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想要誠實地面對自己,想要忠實地觀察到自己,不逃避。
剛才,老媽打視頻電話過來。其實,白天老爸已經和LM連線了,與老媽老姐都說過話了。晚上,老媽又打過來了,LM其實覺得沒什么好說的,也不是很想說。但是,老媽想說。于是,LM就轉化了一下,盡量把剛才的視頻連話變成和往常一樣的聊天,讓老媽喜歡。
其實,就在老媽的這個電話之前,LM剛剛把想吃的小酥肉放在空氣炸鍋里面烤著。
接著,老媽說了一些事情,LM也感受到自己有一點點耐著性子聽老媽講,其實有一點點不想說。
隨后,說到后來,老媽說,今天老姐回家看她,和LM今天和她視頻電話,她覺得很好。LM當時說,你覺得很好就行。
掛上電話,LM看了看早已經轉好的小酥肉,想著,算了,都這么晚了,怕吃了不消化,明天早上再吃吧,接著繼續做錄音整理的事情。(這是之前在做的事情。)
雖然做著事,但LM心里沒有消停,LM感受到心里的無奈和不情愿,一直在倒騰,雖然動靜不大,但是LM感受到了。
LM覺得老媽是在依靠老姐和LM,覺得有女兒在身邊,她覺得挺好。
可是,LM覺得LM就不要這樣給兒子添麻煩,LM想給兒子自由,即使將來LM老了之后,LM不想拖累兒子。
第二個想法是,LM可以給自己找到很多樂子,所以根本不需要兒子。而同時,有個潛臺詞就是老媽不行,她還要依賴兒女;而LM不錯,可以不給兒女添麻煩。
后來,LM甚至感覺到心里面的一絲恐慌,害怕老媽依賴自己的恐慌。LM感覺到的是一種控制,就是覺得老媽依賴自己,是對自己的一種控制,LM就無法自由,就沒有空間。
這個聲音是誰的?覺得老媽依賴自己,就是無法自由,就是沒有空間呢?
甚至,這種恐慌的背后,有一個想法,如果老媽不在,就沒法依賴了,就可以有空間了。
那么,是不是因為LM自己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所以恐慌了呢?
LM想到小酥肉的事情,得!給自己再把小酥肉轉一下,想吃就吃唄,不要讓這個理由變成一個未滿足需求的借口。于是LM就這么做了,也吃了。
現在,LM突然想到的是,其實吃小酥肉,不想成為借口,還是LM沒有允許自己的想法存在。
讓LM分析一下,接受的是事實,允許的是事實,已經是事實了,LM看到了。
一、老媽就是依賴兒女,就是希望兒女在身邊,甚至現在老媽希望兒女多和她聊天,這就是事實。甚至老媽希望LM天天給她視頻電話,好像就在她身邊一樣,這也是事實。
二、LM要是天天給老媽打電話,或者天天守在老媽身邊,LM目前覺得就會沒有自己的空間了,會恐慌,這也是事實。
三、當LM恐慌的時候,就會害怕這樣的事情發生,于是就會想到要是老媽不在身邊了,那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了,這也是事實。
對于一,LM可以理解,老媽是很依賴,但是LM可能滿足不了她的需求,LM也不想天天打視頻電話。隨心而論,LM不想天天打。——那就不打。
對于二,LM也可以接受LM會感覺到老媽的依賴會讓LM沒有空間和被控制,LM害怕沒有空間和被控制。——那就接受,LM覺得被依賴,就是被控制,沒有空間。
對于三,當自己害怕的時候,LM想要逃開,或者想到老媽不在的話就不會發生這類事情了,也是很正常的想法。——那也接受,LM會想到避開。
LM想在這里真誠地表達:老媽,LM還是想有LM自己的空間,LM不想老給你打電話,因為LM有LM想做的事情,所以呢,LM現在仍能保證每周給你打一次電話,LM不會多打,加上你主動打來的電話就行了。LM目前只能做到這樣,如果不能讓你滿意的話,很對不起。因為LM現在做不到。謝謝老媽支持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