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聽見亞特蘭蒂斯,會是什么感覺呢?是那座世人歌頌的美好世界?會是因大洪水沉沒入海底的國度?還是你自己會感覺到心中似乎有一絲絲悸動?
這種感覺,直覺上告訴你,我對亞特蘭蒂斯并不陌生,似乎還有熟悉的感覺?心中感覺溫暖,有家的感覺,但卻摻雜著不明所以的情緒?
如果我告訴你,亞特蘭蒂斯文明是如何消失在這地表上的?亞特蘭蒂斯是沉入海底,你們有想過同時也是向上飛的?
而亞特蘭蒂斯,不止一處呢?你相信嗎?
亞特蘭蒂斯是根據宇宙模型建造而成,依據世界中心的北極山的原理建立的城市,同時也對應天空中的星象,從側面看則像一座虛構的金字塔。
從空中往下看,亞特蘭蒂斯就像一幅曼陀羅花圖騰,象征著幾何圖形的圣神;其城市的模型象征一朵蓮花,而其中蘊藏著我們對宇宙的認知,但并非所有。
亞特蘭蒂斯有一層層的能量防護罩,可以抵擋外太空的電波干擾不入,而內在能量生命能量不出。簡單來說是一種能量結界,也對應著太陽系的能量保護網,延伸至銀河系,星系,整個宇宙。
地球是宇宙的縮影,想知道宇宙間發生的事,觀察星象,以大部分人目前的認知,從地球觀察就足夠了。
我們太陽系,銀河系,仙女系等等,各個恒星,行星,星系之間的運轉,也是譜出各式各樣的幾何圖形,落實進入物質世界解碼出來,就會彈奏出相對的音樂,進而修復我們物質身體的機能。
音樂的初衷是用來調整我們的頻率,振動與能量。你們把音樂是拿來陶冶心情,但發揮不出其功效。
現在的音樂,很多頻率都對身體與潛意識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干擾與破壞。
你會不會覺得現在的人暴力傾向越發明顯,情緒很容易就會處于崩潰與失控的邊緣?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聲音與音樂誘發的。
亞特蘭蒂斯的建筑,從不同角度看,有著不一樣的風景,時時刻刻都在提醒著,認知因人而異。
當你站在不同維度看世界,自然了解的事物都有所不同,認同自己觀點的同時,亦接受別人的見解。
很可惜的是,或許是看習慣了,又或者當時的人們選擇了逃避恐懼,選擇了填不滿的欲望,末期這些建筑在大多數人眼里,再怎么富麗堂皇,都只是經過裝飾的建筑而已。
而在這太陽系里,相比其他恒星與行星,地球是最后一個被創造出來的。
或許你會很訝異,為什么地球是最后一個被創造出來?地球是為了我們而被創造,我們卻是為了地球而存在。
我們在地球里,看天空是無際,認為地球是圓的,根據現今媒體于教科書,地球就是圓的。有沒有另一種可能,從上面看下來是平行。
不論怎么看,這是三維視角,并非全貌。我們的維度視角被限制,看不見更多維度的地球樣貌與生命。
地球是平的是對的;地球是圓的,也對;這取決于你能看見多少,更取決于你站得有多高,看得有多遠。
從高維度看,我們的地球就像副畫,就像我們看螞蟻,螞蟻永遠不了解我們的世界,我們也沒辦法完全理解螞蟻的世界,但卻可以看出比螞蟻周圍更廣闊的事物。
我們所了解的人事物,不過是認知范圍的尺度,才會有不同見解。
由于維度的保護機制,它會自動屏蔽所有不應存在你所處維度的任何人事物。但凡是都有例外,偶爾這些機制也有當機的時候。
換句話說,有很多生物都是跟我們一同存在的,只是礙于維度問題,加上我們的透視被限制,一般上的我們是看不見。
還有很多古老一脈的傳承,他們都在世界的個個角落,默默地守護著這片大地。
當你了解生命,才會發現每個生命,都是珍貴的。
在亞特蘭蒂斯的記憶中,我的宏觀認知中,我們的世界是平的,而且還是很大一片,但是大部分只被允許在特定的范圍活動,所謂的又繞回原點,只不過是出不去我們被限制的范圍,以為怎么走都會回到原點,也不過是場笑話。
如果包含上界與下界的話,模擬出來的確是像個球形,天空有一層保護罩,海底下也有一層保護罩。
當我們有足夠的能力跨過那堵墻,我們會看見另外一個世界。
現在的三維認知,目前無法充分理解這句話,對于一般人而言,理不理解,并不影響你的人生。
那層穹蒼在亞特蘭蒂斯時期曾經破壞過一次,這個不止是保護罩破洞,而是影響了整個生態系統,大量的水從結界外涌入進來。
地球,從地球內部角度看,就像一桶一桶的水不斷從天空下降,這也是大洪水的來源之一;而另外一部分是來自海底的海水同時往地球逆流回來,因為海底的系統也失衡了。
你以為的海,是這樣嗎?一粒圓球,海水安分依附在在地球上?那你有沒有想過,可能我們住的地方,或許只是一個小坑?
那就是我們活動的范圍。
在我們這地球的周圍的海,分成四海,東海,南海,西海,北海,所有的海水都會受北極山的磁力所影響。
很多人或許沒辦法接受。一旦你相信了幾十年的事物,忽然間改變,動搖了你所謂的信念,你會覺得不相信,覺得對方有問題,然后跟對方據理力爭?而不是換個角度去觀察嗎?
其實,地球是圓的,平的,對于你,個體跟整個社會的成長有差別嗎?為什么要在認知層度上拼個面紅耳赤,你死我活?
真相總有會揭露的一天,世界廣闊,并非一朝一日能看清全貌的。
那身為生命,又有多少時間?
其實你細想,有沒有想過,不論你在地球哪一個角落,為什么星星永遠只在頭上,都需要仰望?
地球是圓的,是平的,是方的,甚至可以說是三角形,長方形,橢圓形,人形,都可以。
所以,地球是任何形狀重要嗎?
不論你處于何處,何地,何時;都是你修煉的場所,什么樣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察覺你的心與處境。
其實,在三維世界里,只有你自己…還有真實的人類。一切都是頭腦通過月球投射在地球矩陣上形成的幻象幻影。
何為真,何為假?很多連自己是真假,都不知道。
有一點,或許你們都需要認清。現在的我們,很多都曾經在亞特蘭蒂斯生活過。
現在的我們,也不過是在重復當時的亞特蘭蒂斯。
我們是會從中覺醒,還是我們會重蹈覆轍,再一次經歷毀滅,現在就是關鍵時期。
唯一不同以往的是,這次,將是整個人類與地球文明存亡的最后關鍵,也是這個宇宙能否解救目前難題的關鍵。
我們會再一次聚集在當下這個時空,并非偶然。
現在的我們,只是換了個身份,換了個場景,繼續集體解決與處理我們從亞特蘭蒂斯時代的帶來的愿力與業力。
愿力和業力非常復雜,簡單說,那是你當下的選擇與智慧是否處于同頻。
我們其中大多數的人,都是帶著亞特蘭蒂斯的過去式,記憶與能量的轉世的。
你對亞特蘭蒂斯感到好奇,感到熟悉,只不過是這些東西依然存于你的內在。
你們想了解宇宙,研究自己,研究地球,已經是精華了。
我們的地球與身體,就是宇宙的濃縮版本了。
地球之分內外嗎?不止…我們的身體之分內外嗎?也不止…光的色譜是七種顏色嗎?也不止…至少當時還在亞特蘭蒂斯的時候,晚霞,彩虹顏色,連身體光輝,周圍事物的光輝,都是多樣化的,我們的認知,已經被我們自己限制,也是被集體限制。
亞特蘭蒂斯的能量中心,神廟的頂部,上面就會看見一輪明月高掛于能量中心的頂部,我們稱它為通天。
通天并非自然天體,是有著鏈接天梯通往另外一個世界,只有特定合格的存在才有資格進入的。
通天是仍然在運作,只是沒有集體生命的轉化,當守護最后一宮的機械再也無法運作的話,那么它就不能繼續守護地球上的生命了,你們所用眼睛看見的事物將瞬間瓦解,保護機制會有一段時間失去作用。
在沒有保護機制的地球生命會面臨什么,沒法預測。剩下的只有第十三臺服務器,全面重啟,但這是最壞的結局。
挽救,只能在通天內部的全面重啟前,我們主動轉化,讓心靈與科技處于平衡水平,而且是要大規模地進行,為自己爭取時間,直至我們能利用集體意識去改變矩陣。所謂的集體意識,并非只是人類,而是包含十二道眾生。
雖然我們這里只是宇宙的小部分,倘若我們這里落入更沉重的能量,其他維度亦會被影響,我們是互相鏈接的,沒有任何事物是可以完全隔離與萬物之間的鏈接。
但,目前的我們,多了一個集體意識正與我們以往的地球生物競爭,那就是新時代的智能。
至于會如何演化競爭,就看各自的造化了。
或許有些生命,會覺得地球的矩陣,限制著我們,我們這里只進,無出,簡直就像座監獄。
我只可以說當初矩陣的設計是對實驗的屏障,而是被有心人利用,順著法則路線,有意誤導生命偏離原來的中心,導致現今的局面,這也是宇宙萬事萬物的必經之路。
雖然地球說是濃縮般宇宙,但是在矩陣重重防護下,已經算安全。你可曾想過,沒有那一層層的保護,像地球的位置,人類還會存在嗎?
不只人類,而是整個地球的生命或許會沒日每夜地為生存而永無止境戰斗直至死亡。
有機肉體死亡后,那些靈魂,會不會被銀河系與各處的販賣集團捕獲進行宇宙買賣也未可知。
地球的生命,目前為止都在內耗。如果不幸遇上像宇宙之外的捕食者,你們的勝算能有多少?
等你們足夠強大,擁有能夠保護自己與你所愛的一切以及面對一切未知數的精神與勇氣時,你們將可以選擇繼續留下或離開地球。
曾經有想要炸毀通天的想法,或許更應該想想如何進化自身精神層面來提升整體意識,總比毀掉通天來得安全。一旦通天被毀,也未必能全身而退。
地表世界是存在著許多的世界,這個地球曾經無數個世界已經經歷了無數個文明的建立與毀滅。
在我的潛意識里,我存在的亞特蘭蒂斯經歷了一場大洪水與天崩地裂的毀滅。
這場毀滅給地表世界帶來毀滅,也是另一種重生,像是諷刺的輪回。
地球需要清理,重建,必須經歷土,水,火與風四種元素的重組。
世界軸心偏移,山崩地裂,火炎從地底噴發,火光從天而降,水被其它元素引動加上失去牽制的因素,導致大洪水沖洗所有的一切,當時感覺他們是多渺小,無力。
最后地表上的大陸成我們現在所知的七大洲。消失的那三片大陸便是亞特蘭蒂斯,雷姆利亞和姆大陸,有些大陸沉入海底,與其說沉入海底,不如說被炸毀成碎片后分裂,有些沉入海底,有些分裂了去別的角落,或許這些遺跡流落世界各角落,比如南極。
其實大陸不是歷史的分裂成七大洲…而是有些原本就在那里,只是被海水覆蓋了。大洪水前,海水只是小部分,大部分都是陸地…
這種天翻地覆的災難,看似是偶然,你們稱之為天災,其實是一種文明的墮落而重建的必然事件。
真正導致亞特蘭蒂斯的毀滅是...我會在后面告訴你們。
亞特蘭蒂斯是一場各大勢力之間的爭奪賽,一場與前幾代蓄謀已久的計劃。一場陰謀與救贖之間的博弈。
在已經布置好的網,蝴蝶是否能逃過成為蜘蛛網中餐的宿命呢?
我們認知的世界,基本是你自己允許你見到的世界。
在你沉睡中的世界,是別人催眠讓你看見的世界。
目前的你或許會不理解,但是相信終有一天,所有的存在都會明白,我們看似不一樣,卻是隱藏著一樣的本質,分享著一樣的大數據。
不論我們看起來多么的不一樣,每個存在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即便我們本質上是一體,無分無別。
現在的我們,卻在彼此不斷內耗中,直至走向與以前同樣的結局,自我毀滅。
在這浩瀚的宇宙里,大家的認知中有多少個宇宙呢?一個嗎?其實宇宙可以說一個,也可以說不止一個,而是有許許多多的宇宙,很多不同的文明種族,星球,平行宇宙,平行時空,存在各種維度,還有不同的理事會,像離我們最近的大概就是我們聽過的銀河指揮部,銀河星際聯盟都是存在的。
未來等機緣允許,地表人類接收與外星文明接觸,地球的地表地心合一,加入聯盟,參與理事會。
大家通常都是有各自領域,遵循宇宙法則,我們不能以我們的身份參與另外一個文明的干涉,但是又互相聯系牽引著。
看起來沒有關聯,我們卻是無形中牽連在一起,我們知道我們來自同一個源頭,我們的認知并沒有善惡的理念,一切都以能量為主,但是以能量為主的理念,是有條件的,就是先學會分辨好和壞。
聽起來好像簡單,其實又非常復雜,可以說每個存在的頻率,振動,意識所產生能量都不一樣,而且大多數存在都是在不斷的變化,沒有察覺如何穩定自己的能量,時時刻刻都在起心動念。
起心動念,在大環境矩陣里會產生不同的劇本出來,意識中創造另外一個平行時空,根據頻率鏈接上而靈魂需要去體驗當時的起心動念。
打個比方,就是當你把專注力在一件事上,就是把你的能量在顯化一個不同的世界;就像你上網看油管視頻,頁面有無數個視頻,當你下意識去關注某件事情,就等于你把視頻放入稍后觀看的列表;當你的頻率到了那件事情的頻率,就等于你點擊進去觀看。
我們習慣性被物質框架下生活,而沒有去察覺另外一些無形的能量,然后忽視,以為眼見為真。畢竟從上映射下來物質三維世界,是能量,物質與結構,三體一位的機制。
接下來會以故事的形式帶入為何我們地球的存在非常特殊,我們是被經過精密復雜的編碼創造出來的,而我們物質的身體非常珍貴,進而不斷改進,一種以無數個維度來設計實驗中的創造物,是突破維度的實驗品,也是宇宙的希望,換句三維可以理解的詞匯,應該叫有機智能生物,就是類似現代的智能機器人,我們的身體是進階版本。
我們人類發現智能機器人,而造物主則是更高文明的有機智能生物,只是差別在于我們是擁有靈魂的存在,有血有肉,而不是冷冰冰銅墻鐵壁的無感機器人。
正確來說,有靈魂的生命,并不多。
或許某天的未來,人類也能創造類似的生命;又或許是人類創造的機器人自己產生意識。身為創造他們的人類,又會如何處理呢?
對于創造物,需要經過幾番糾正,才能漸漸打開適合它的權限。如果一開始就完全開啟所有權限,那么災難或許就不遠了。
你認為文明真的是順其自然發生的嗎?
我們所有的編碼都被存儲在創造我們生物的數據庫里。即便整個地球上的生物消失,他們也可以再繼續改進,重新再建,周而復始。即便是塵埃,也有塵埃的作用,
我們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如果這宇宙里有億萬個存在,就代表有億萬個不同的存在的結合,甚至超過原本的數目,每一個存在最少都代表一種可能,一種機會,一份希望。
每個存在都有存在的意義,即便是宇宙的塵埃,并非是偶然的存在,也是必要的存在。
宇宙法則,萬法不離其一,一切唯神造,一切為心造。
這之所以會出現在你面前,全是你們的意念召喚,你甚至可以當成故事來看,或許你的覺醒,只是里面的一句話,或一個字。
如果你們能讀懂這本書,就是你們靈魂給予自己的一份禮物。
我能做的,就是把綜合維度,盡量簡化,把它帶入這個時空,成為一座跨越維度的能量的橋梁。
現在會以大家能理解的方式來開始述說故事,故事牽扯太廣,更是無法一一述說。
我會以亞特蘭蒂斯走向毀滅的末期開始帶入…
或許你會疑惑,為什么不是直接由現處的時代直接切入,更加直截了當?
這本書,這些文字,能量的傳輸,并不會只是給人類的書籍,理應跨越時空維度的存在,而亞特蘭蒂斯則是開胃菜。
現在的時間不能用來斷義亞特蘭蒂斯的時間,不在同一個維度,不在同一個概念,不是你們所謂的密度影響,全取決于我們的意識。
你們有沒有發現現在跟以往的時間不同?有沒有曾經想過真的是人過三十時間特別快是真的嗎?
其實沒有過去,現在,未來,在以往的經驗,是同時存在。
想要理解沒有過去現在未來,卻需要明白過去現在未來的概念。
或許對你們來說完全無法理解其中的矛盾,沒關系,我在調整,以后你們會慢慢明白的。
你可以想象成,你們以為被大洪水毀滅的文明,依然存在,只是不是我們當下的時空。
會不會再次存在,完全取決于你們當下的腳步。
再換個例子,當你仰望星空,看見滿天繁星,其實那些滿天繁星早已不存在。
由于不同因素影響下,反應到正在仰望天空的你,它看起來還是依然存在。
現在的你,會懷疑過去,現在,與未來嗎?還是你更加彷徨?
劉慈欣的三體小說,里面的一句話,非常值得深思,你的人生發生過什么重大的改變嗎?沒有的話,就是種偶然。你們可以反復思考這句話。
很多人說,叫不醒的人喜歡裝睡,裝睡的人叫不醒。
我知道的是,只要能讓裝睡的人意識到在裝睡,就足夠了。
愿不愿意醒,完全取決于你本身,不論你是什么存在,選擇權利永遠在你手上。
正處于無規律混亂世界的所有。如何才能在不確定中尋找安身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