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氣象。
官家趙構的紹興二年元日,是在紹興過的。盡管官家做出一副憂國憂民、勤儉持家的樣子,要求一切從簡,但講究禮儀的百官們依然絞盡腦汁,將這個年過得也算像模像樣。
而在臨安鳳凰山東,鎮日里響個不停的“乒呤乓啷”,卻比紹興的新年時,聽上去還要熱鬧。
以鳳凰山下的州治所在為基,新的行宮從中秋過后便馬不停蹄一直在趕建中。加之官家于新年又下了新旨,只說元宵過后就要搬來,這趕建工程遂更兼迫在眉睫。
假期取消、增補人手,里里外外,幾乎把全城的應役不應役的青壯,俱皆召了過去。
至于行在配套的各部部堂和配房等處,更只來得及搭幾個茅草棚子交差了事。
如此簡陋艱苦,也是實在令人唏噓。
不過趙官家也好,百官們也罷,對此全無閑暇感慨。淮水南北的戰報,從他們抵達臨安的第一日開始,一日比一日催得更急。
劉豫在淮西諸城受到炮火阻擊,施展不開,不知怎地,轉頭,盯上了劉光世的淮水大營。
行在就在身后看著,來自楚州、揚州的支持給的足足的,劉光世心底即便再是想要逃跑,此時此境,也半點不敢表露出來。
幾大部將被他調上江邊輪替布防,所有炮石車都推上來對準江面,一切船只“片板不得下水”,嚴防死守,陣勢儼然。
但在他送往臨安的每一封奏折中,都免不了強調一番敵軍勢大,我軍缺錢缺糧,要兵要餉。
趙官家逃跑逃得心力憔悴,一聽到淮水突發軍情,登時感到座下的龍椅又涼又刺,每每坐下去,就要想彈起來。
他對劉光世守淮水的能力存疑,舉棋不定,幾次欲言調動韓世忠回防,卻又擔心襄陽那面出幺蛾子。一日看見楊沂中值守殿外,身姿年輕挺拔,不由聯想到與其一般年輕的岳飛來。
曹成打從安仁敗后,實力大不如前,雖說留存的底子尚有戰力,但之前窩著的馬友跟李宏二人,見了機會,又豈會忍得住不出手,故而這兩個月來,賊寇三方加上官軍,你來我往,在荊湖地界攪成了一鍋粥似的,眼瞅著一時半會兒,是平息不下來了的。
岳飛領兵剿了好幾個月,將士疲憊,糧草不足,稟過張俊、韓世忠,已于年前暫回洪州修整補充,算起來,倒是正好空閑。
思及杜充叛逃,岳飛孤軍亦能抗敵,趙官家便愈發相信,把他派去淮水大營,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按照調兵慣例,岳飛北上之前,須赴行在聆聽圣訓。
君臣奏對。
岳都統慷慨陳詞,誓為官家守淮水、奪泗州,以城阻偽齊,與淮水大營共衛行在。
直聽得趙官家激動不已,淚水漣漣,賜下御馬、金槍和旌旗,又親送出宮,執手謂曰“忠肝義膽”。
與收復建康之后的那次熱血沸騰、感激涕零的陛見截然不同,不知為何,岳飛今日眼看著趙官家的一番作派,耳畔響起的,卻是宗大元帥一聲接一聲的嘆息。
馬踏黃土,直道不直,江南冷風,透肌入骨,唯有路邊一輛小車,佳人、新鞋和陳釀,堪慰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