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的站樁,都會思考“回到呼吸”這個事情。
我們說,兩個軌道,大背景的合一狀態,人世間的陷入狀態,之間的通道,就是那一呼一吸。
而我們已經能夠習慣于人世間的陷入狀態,因為自己的童年,自己在走上尋找真實道路之前的這么多年,我個人加起來已經五十年了,都是無明狀態,一下子要時刻意識到大背景確實很難。
于是就想到那就嘗試著時刻回到呼吸。
前兩天我的實踐情況是:站樁,抖功時都很容易回到呼吸,對人說話時,開會和自己陷入某個事情的思考時就不容易回到呼吸。
于是我找了一張小卡片,上面珍重地寫上“回到呼吸”,想要讓它變成一個超鏈接,讓自己看到了能時刻提醒自己。
想起了楊博士說的超鏈接,回到神圣空間的超鏈接,突然理解了,他說的無非就是提醒自己那個大背景而已,就是指任何可以提醒到自己回到那個合一狀態的事物,也許是一個小卡片,也許是自己的一個意象,或者是別的什么,只要是能幫助自己一想到它就能回到大背景的都可。
我好好地仔仔細細地看了看眼前的檸檬黃色的卡片,左邊還有一個小洞方便放在鐵環里的,我自己寫的“回到呼吸”四個字,我要去練習,回到呼吸。
今天在練習抖功時,還想到了另一個部分,就是要放松。我之所以喜歡練習抖功就是因為它讓我向著放松的方向前進,其他任何功都要做,都會讓我們用力,都讓我們緊張,而我在抖功中能夠體會要放松。老師說要抖到指尖,腳尖,功法才能起作用。我的解讀是,只有放松到指尖腳尖,只有讓氣順暢地到達指尖腳尖,那么這個功法對于我來說就是最大的作用。
回到呼吸,就是回到中心。
放松,就是讓氣流動到指尖。
這兩部分就是我想在生活中,無論做任何事都希望能有意識的。
所以,就繼續在這兩方面練習,無論在做什么事都需要練習。
簡而言之,就是回到呼吸,放松到尖。
以后再記錄下自己的實踐情況。
突然還想到了,于是補充:
回到呼吸,是回到中心,回到一個中心的點,是集中,是聚集;
放松到尖,是發散到四周,是散開到四周的某些個點,是發散。
聚集和發散本來就是同時存在,同時作用的;
我們做人也是如此,既要有中心,還要能靈活能流動,也是同時作用的。
好吧,帶著這顆既聚集又發散的心做任何事,
帶著這顆既有中心又能收放自如的身體做任何事!
實踐了兩天,又深入一點。
回到呼吸,或者是帶著呼吸,就是時刻關注呼吸,關注自己的中心,在一個“在”“覺”“樂”的狀態;
放松,更加傾向于無限遠,之前到尖,到指尖,到腳尖,還是有范圍,不夠,要放松到無限遠的地方。因為在某一活動中發現,當自己的意識能擴展出去,動作才可能擴展出去。所以就要把尖的部分再擴展遠一些……
所以想把這兩句話簡化為呼吸和放松兩個詞,意思是回到呼吸,放松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