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朋友發來幾段語音求意見。
想了想,有了些想法,但是還想放一放。
今日,覺得和昨日幾乎一樣,就回復了語音。
但在回復語音的時候,感覺自己更加清晰了。
所以,真的是這樣,說話的時候就梳理了自己的思路,自己更加清晰。
如果只是在腦子里,和說出來,和寫出來都不一樣。
看來以后還是要多說,多寫,把腦子里的東西落下來,便更加清晰了。
朋友先描述了一段她的同事給她說了一段話,讓她干個啥。
她說,她不知道為什么就是很生氣,以前那個同事說話也是引起她的這種反應,這次還是。
于是她懟了幾句話。
隨后,她靜下來,她發現她想知道為什么自己總是會這樣反抗那位同事的話語。
她說她也知道可以給自己一段不被打擾的時間,來想想這件事情。
她問除此之外,還有什么可以做的,想問其他的做法。
今天,錄音告訴她。
首先,她能跳出這件事情,能有意愿想找到背后的原因。可見她已經不再陷入在這件事情里了,而是已經有意識了,能客觀一些了;
其次,她想找原因,自己為何對這個同事有怒火的原因,也肯定了這種尋找是OK的。
只是,尋找到的可能是一個原因,或者幾個原因,但是無法究竟和窮盡。
因為,兩個人面對面說話,其實是六個人在場。
包括你認為的她,她認為的她,她認為的你,你認為的你,以及真正的你,真正的她。
所以夾雜了太多太多的因素,還有你的背景,她的背景,所以原因幾乎是無法得到完整的,只能獲得一二罷了。
但是,有一個可以去看的。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她自己的所有的反應,因為這是她自己能看到的,能把握的,能改變的,其他的都無意義。
怎么做呢?就是找一個不被打擾的時間和空間,讓自己安靜下來。
回想一下,當時發生的那個狀況,把當時的感受帶回來。
需要寫下三個關鍵點:
一是當時她身體的感受是怎樣的?哪里痛?哪里癢?或者哪里有堵的感覺?或者其他的感覺,越細致越詳細越好;
二是當時她的情緒是什么?是憤怒?是怨恨?還需要更細致的,也許憤怒之后還有恐懼,還有羞愧,還有別的什么,同樣,越詳細越好;
三是當時她的念頭有哪些?比如你這個人咋回事,上次說話就這么不客氣,這次還這樣?你到底和我有什么過節啊?我犯著你了嗎?依然,越詳細越好。
只要這三個關鍵點都詳細地寫下來,說“寫下來”就是一個極好的梳理過程,能幫助自己越來越清晰。
然后,就沒有其他的了。
其實,就是讓自己清晰,自己在對方這樣的情況下會有這樣的反應。
清晰就好了,其他什么都不用做。
更加不用添油加醋,比如,我這樣做是不是不好,我怎么這么無能,我好羞愧!
如果有這樣的感受,依然可以做前面的練習,看到自己的感受。
一樣,當朋友回懟回去之后,如果愿意,依然可做前面的練習,看到自己的感受。
如此就好,無它。
我們在生活中,就是不斷地做這樣的練習,持續,持續,再持續……
如此,我們就清晰了我們的小宇宙是怎樣的,在什么狀況下會有怎樣的反應。
如果能弄清楚我們的小宇宙,已經足夠自己使用的了。
一方面,了解了自己的小宇宙,可以讓自己碰到問題,以最有利于自己的狀態去應對,順暢的事情會越來越多;
另一方面,也只有自己的小宇宙是自己可以把控的,如果自己有把控,豈不是給了自己一個抓手,自己也就更加順暢了。
所以,為了讓自己更舒適地更順暢地在這個人世間過活,可以去做上面的練習。
當然,如果覺得不想做,也可以呀!
本來就沒有什么非做不可的事情呢!
不要當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