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4】
@課前
這節課是加出來的,是老師主動加的,為了把最后的肖邦做一個階段性的結束。
珍惜吧,最后一節課!
“回到呼吸”和“意識無限”將是貫穿整個優美活動始終的部分,我需要不斷地練習。
“回到呼吸”——回到呼吸,關注整體;
“意識無限”——意識擴展到無限,不管不顧。
@肖邦
今天只是練習這首曲子,之所以加這堂課,也是為了把這首曲子可以完整地跳下來。
今天老師來晚了,我們自己練了一會兒。
在伙伴的需求下,我們一起把圖形在黑板上畫了出來。
這節課,只是和這個曲子工作。老師工作的幾個點包括:
~~在中間段的曲線部分,不是只有手臂動,也不是只是屁股動,而是整個身體為中心地運動。
我知道我是手臂動,不是整個身體動。
當老師提出來這個問題之后,我就注意守住中心整體來動感受了幾次。
整體動的感覺就不是只有手臂動,不是割裂的,而是一個整體帶著意識去動,好像就是對身體的整體更加有意識了,而不是胡亂地隨便動,意識更加強。
~~自由舞動的那部分,根據音樂的音高,更加清晰了手的位置。四句話,第一句和第三句都是六個來回,而第二句和第四句是四個來回。
~~最開始的那個動作,我總是往下去撈,實際上音樂是平的,沒有音高比較低的,所以還是對音高的敏感度不太夠,還是只是跟著動作在跳。
課前,我聽了幾遍音樂,把這支音樂的結構基本上清晰了,于是在跳的過程當中就清楚了很多。所以,最后,也很順利地完成了完整的一遍。
最后,老師說,如果假以時日地練習,我們是可以展示給別人看的。
好吧,說明還是可以的。
@聚會
完成了最后一堂課,然后我們就一起去吃飯、聚會、分享。
本來準備了一些節目和活動,最后沒有用上,只是覺得時間過得好快。
說一些我的感受吧:這次課前在作業上就有些信息的傳遞,有伙伴說沒做作業也可以參加聚會吧,老師就和她溝通了作業的事情。其實,在這件事情上我看見:
有的伙伴會對要做作業,要回顧會有壓力,覺得聚會這個事情就不輕松和單純了;
老師理解為有伙伴對寫作業有意見,但其實不是,只是這個伙伴想要更多人參加,想要打消他人的顧慮……
“作業”事件,我覺得是給我們機會去看到他人會如何面對“作業”的——有人會有壓力,有人很勇敢,雖然有但是也會去做完,有人
有些伙伴分享時表達得非常真誠,所以很打動人。
我給每個伙伴寫了張小卡片,但我不想念出來。而有的伙伴很想知道他人收到的卡片是什么內容,于是就想讓別人來分享。這個過程其實沒有不舒服,如果有也只是一絲絲,但是我覺得也沒有什么,因為送給別人的小卡片,就屬于別人了,她可以決定是否分享出來的。只是我不希望有人用各種方式誘使他人去做她想讓她做的事情。
最后,我問老師將來有什么打算和計劃。老師講的是接下來的學期,會有另一個老師介入教新的年級,那么意味著她一貫教所有班的習慣將要打破,很顯然老師是不滿意的。
其實,我想問的是老師將來有什么規劃,對于自己的人生,既然理會成短期目標,那就這樣吧,我就沒有追問下去。
得到一些反饋:
一是關于我的笑容,有伙伴反饋我的笑容很溫暖;
二是老師反饋說從課堂上我的表現能夠看出我越來越愛自己了,這是我聽到的最開心的話了。
還有就是對自己還有一個看見,就是好久沒有虛假的笑容了,昨晚的聚會上有,我又一次充分感受到了里外兩張皮的感受,外面笑著,只是動作,把臉上的肌肉堆在那里而已,充分感受到了就是一張面具。(什么原因呢?是見到了不希望來的人,但是反思自己,其實也沒有什么,自己不愿意的是什么呢?只是不太喜歡對方說的話,感覺是假大空,當然這是小我在判斷。但其實昨晚講的話并不假,也還不大,也是有實際發生的事情做基礎的。呵呵,自己的小我就是不太愿意她來,就是這樣罷!)
另外在大家都分享了很多真誠的話語之后,老師突然說,想讓大家把說過的話總結出來,分享出來,立馬就是伙伴表示自己說過了就說過了,都不記得了,要是能錄下來就好了,于是就不了了之了。我自己覺得,其實,總是感覺到努力,使勁兒,不放松,不允許,自己慢慢體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