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老家上學那會正是我們那里重男輕女風行的時候,說出來你都不敢信,那時候的小樹林,河壩子,很常見的能看到扔掉的小孩,小女孩居多,偶爾個別小男孩,就把腿露出來給人看,希望有些各種原因沒男孩的人家能抱走去養。
都是小被子包裹的好好的,里面放上一點奶粉或者一點錢,有的會寫個紙條,寫上小孩子的相關信息,寫幾句感謝的話,有的就直接一扔,看誰會撿走。
小男孩有可能會被抱走,小女孩都是沒人要的,有次放學路上,我看到了一個,我過的時候,太好奇,伸頭去看了一眼,她還在動。
我就掛念上了,有時候上下學同學要走別條路我是不肯的,一定要去看看那個孩子今天還在不在了,不吃不喝的扔在那,每一天都讓人心懸著。
我期盼著能有人把她抱走,后面我就刻意的不走那條路了,那個孩子最后腐化在了那里。
男孩也要碰到或者是家里不能生、或者一直生不出男孩、或者有個男孩后來沒了,也一直再懷不上(例如雪峰)的家庭,不過那個時候已經沒有扔孩子的事情了。
女孩幾乎不可能有人抱,有是少男少女不懂事未婚先孕、有是家里為了生男孩過程當中一直生女孩,養不起那么多、有的是重男輕女,那時候也沒有查男查女,是女孩就扔掉,一直到碰運氣生到男孩為止。
別的不知道,記得家里有個遠方的親戚就是為了生男孩,連續生了4個女兒,中間在尿盆里淹死了一個不知道是老幾,最后總算生了個兒子,很不爭氣,成人后結婚也是靠幾個姐姐各人湊些錢成了家。
過了很久有次晚自習放學,我騎著自行車回家。路過那條路,天黑了,有些風,我騎著車目不斜視想一口氣到家,路過那個地方,總覺得眼角的余光看到有一個小小的白色影子從身邊飛快掠過。
到后來才敢跟外婆說起這件事,當時不說是怕外婆不許我再從那條路過,再去看那個孩子。事情過去了,聊起來,外婆說“都是作孽啊。”
這個時候也不覺得爸媽疼弟弟多一些了,有些后怕“幸虧我爸媽沒有把我扔了。”外婆伸手輕點我額頭“說什么傻話,你是咱們家里的寶,外婆的大孫子,咱們男孩女孩都一樣。”我問外婆“為什么他們會舍得把自己的孩子扔掉,還生死未卜。”
外婆嘆了口氣“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想法,咱們也沒那么大能力,管好自己就好了,永遠尊重別人的生命,也愛惜自己的生命。”
“我弟最惜命。”我想到我弟怕挨打的樣子,我和我弟每次犯錯挨打,是我的錯我心甘情愿挨打,不是我的錯,打死我也不認。我爸說我太倔了,不圓滑。
我弟倒好,別管有錯沒錯,我爸剛手一抬,“噗通”一聲就跪下了,拉都拉不住,什么事不知道,因為啥不知道,嘴巴里就一句話“爸爸我錯了,別打我我錯了。”
我爸有時候覺得好笑“你哪里錯了?”我弟哭的上氣不接下氣“哪里都錯了……啊哪里都錯了……”我爸仰天長嘆“唉,你是真沒骨氣,你咋不和你姐換換,你應該做個女孩,你姐像個男孩。”
我挨打的時候我爸又感嘆“你為啥那么犟,你就說你錯了你也挨不了那么多打。”我不理解“那我做了我就認,我沒做我為啥認,我沒有錯非要逼我撒謊。”我爸“教育”我“你認了又能咋,能掉塊肉,就不是你的事你認了不能行?就張個嘴巴能矮了你?不比挨打強?你這么較真這么倔我等著看你長大了吃虧,你就不如你弟圓滑,好漢不吃眼前虧,你不聽。”
唉,大人總有那么多的說辭,都是大人的理。
小孩子三歲看到老,這話還是有道理的,我和我弟現在幾乎就是小時候的放大版,有變化,但不多,他做事瞻前顧后,“貪生怕死”哈哈,我誠實的不像話,撒謊不會,做壞事不敢。
不過也有好處,家里什么東西找不見啦之類的,問我說不知道就不會再問我第二遍,我弟就要經歷一個過程——懷疑——質疑——詢問——排除——放過。
扔孩子的事件后我也問過我媽,這么重男輕女的階段生下我的時候有沒有想過扔了我,我媽說怎么可能,那時候生你剖腹產,痛苦的很,你爸說,咱們別要了,你太受苦,就要姑娘一個夠了。
我弟是意外啊,太意外,原本我爸那些大洋都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