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眉姐姐”是在半月前過來的,也就是弘奕剛剛出生七天的時候。這個人性格與眉姐姐全然不同,是個機靈又活潑的人,讓她偽裝成端莊持重的眉姐姐屬實難為她了。不過她憑借對《甄嬛傳》倒背如流的熟悉程度,倒也能掩飾的沒有破綻。
再關于她具體的身份背景,她就不肯說了,我也沒那么感興趣。我唯一想確認的,是她心之所向。萬一她是個與大眾向左的皇后黨怎么辦?或者華妃的死忠粉?那豈不是多了一個無比巨大的敵人。
“我說,這里的人物你最喜歡誰?”我試探地問她。
“我最喜歡的就是眉姐姐,能穿到她身上我也太幸運了。不過話說回來,眉姐姐原本早逝,不知道我能不能給她續命渡劫啊……”說著,她很是憂愁的嘆了口氣。又看著我說道:“不過話說回來,我這幾天都在觀察你,我來了之后發現很多事情跟我所知道的大相徑庭。你昨天提出吉服的事,我才確定你是好人的。”
“你先別想這個了,接下來這一關要怎么過還不知道呢。你看我勸甄嬛的時候她那個將信將疑的樣子,哎,恐怕她是覺得我多此一舉。”
她看看我,忽然眼中亮光一閃,來了主意:“我們偷偷的改一件,然后偷龍轉鳳?”
我馬上領會到了她的意思。保護甄嬛,不一定非要讓甄嬛知道啊,于是倆人相視一笑,打定了主意,接著又商量了一下細節。
我聽著她叨叨叨的說著細節,忽然感覺心里好暖。也許是終于有了一個人讓我可以不再偽裝,就像飄在大海里的一葉扁舟,忽然遇到了一個生機勃勃的小島。
我們決定不用敬妃的吉服改制了,只借來參考紋樣,敬妃也同意了,我們許諾這件吉服會在莞嬪封妃前一天送回到敬妃手里。
我們又找來眉姐姐封嬪的吉服,對比之后發現只是一些紋樣和鑲嵌的珠寶有區別。封妃的吉服更加繁雜精美,且多用金線,有祥云紋樣;所綴珠寶有珍珠,綠松石,紅瑪瑙,而封嬪的吉服沒有祥云紋樣,用銀線,沒有珍珠等名貴珠寶。
這就好辦了,我還有一盒之前皇上賞的波斯珠寶,平日所用的金線也有一些。就吩咐菊青給我悄悄拿出來,趁寶鵑不當值的時候不停的制作好鑲嵌的半成品,藏在被子里。
眉姐姐對外稱病,免了幾日中宮請安,只盯著貼身的采月和彩星日以繼夜的繡著吉服。這兩個丫頭的繡工雖算不上精湛,卻也還過得去。因為所有圖樣都是在原基礎上加進細節改繡,所以很快便完成了。
眉姐姐又假借探望之名來了我這里,我們一起動手嵌上各色寶石,一件細節不太考究,整體卻還過得去的吉服就完成了。
明日就是晉封之日,終于趕在前面完成了這件衣服,我和眉姐姐相視一笑,仿佛一起打了一場勝仗。但我心里明白,到底能不能勝利,卻也是未知之數……
毀壞吉服的人必是入夜才會動手,一左一右兩件吉服,只能通過位置和珠寶紋樣區分哪一件是甄嬛的。所以我們就賭一把,賭我們改制的吉服能夠以假亂真。
我不便出門,余下的事都交給了眉姐姐。她去內務府找了姜總管,只說天氣寒冷,我剛剛出月,想看看吉服的風毛領子做的夠不夠厚實,又吩咐明日冊封所用之物要盡早送到,以便我早做準備。
待四下無人注意,便從采月提著的食盒里拿出了我們自己做的那套吉服,又從內務府的錦盒里拿走了原本做給甄嬛的那套吉服。
我很是納悶她一個女孩子手腳怎會這樣利索,又能支開旁人又能迅速的偷龍轉鳳。不過這樣一看,我似乎知道她為什么不肯說自己到底是什么人,做什么職業的了……
次日晨起,內務府便送來了我的吉服。寶石紋樣雖不如封妃吉服的華貴,卻也不失精致。菊青寶鵑等一眾奴仆皆向我叩頭道賀,我笑著應承,每個人給了賞賜,心里卻忐忑不安,不知眉姐姐那邊順不順利。
直到冊封禮之后,我去中宮聽皇后教導,看見了身穿內務府吉服的甄嬛,心里的大石頭瞬間落地。我們跪在地上聽完教導,皇上吩咐我們起身,我抬起頭看見皇后皮笑肉不笑的臉。她此時一定恨的牙癢癢,不明白明明已經毀掉的吉服怎么好好的穿在了甄嬛的身上。
我們起身落座,皇上開口了:“你如今封妃,就不要再住碎玉軒了,朕叫他們把承乾宮翻修一新給你居住,可好?”
甄嬛一臉開心:“臣妾多謝皇上~”
可皇后的臉色愈發難看了……
皇上又看向我:“你父親官職不高,朕想著給他升一升,就做松陽縣令一職,如何?”
我趕緊跪下謝恩:“臣妾多謝皇上美意,可臣妾自知父親才能不高,恐怕會辜負皇上心意。”
皇后像找到突破口似的:“人都說,榮嬪為人純良,孝心甚篤,怎的皇上賜官,你卻替自己的父親推辭了呢?”
“皇上皇后明鑒。”我說道:“臣妾即便孝敬雙親,也明白事事應以皇上為先。臣妾不愿以母家之榮讓皇上勞心一分一毫,故有此舉。”
皇上聽了很高興:“容兒事事以朕為重,你的心意朕自然明白。這樣吧,前兒個張廷玉提起,江浙一帶水災過境,有安撫使一職的空缺,便叫你父親頂上吧,他出身既不高,必能親民和藹,平易近人。”
“臣妾多謝皇上。”這可真是個美差,適合安比槐這樣的人,不過我還要令下一番功夫。
晉封當日,皇上留宿碎玉軒。如今甄嬛寵冠六宮,令人側目。皇后有如此狠招卻失利了,她定是殺心更盛。只是單單涉及后宮的話,皇上必不會廢后。如今之際,唯有待太后薨逝,皇后收養三阿哥,染指前朝大臣,才能讓皇上下定廢后決心。至于謀害純元的事,我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契機,不敢輕舉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