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溫柔地灑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為這寧靜的午后添上了一抹金輝。
芷汐慵懶地躺在甲板上,雙手輕輕交疊于腦后,雙眸半睜半閉,享受著這份難得的悠閑與自在。
她側頭望向那位正專注劃船的老人,心中涌起一絲好奇。
于是輕聲問道:“伯伯,你是哪里人士呀?”
老人聞言,手上的動作微微一頓,隨即繼續穩健地劃動著雙槳,臉上浮現出一抹溫和的笑容。
他轉過身來,目光中帶著幾分懷念與自豪:“老奴是南城人士,那里山清水秀,民風淳樸。”
老人的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仿佛能穿透歲月的塵埃,讓人感受到南城獨有的韻味。
芷汐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向往之色。
隨即又好奇地問道:“那怎么會在驪山腳下呢?這里離南城可不近啊。”
老人輕輕嘆了口氣,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唉,老奴此次前來京城,是為了探望我那病重的姐姐。她一生辛勞,如今卻病臥在床,讓人心急如焚。”
“至于為何會在此地,乃是因為前幾日有位好心人給了老奴一筆錢,說是要老奴在這里接一位姑娘。老奴想著既能賺些盤纏,又能順道打聽些京城的消息,便應下了這差事。”
說著,老人手中的劃船動作依舊沒有停歇,他回頭望向芷汐,那眼神中充滿了憨厚與真誠,仿佛能洞察人心一般。
陽光透過稀疏的云層,灑在他的臉上,勾勒出幾道深深的皺紋,記錄著歲月的痕跡。
然而,這些皺紋卻并未減損他的魅力,反而增添了幾分歲月的沉淀與穩重。
芷汐望著老人那憨厚的面容,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
她明白,這位老人雖歷經滄桑,卻依舊保持著一顆善良與質樸的心。
在這個復雜多變的世界里,這樣的品質顯得尤為珍貴。
于是,她輕輕地點了點頭,向老人投去一個感激的微笑。
仿佛在說:“謝謝你,伯伯,你的故事讓我感受到了人間的溫情與美好。”
“南城風景美嗎?”芷汐輕輕問出這句話時,心中不由自主地泛起了一陣漣漪。
她想起了唐德武曾提議讓她去那里養病,而唐子卿則告訴她,南城是距離京城最為遙遠的地方。
這份遙遠,似乎也帶著某種神秘與向往。
老人聞言,臉上露出了一抹溫柔的笑容,眼神中閃爍著對故鄉的深深眷戀。
“南城啊,自是沒有京城那般繁華熱鬧,但它有著自己獨特的韻味。”
老人邊說邊加大了劃船的力道,仿佛是想通過這份努力,將南城的美好更快地傳遞給芷汐。
“那里有連綿起伏的山巒,清晨時分,山間的薄霧如同輕紗般繚繞,讓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山腳下,清澈的溪流潺潺流淌,水聲潺潺,如同天籟之音,洗滌著心靈的塵埃。”
老人的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畫面感,讓芷汐仿佛已經置身于南城的山水之間。
“而且啊,南城還有家。”說到這里,老人的眼神變得更加柔和,仿佛被一股溫暖的力量所包圍。
“家,是每個人心中最柔軟的地方。無論走到哪里,那份對家的思念與牽掛,都會如影隨形。”
老人似是想起了自己的家人,嘴角不自覺地上揚,劃船的動作也變得更加有力而堅定。
芷汐靜靜地聽著老人的講述,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動。
她仿佛能夠透過老人的話語,感受到南城那片土地上的寧靜與美好。
雖然她從未踏足過那片土地,但此刻的她,卻仿佛已經與南城結下了不解之緣。
陽光繼續灑落在河面上,波光粼粼,美不勝收。
老人與芷汐一前一后地坐在船上,享受著這份難得的寧靜與和諧。
他們之間的對話雖然簡單,但卻充滿了溫情與理解,仿佛在這個瞬間,所有的煩惱與憂愁都已經被拋諸腦后。
船上,時間仿佛凝固了一般,只剩下船槳劃破水面的聲音,以及偶爾傳來的鳥鳴,為這寧靜的午后增添了幾分生動。
芷汐靜靜地坐著,目光眺望著遠方,心中卻翻涌著各種思緒。
突然,她打破了這份寧靜,輕聲對老人說道:“伯伯,我再給你一些錢,能帶我去你家鄉看看嗎?”
老人聞言,停下了手中的船槳,轉過身來,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但隨即被溫暖的笑容所取代。
“姑娘,你這是何苦呢?老奴已經收了公子的錢,自然會盡心盡力地送你到目的地。”
“至于我的家鄉,你若是想去,老奴自然可以帶你去看看,無需再添銀兩。”老人的話語中充滿了誠懇與感激。
他并不想因為自己的私事而給芷汐增添負擔。
芷汐見狀,心中更加感動。
她輕輕搖了搖頭,堅持道:“伯伯,你就別推辭了,你就當是我對你的感謝吧。”
說著,芷汐從袖中取出一些銀兩,遞給了老人。
老人見狀,心中雖有猶豫,但最終還是接過了銀兩,眼中閃爍著感激的淚光。
“姑娘,你真是好心人。既然如此,老奴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兩人相視一笑,那份默契與溫暖在船艙內悄然蔓延。
老人重新拿起船槳,繼續劃動著小船,向著未知的旅程進發。
而芷汐則坐在一旁,心中充滿了期待與憧憬。
仿佛已經看到了南城那片美麗的山水,以及那里淳樸善良的鄉親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