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節科學課時,老師告訴我們,讓我們下次上科學課的時候,去實驗室門外排隊,因為這下節課要用顯微鏡觀察洋蔥的表皮細胞,聽后我十分高興,因為這是我人生以來第一次使用顯微鏡。
張老師告訴我們顯微鏡是由目鏡、反光鏡、載物臺、壓片夾、禁閉鏡銅組成的,聽了過后,我腦子里一團霧水。
可是,當我看見一臺顯微鏡擺在我面前的時候,頓時清醒了,直接拋開腦子里那些雜念,好奇的打量著顯微鏡。
顯微鏡是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體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儀器。顯微鏡分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光學顯微鏡是在1590年由荷蘭的詹森所首創。
在老師嘰里咕嚕,咕嚕嘰里強調下,我們終于可以開始使用顯微鏡了!
我們把顯微鏡從盒子里拿出來,放在可以反光的地方,用潔凈的紗布將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然后將載玻片放在實驗臺上,用滴管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這樣,實驗步驟就完成了一半了,我們又用鑷子小心翼翼的在洋蔥內表皮面,剝下一片又小又透亮的洋蔥皮,把撕下的內表皮浸入載玻片上的水滴中,并用鑷子小心的把它展平,然后再次用鑷子夾洗蓋波片,使它的一邊先觸碰,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緩的放下。這樣做是為了避免蓋玻片下出現氣泡。
我旁邊的小鄭同學小心翼翼的用鴉片夾,夾住蓋玻片。
“我的媽呀,好神奇,我們成功啦,小黃你快看啊?!睆垞P銘一邊透過顯微鏡觀察洋蔥的內表皮細胞,一邊拔高聲音激動的叫喊著。
“我湊了過去,用眼睛看了一下,頓時我看見了好多六邊形的“小房子”。
“哇,酷!”
我們小組的同學們爭先恐后的觀察起顯微鏡中的世界……
這時我才發現蘇菊艷竟然也帶了一個顯微鏡來,我好奇的湊了上去,眨巴著我不靈不靈的大眼睛,可憐巴巴的看著她:“大方的小蘇蘇,給我看一下你的顯微鏡吧,好不好?”
小蘇蘇看著我這個樣子,被我逗笑了,她大方的說:“看隨便看,本小姐有的是!”
我開始拍馬屁,“喲西,蘇小姐大氣,蘇小姐,牛逼?!?/p>
我用他的顯微鏡觀察了一下一根很細很細的頭發,結果,現實中很細很細的頭發在顯微鏡的世界里面著是一個大大的,黑黑的圓點。
同學們看到我們這里的動靜,也紛紛湊了上來,輪流懇求小蘇蘇能給他們也看一看,當然,大方的小蘇蘇也都同意了他們的要求,除了他的那個死對頭同學:張揚杰。
我不要問我為什么小蘇蘇不給他看?也不要問我為什么他們是死對頭?要問就是我也不知道!
哈哈哈哈哈哈!
今天的科學課大家上的都很開心,不僅讓我們多了解了觀察微小事物的一個儀器,還讓我們看到了顯微鏡中獨特的世界。
科學課就是這么的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