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異夢境,仍余心悸。
在唯物主義思想浸潤下成長,雖理解“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于物質”的心理學、神經科學原理,但紫玄親身經歷幻境后的意識,儼然在唯心領域將信將疑。科學認為,睡眠的快速眼動期(REM)是夢發生時的睡眠階段,而夢境也很可能是大腦在處理一些現實中難以處理的信息和情感。當然,這些理論研究仍存爭議。
“宋代圖經為何隱現,上古異象又緣何入夢?”紫玄回想今日種種,蹊蹺不解。憑空消逝的老者,泛著微光的卷軸,突然顯現又隱匿的圖經,陌生古時女子的畫像……難解其因。她想“莫不是分手后遺癥,或許是自覺心理正常,卻仍有創傷……”而后輾轉恍惚,漸又入睡。
次日,紫玄忙于自家店鋪“陸游詩局”的籌備打理。
陸游自號“漁隱”,嚴州恰巧也有鯉魚燈非遺傳人,紫玄便想在店鋪入口處設置一盞超大的宋代鯉魚燈。這樣一來便于吸引游客店鋪打卡,二來她也想帶動非遺活化,給古城的非遺傳承人增加一些收入。現在的非遺鯉魚燈僅供表演,且形態稍許還需提升,紫玄想自己繪就一面國風色彩的錦鯉,使得鯉魚燈更好滿足現代年輕人的審美喜好。
門頭留白幾許,用上“嚴州刻本”的店招字體。古嚴州素有刻書的傳統,北宋初年編印的《太平御覽》和《太平寰宇記》等書中,便有記載唐代睦州編印圖經的歷史。其中,睦州在北宋末年才改名為嚴州。嚴州宋刻本如今異常珍貴,有部分藏于國家圖書館,且歷史上陸游及其祖父陸佃、兒子陸子遹復守嚴州時,刻印了《劍南詩稿》《劍南續稿》《老學庵筆記》《爾雅新義》等籍。“如果宋刻本文化后期能有匠人在嚴州發揚,就更好了。”紫玄想。
此外,“陸游詩局”門外設置一排座榻,參考宋畫《十八學士圖》的式樣定制石凳。陸游當年知嚴州,已是62-64歲高齡。正值丙午丁未,紅羊赤馬開年大旱。他不但呈報朝廷請求減免嚴州租役,還發糧救災躬身愛民。任職期間廉政理賢,竭力呼號抗金,寫下諸多壯懷詩文。因此,紫玄打算在店鋪內懸掛陸游自書的詩貼,選宋畫復原花幾插四時花,體現士大夫的品性高潔。
一月光景,紫玄晚邊回新葉古村,看望兒時收養她的阿婆。前期忙于“陸游詩局”,許久未回新葉。現在裝修接近尾聲,自己心安之余,也該回家給阿婆報個平安,分享自己事業的新計劃。
因自小是孤兒,紫玄讀書時也不免經受過個別同學的奚落。有時被嘲笑出身,紫玄表面不動聲色不予理睬,但依舊會偷偷哭泣。而她童年唯一的慰藉,便是阿婆給予的關愛。
阿婆名魯幗俊,紹興人,夫家祖上為杏林世家。早年喪夫,阿婆一人將孩子拉扯大,她決定收養紫玄時,自家孩子早已成年離家。她因小時讀過私塾能識字,嫁到新葉后,也幫著夫家經營中醫診所,操持內外。如今阿婆雖已至鮐背之年,但依然耳聰目明,手腳靈便,有隔壁葉姨照料,卻也還可自己做飯。紫玄覺得阿婆燒的菜才是家的味道,何種美食都不如阿婆的手藝。
一想到能見上阿婆,紫玄心生油然暖愛,即刻加快了步伐,沒想在村口,迎面遇見村長:“哎呦,丫頭,回來了?好久沒見著你,聽說你把千鶴館的工作辭了,自己創業了?”
“是的,村長。我在嚴州古城做了一家宋代食店。等過些日子開張,我請您先來嘗一嘗。”紫玄聳肩作答。
“那我一定改天去學習一下。哎,你這個文旅研究生,這次回來是不是也正好給村里出出主意?”村長滿眼躊躇:“最近村委會在愁文旅開發。我們村農業為主,共富這塊還是要靠文旅。村里呢,你知道大多是留守老人,文旅發展還得靠鄉賢回歸和項目引進。”
“村長,新店要請您多指點。村里的事,我責無旁貸。最近剛好空了些,我先試著研究考慮一下,改天來找您匯報。”紫玄說道:“我今天可得先回,阿婆在家等我。再晚,她就該休息了。”
“對對,魯阿婆這些天念叨著你。趕緊回去吧!”村長揮揮手,目送紫玄匆匆離開。
途經交錯斑駁的封火墻、縱橫錯落的石板路,紫玄直奔阿婆居住的“雙美堂”。
“阿婆!我回來了。”幾步之遙,紫玄瞧見阿婆為自己留了門,便在門口嚷嚷。
“哎,紫玄,快進來!”阿婆來廳堂迎了她,挽起她的手上下端詳,說道:“讓阿婆好好看看,我們紫玄真能干,自立門戶做文化事了。”
紫玄扶著阿婆坐定:“您先坐下,我先看看我最愛的阿婆。”確認阿婆精神健朗,眉目舒展,她再就半跪阿婆膝前說:“文化事,還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但是一直想做的,自己就無論如何都要試一次。”
“阿婆支持你。凡事知行合一,謀事在人。只要發心善,執正念,成事在天。想都會有問題,做才會有答案。”阿婆笑盈盈得拽緊了紫玄的手。紫玄仰頭望著阿婆,眼中篤定欣然。
婆孫倆互訴思念后又閑話家常,不一會兒也早早歇息。
這夜,亦是滿月。
已入霜降,玄月彌輝,可忽然狂風四起,渾沌一片。
只聽得一混濁男聲咆哮厲吼:“玄女,將九曲珠及法器交出!保我夏朝永續根基。”迷離形影間,隱約好似那夜玉刀相向的王權者……驚愕間,天旋地動,飛沙風起,紫玄難睜雙眼,卻感一道紫光乍現。
“荒淫世襲,有違天道,恣意欲縱,溝壑難填!履癸,熒惑守心,天命難違!”一女子鏗然回應。未待紫玄再睜眼察覺景象,卻聽得鑼鼓齊奏,熱鬧喧天……
紫玄猛一睜眼,驚醒!
窗外鑼鼓齊奏,熱鬧喧天。原來已是次日早晨,而剛才,又是一不尋常的夢。這天農歷九月十六,紫玄忽而想起,是周邊三鎮鄉村非遺展演的日子。新葉昆曲是省級非遺,那今天定是有阿婆愛聽的昆曲了!
紫玄匆匆收拾打理,啃著阿婆準備的兒時最愛——酒釀饅頭夾九珍絲,踩著時點,扶著阿婆趕往村中的“有序堂”。
有序堂是村里的古祠堂,畫棟徽派,雕梁肅穆,內有一戲臺,藻井華美,用于村中集演。戲臺兩側楹聯書有:“曲是曲也,曲盡人情,愈曲愈明;戲是戲也,戲推物理,越戲越真。”紫玄兒時不懂,阿婆便逐字給她講解其中奧義:“真亦假時假亦真,情節越曲折,越可窺理人世;演戲越假,越能覺察真道。”雖然此刻,紫玄對戲中人生也依然未有深刻的體察。
周邊鄉鎮親坊齊聚,等待多時,今日開演先是折子戲《雪里梅》,生于冬夜的紫玄尤其鐘意這出。
觀戲時,紫玄時刻關注著阿婆,打點前后,生怕她被擠著。見阿婆聽到妙處,眼睛微閉,口中吟唱,紫玄也沉吟隨聲。
預熱曲終,掌聲如潮。紫玄一邊奮力鼓掌,一邊轉問阿婆問道:“阿婆,今天戲班要唱哪出?”
只聽得阿婆說了三個字:“九曲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