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寅第一次這樣投入地看一場運動會,這種不分你我的唇角上揚與大笑,吶喊和喝采,似乎真的把她拉回到了從前某段時光。
站在操場的某個角,孟寅對著觀眾臺定了格,那里有一面彩旗迎風飄揚。
“憑良心說,邢修澤除了那張嘴不大行,其他還是挺讓人佩服的。”剛在貼吧里實時直播完她的指引CP的二三事抬頭,林夕沛順著目光就看到了高三(12)班豎立著的彩旗。
孟寅想到12班的進場,笑了笑,“我居然找不出理由來反駁。”
如果要從高三段段進場演出,選出讓人印象深刻的TOP3,2班和12班必然在列。
和2班全新主題不同,12班今年的主題是“都一樣”,是對去年主題“愛最大”的升華和深化。
進場開始,隊列中最后的倆人首先沖出隊伍往前跑,彩虹旗蓋過隊列,在風中鼓起波浪。
直至停下,彩旗變成了彩虹跑道,整整150米。
與此同時,12班的觀眾席上,飄揚起一面彩虹旗。
隊伍從彩虹跑道下鉆出,校服已變了裝。
紅、橙、黃、綠、藍、紫,六色T恤依次往下排,共三組。
是了,這是彩虹旗的色彩,生命、治愈、陽光、自然、和諧、精神。
每人抓住彩虹的一角,以整齊的團舞,藝術性的詮釋了“都一樣”的內涵,它并不是LOVEISLOVE下尋求的平等,更多的是講述著“差異化下的多元化,是勇敢做自己的閃閃發光,任何人都一樣”的意義。
當肢體成為語言,它與言語擁有同等的情感力度。
晚上六點半,階梯教室。
政教主任打了幾句場面話,對著話筒清了清嗓子,說:“……同學們,那么,咱們這學期的“雙代會”現在開始。根據各班上報的方案,過濾了相似方案后,本學期需討論的討論和解答的改革方案一共18個,方案討論順序從高年級到低年級,按照班級順序進行……”
“第一個解答案,來自高三(1)班,一班方案中,共有三條改革意見,其中第二條需校方解疑——為什么二樓食堂比一樓食堂難吃,導致分批下課的高三學子每次都吃不到一樓食堂的菜?該條意見……”
“一樓食堂的早飯都比二樓食堂好吃。”孟寅在底下吐吐舌頭,悄悄對許之一說。
“還在學校吃過早飯?”
按常理來說,往往都是住校生饞校門外的早飯,鮮少有走讀生提早到校來吃早飯的。
“我有幾次好奇食堂的早飯味道,就讓林夕沛給我帶了幾次,二樓食堂的蛋糕……做的像北方的饅頭,一樓食堂的糖糕還挺好吃的。”
如果有鏡子的話,可以看到孟寅現在就像只小饞貓,而許之一在邊上細細聽著,無人知曉的視線中,鋪上了一層柔光。
“誒,許之一,”像是怕上課開小差被抓包,孟寅伏下了點身,“食堂的早飯你喜歡……?”
還沒等孟寅問完,就聽到從話筒傳來的聲音,“第二個是提案,來自高三(2)班,“教務主任翻了頁紙,又喝了口水潤潤嗓,抬眼往孟寅方向看來,“許之一,你自己上來講。”
“去年,高三(2)班的提案是‘粉雄救兵’。根據提案,學校和學委制定了《一中校園欺凌管理和治理守則》,并進一步推進了校心理委員會在學生中可發揮的作用。這次,我們在此基礎上,對《管治守則》提出“分別施治+綜合施治”的策略和配套改革舉措,從學校治理、家庭治理、社會治理、部門治理和國家治理等層面進行機制完善……“
許之一就站在臺前,一手拿著話筒,一手拿著提案冊,有條不紊、邏輯清晰地解釋提出的四大模塊,12條具體舉措,對比已有守則和新舉措之間的區別。
明明每個月都能提上天,每個班可以有很多個不同的提案,可默契的是,每個班最后都只提交了一個提案或疑案。
許之一的提案,先完整公布與二班內部,那時有人問他“為什么致力于校園暴力問題?”。
老王在聽到這個問題時,斂了眸,余棠的事風聲很小,他算知情人之一,能猜出幾分許之一的深謀遠慮。
許之一站在臺上,視線在孟寅身上停了一瞬,坦誠又赤裸地解釋道:“放眼全國,一中的教育制度是獨樹一幟的存在,大家都認為在一中發生校園暴力問題只是偶發生事件,可是我們都不知道日后某天,一中會不會妥協于現實和社會,進行教育改革,我們現在享受的‘自由平等’不再存在。那么,在那時候,這個問題還只是偶發性事件嗎?就算還是偶發性事件,一中就不該有一套完整有效的機制,保障一個人的身心安全和健康嗎?放到社會層面上來看,校園霸凌問題是一個普象,我們誰都沒有百分之百的辦法和把握能夠讓校園暴力徹底消失在學校里,可在這里,“許之一食指在桌面上點了點,”我們能做的是,讓日后進入到一中的學子,看到這一條例,這樣一個保護體系,在迫不得已受到侵犯時,能夠有底氣的說出來,去反抗它。“
許之一的話,擲地有聲,教室里沉靜了好一會兒,而后便是掌聲雷動。
你看,這就是許之一,他熾熱、冷靜、周全也溫暖,他總能用他的共情能力想他人所不及,他站在明亮光彩的康莊大道上,卻愿意為一些背負沉重的人生的后來者砍去一些荊棘。
許之一的提案,討論了許久,經過校方和全體代表的一致決定,另開會議專門研究。
一直到九點半,雙代會堪堪結束。
孟寅切實感受了一把“在一中,學校很注重學生的想法和意見”。她想,在這樣的學風中度過三年,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回教室拿包的路上,孟寅抬頭看了眼夜,沒有月亮,但心情很好。
“許之一,”孟寅看著路,忍不住想要分享情緒上的喜悅,“在一中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是。”
一個字眼里全是笑意。
“除了去年那件事情,在一中似乎沒有其他特別不開心的事情。”許之一指的是牽涉到邢修澤的那件事,“開心的事情有很多,最開心的有兩件,一件是帶著團隊在MUN中拿了還不錯的成績。”
MUN,全稱為ModelUnitedNations(全球中學生模擬聯合國大會),它借由精簡后的聯合國議規舉行模擬會議,使與會者了解多邊外交的過程,了解各國在歷史上或現實中的立場與處境,了解世界發生的大事對他們未來的影響,了解自身在未來可以發揮的作用。簡而言之,這是國際上代表最高水平的中學生模擬聯合國活動之一。
許之一的那句“還算不錯的成績”,實屬于謙虛了。MUN首先在取得資質的國家中進行全國大賽,大賽前三名的團體代表國家前往聯合國總部進行全球模擬聯合國大賽。而能在其中取得成績,可以簡單粗暴的稱之為“全球精英人才”。
去年一中在全校范圍內選出了以許之一為隊長的五名選手參賽,歷時半年,一路過關斬將,殺進全球大賽,最后拿到銀獎。這件事情不僅被A市本土媒體報道,也登上了國家電視臺。
許之一在紐約的那兩個月,孟寅也沒有閑著。
學期結束前,她通過了英國頂尖學府的summercourse的測評和考核,考試結束沒多久就去了英國參加高校的夏季課。
倆人差不多時間回到國內,沒多少日子就約了那頓火鍋,還交換了下賀禮。
孟寅送了許之一一個水晶地球儀,而許之一在MUN上與各國交換的徽章贈給了孟寅。
希望你能在世界上的各個角落,都熠熠生光。
我擁簇的不是掌聲,而是我喜歡這件事情本事,我想與之共享。
“另一件呢?”他們已經走到了教室門口。
許之一打開教室的照明燈,走到講臺上,對著空蕩蕩的教室,說:“大家好,我是高三(2)班新轉校生孟寅。我的高三誓言是:發奮圖強,趕上許之一同學。也希望許同學,繼續努力,拿第一,為班級爭光。”
幾步之外的孟寅愣怔著,許之一朝她看過來,淺淺一笑,“這是另一件我覺得最開心的事。”
運動會前,他們約定互換最開心和最不開心的事,孟寅沒想到自己來到一中,會成為許之一高中生涯里最開心的事之一。
“為什么是這件事?”四目相撞,孟寅下意識地問。
“太意外,又高興。”
初三時候,班級后有一面目標墻,大家都貼上了自己的目標高中,他和孟寅不約而同地都寫了一中。
老實說,他并沒有想過孟寅中考會失利。初三最后的幾個階段,孟寅的狀態一直穩步上升,在考場失利的概率實在不大,可是這不大的幾率就是發生了。同樣,他也沒想過他們能在最后一年,又一次并肩奮戰。
“教你念書,還挺有成就感的。”
許之一垂眸又笑了下,這次的弧度更大了些。
孟寅還沒反應過來,脖子突然一沉。
低頭,是塊金牌。
許之一一千米的金牌。
“戰友,”孟寅此刻背對許之一,依舊能分辨出他輕呵語氣中的好心情,”雖然不是真金,但好歹是最后一年的第一塊金牌,送你做紀念。”
我的運氣一直不錯,這次想分你一些。愿你滿載希望,再次乘風起航,在鮮花和掌聲中抵達想要去的地方。
孟寅摸了摸垂在胸前的金牌,手掌心絲絲密密的全是汗。
烏云散開,陽光熾熱,曾經的荊棘滿地,煥發著新的生機,她看到了新長出的花蕾。
轉身,孟寅笑得輕松又絢爛,裝著惡狠狠的語氣說出最好的誓言,“戰友,我真得會努力趕上你的。”
“我知道。”許之一關上燈,說:“你會的。”
“許之一,”孟寅跟上許之一,半開玩笑的說:“我聽林夕沛說你高中這兩年是個高冷人設?”
許之一邊走邊回答,“還成,送禮物的女生有點多,煩。”
孟寅:“……”好家伙。
睡前,孟寅又一次在朋友圈分享了遍《年輕的戰場》,將附注都留在了心里。
在這年輕的戰場,謝謝有你這樣一位戰友。
林夕沛在底下留言:孟寅寶貝,第三次了,我覺得有故事[狗頭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