細算著花。
隨著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入,很多的農民工進城打工,留下更多的田土,流轉承包。柳東除了種自己家的田地,還承包了十畝水田,打下六噸稻谷,交完國家的任務糧食,都還剩下四噸。何英對自己的丈夫說:“如果送到糧站賣了,還只能賣兩千多塊!”
“那不是比以前好多了!”柳東有些興奮!
“再賺一點不更好嗎?”
“怎么辦?”
“現在是秋冬季節了,田里的活干得差不多了,最多就是種一點蔬菜,其他也沒啥事了!再說田里還有些掉落的谷粒,我們養一群鴨子,它們既可以去拾掇被浪費地里的糧食,它們又可以長大生鴨蛋?!?/p>
“養鴨子?”柳東有點驚詫,他從來沒養鴨子,自己心里沒底。
“你把后面的那個屋子改成鴨舍,墻下面打個洞,鴨子就可以出出進進。我們打開房門就可以撿鴨蛋了?!焙斡⒕烷_始規劃起來。
“說得容易,哪里去買鴨苗?‘癟嘴蟲,吃死人。’一下就會把地里的糧食吃光,你以為你這點糧食算啥?生了病怎么辦?如果死了,血本都虧了!”柳東有點擔心。
“我們到信用社取點錢出來,鴨苗縣城里有買,明天我們就去買!現在都改革開放了,腦子要活一點,去想干點事情。你不冒一點風險,難道干一輩子老實巴交的農民?我們可以變養邊學,買鴨苗的地方,打聽一下生病了如何處理。”
“買少一點,試試看!”柳東還是有點謹慎。
“一只也是養,一群也是養,你怕個啥!養就養多一點!”何英有點激動。
最終柳東還是同意了,到地里背來一些稻草,鋪在自己家后面的房子里,在前面鑿了一個洞,做了一個小門。
第二天,柳東和何英買來兩百只嫩黃色的鴨苗,鴨苗走的時候像滾動的乒乓球。放到自家的房子里,用盤子倒了點水,丟了飼料,這些鴨子就這樣嘎嘎嘎地吃了起來。
隨著冬去春來,一群鴨子漸漸地長大。鴨子慢慢地下了蛋,越來越多,何英就挑到集市上去賣,每天都有鴨蛋賣,何英慢慢地積攢了一些錢。柳東就乘著農閑的時候做黃土泥磚,請人燒制,自己做瓦,同樣請人燒制,就這樣就像燕子啄泥一次次,一天天把房子蓋好。
后來,柳明學成了鄉村醫生,在家里開衛生室,賺了點錢,柳東又把房子翻修了一遍采光又通風,明亮又寬敞。柳明也討了老婆,生了兒子,就這樣家里也開始富裕起來。
柳東家里一直保留著勤勞儉樸的家風,生怕回到那個窮苦的年代,確確實實苦怕了,窮怕了。所以每賺一個錢,都要省著花,想著積攢存到銀行。
后來好景不長,柳明的老婆由于得了宮頸癌花了不少錢,最后癌癥轉移,人財兩空。積攢在銀行的錢基本花光了,仿佛又回到了解放前。
柳明這幾年為了照顧老婆,身心俱疲。好像看透了人生短短幾十年,不再完全追求金錢與財富,他還追求自由與享受。所以一看到別人出去旅游曬朋友圈,自己也想去。
柳明出去的那一天,被父母罵得狗血淋頭,柳東把衛生室鎖上門,還威脅柳明出去了,就不要再回來了,回來了也是個敗家子。
柳明噙著淚水出的門,自己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他也是一直在拼,一直在努力,但現實讓他過得很孤苦,太苦了,不這樣繼續苦下去,也應該找些樂事來填補一下自己的空白。他上了車,于心不忍,還是打電話給自己的叔叔幫忙看家,不料卻被自己的叔叔罵了一頓,叔叔也不同意柳明出去旅游,花那冤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