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生命觸及圣殿律法時,圣殿之主能做的只有把他們的命運和結局跟著圣殿律法而定。
明知他們選擇的結局,除了慈悲,我并不能做什么,因為都是他們的選擇。
當以旁觀角度觀察萬事萬物的時候,只有自己才會知道自己的骨子里是一個多么冷漠的人...
慈的是我會盡量在無違背圣殿律法的情況下根據他們性格和選擇去為他們創造一條最有可能讓他們脫離苦海的道路;悲的是當我看得太通透,明知道他們的最終的結局也只能默默地接受,接受他們沒有選擇脫離苦海的那一條捷徑,而是選擇繼續不斷沉淪下去直到有一天他們完全失去生而為生命選擇的權利。
我可以選擇在大樹底下好乘涼,按照前殿主遺留下的處事行跡和圣殿律法來省事,更不用去做在他人看來可能是多余的事,多余的是我的慈,因為結局都一樣,但在我看來并不是多余。
一千年來,我還沒看過有人能擺脫命運的安排,古往至今,擺脫命運的更是寥寥無幾。命運之所以難改,都是因為無法改正。
對于沒有權利選擇的生命,只有經歷了無數次的循環,積攢了足夠的貢獻后,他們才會有機會獲得被編排的命運。
至于生命的貢獻消耗程度,因個人而異。沒有選擇權利的生命,貢獻都是有限的,也沒什么選擇貢獻什么的權利,所以只能隨波逐流。
對于死性不改的生命,我會選擇更予更多,這是他們的機會,同時也是他們的陷阱,是機會還是陷阱就看個人的造化。
如果要論處置,圣殿里有的是方法,甚至可以為你設計獨家定制款,只針對對你來說的酷刑和獨立空間。
宇宙之大,不是它本來就大,也不是以萬事萬物的視角定義的大小,而是圣殿有那個力量能不斷創造和擴展無限的空間,所以宇宙的本質和空間源于圣殿之主的意愿,而一切的運行法則都會遵循圣殿律法。這是為什么違背圣殿律法,天地不容的原因。
天和地能容納萬物,也需要萬物的尊重和遵守圣殿律法,只有在雙方的配合下才能達到和平安穩的世界。
難道你認為自己可以心安理得接受天地的百分百包容,而你們可以無動于衷嗎?
按照宇宙法則,處置就是把你給他人的痛苦,分毫不差地還到你身上,那是永無止盡的痛苦,正常情況下根本不可能有機會獲得新生。
沒有機會獲得新生是由于生命的感知力會在離開物質身體后明顯感受到十倍,百倍,千倍或者數萬倍的力量,而且還會異常的清晰。
當那些痛苦纏繞你時,你根本沒有機會自我反省,更不用說能有一念悔改的意念,除非那些你加注在他人身上的痛苦能在你身上完全重演一遍才會消失,也就是說你給他人的痛苦跟給回你的是一樣的份量,但是脫離了物質身體的感官會放大,所以所受的將會十倍百倍千倍甚至是數萬倍感受當時你給予他人的痛苦。
要知道,在生命承受痛苦時,第一產生的是七情六欲,你在承受回那些痛苦時,痛苦是深刻的,相對這些七情六欲無形中也在你的能量場中流轉也會相對深刻,以為受盡了苦楚能迎來重生的機會,但等著你的很可能是沒有選擇權力的生命循環。
這個循環或許經歷了無數個毀滅和重生的世界都沒有辦法凈化你的那一身邪惡的能量場。
就算你經歷了無數個輪回洗去了一身的邪惡能量,沒有善的加持,一開始重回人身都難有善緣,你會再受到邪惡的誘惑的考驗和挑戰,沒有堅定的毅力和信念,你說這樣的你能有出頭日嗎?
多行不義必自斃,這樣的悲劇本該扼殺在搖籃中,可你們卻偏偏選擇了把你們的頭埋進了無底洞里。
站在慈悲生命的角度,才會選擇使用貢獻的制度來給予重生的機會。你所貢獻的多少,也是根據你對宇宙的運行規律起到的效果而定,說白了就是能量互換。
你們能想要成為一個有選擇的生命,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嗎?
你們還會拿他人和自己的生命開玩笑嗎?當你學會尊重他人的生命時,就是愛自己的一種方式。
慈悲,是看透不說透,是在絕望中保持樂觀,在樂觀中保持尊重和坦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