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開幕的烏鎮(zhèn)戲劇節(jié),是她一直以來想要前往觀賞的心頭好。然而一直以來,她在工作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今年終于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時間了。她內心的激動隨著她關注戲劇票和從上海出發(fā)的車票開始。一旦萌芽了這個想法,盡管她知道沒有伙伴,她可能孤單前往,出門游玩自己搞定一切還是第一次。時不時的也會打消念頭。但另一個聲音卻更加頻繁的響起來。去吧!去吧!離上海很近呢,也不會出什么大問題。好不容易自由了,不能因為孤單放棄。要知道很多時候幸福就是沒有太多知音。所以她還是默默的做好了各種準備。也故作輕松的跟她老公說,要去趟烏鎮(zhèn)。別人都在全國各地,世界各地游山玩水,不能因為老公沒有退休就捆住自己手腳,做你的黃臉婆,天天在即做飯吧?這樣講著,似乎也有委屈,理由好像也更充分了。老公就不耐煩的說,你去啊,你玩你的,我忙死了,也管不了你。
所以,就這樣她似乎名也正了,理也順了。收拾好簡單行李,奔赴這一場自己跟自己的約會。坐地鐵坐長途大巴,兩個小時到達烏鎮(zhèn)西柵景區(qū)。一下車就看到巨幅海報幾十幅樹在門口。寫著戲劇名,場次,演出人員。門口進進出出不少人。她特意選了周一工作日,還是看到不少人。很快隨著人流進入景區(qū)。
進入景區(qū)后需要穿過一條長長的竹林小路,四周蒼翠覆頂,小路是木制柵欄拼成的蜿蜒路。慢慢走,鳥鳴幽幽,湖上水波蕩漾,陽光灑在縫隙的林葉間,投射到地面上,寂靜之中透著幾分歡快溫馨。她隨著人群,信步向前。遠遠看到兩個很特別的建筑。隔水對岸,一個是烏鎮(zhèn)大戲院,一個是木心美術館。她心里暗暗的決定先要去觀賞一下,這兩個建筑。因為沒有買到戲票。也只能去木心美術館一覽。這是一所三四層的建筑,形狀猶如幾何圖案,又像是積木錯層。進入后感受到一種幽暗的氣氛。不知道是不是木心這位技術家獨有的氣質,看透世間百態(tài),需要的是一種幽幽靜氣。漫步整個美術館,木心的手稿,書籍相較于那些大家來說,數(shù)量并不多。但可以看到他真實的手跡記錄的心路歷程,應該也是一路走來下過功夫的吧。除此以外,就是大塊的玻璃落地窗上到處裝著百葉簾。光通過百葉簾透進美術館內,一寸寸的光陰,就有了痕跡,前面一進門就感受到的那種幽深也許就是這個原因吧!木心對魯迅的敬仰也許是個基調。臨走時看到了魯迅的掛像和名言。這一回眸看到的圖文似乎在最顯眼的位置上,心里也暗暗的震動了一下。想一想如果能贊賞魯迅,也許是有著和他一樣深邃的眼光,一樣對于人性透徹的理解的吧!也許贊賞魯迅就是一種深深的嘆息,一種英雄扼腕的悲傷吧!
走出美術館,迎著陽光,再看看整體結構,這所淺淺灰白色大理石立面的建筑就在一片水域上。靜靜的。
烏鎮(zhèn)的下午漸次熱鬧起來,人群熙熙攘攘,三五步就可以看到年輕人圍坐一起,觀賞隨時演出的話劇。這,就是烏鎮(zhèn),有著戲劇節(jié)光彩的水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