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快樂!”
祝福語句是來自冰冷的社交網絡系統發出,最寂寞的體現莫過于此。沒有人記得她的生日,連自己也想忘記。去年都是她厚著臉皮去哀求別人,才乞討得來一場虛偽的歡樂派對。這么冷漠的生日,沒有真心朋友慶祝的日子,不過也罷。
打開悅映直播,粉絲們一貫地對她的美麗打扮贊嘆羨慕,并沒有發現主播的情緒失落或高漲,她把所有話題都壓抑著,包括自己生日。沒心情聊天或跳舞,早早落播,其實是怕粉絲洞悉她的不安,怕被追問出慘況,怕面對冷酷無情的現實。
恨透那壞人高耀!她極度生氣,是的,全世界得罪了她,因為高耀就是她的全世界。枉她視高耀為她的全部,而腦袋能裝千百兆資料的高耀卻容不下她的生日日子,還處處提及顧曼晨。
“叫‘寂寞星球’嗎?”背著書包的兩學生在午飯時間的路上你一言我一句,女孩在裙袋掏出手機:“是‘寂寞星座’啊!是從星格美聲選出來的網絡歌手,她唱的那首歌超好聽!你沒聽過嗎?我給你播。”
/喜歡收集小星星/就像發亮的鉆石/
/喜歡閃爍的眼睛/就像耀眼的晨曦/
/不是因為閃爍才喜歡你/
/而是因為喜歡你才閃爍/
/固執的摩羯座/只忠于你一個/
“小朋友就喜歡歌曲易上口罷了。”羊群效應的贊賞宣薇從不稀罕,甚至屏棄于耳外。
從來沒有人留意她在星格一隅的歌聲,今天登入星格一看,關注人數倍增,而且歌曲播放次數和留言也急升。可是這意外驚喜很快被不屑取代,因為大部分不是欣賞歌聲或評論歌唱技巧,而是問著關于她的身份問題。
也許搜索“寂寞星座”關鍵詞便能翻出星格里名為“寂寞是每個人的星座”的她,但與悅映里的“薇薇”并沒有任何直接聯系,唯一的線索是星格頭像的美女,要是星格當中有她悅映的粉絲,大概就能猜出來了,這只是時間的問題。
然而就算知道了歌者是位網紅又如何?輿論只會落在她的臉龐、她的身材上,視唱歌跳舞跨領域發展為她的炒作策略,把聚光燈打在熱話上,然后加插五顏六色的故事,照出一片渾濁:什么為了嫁入豪門而整容、什么兒時沒有家庭溫暖而吸毒自殘、什么為了出名和金錢而在直播裸露身體??沒錯她想出名和有錢,但其他附加的誣揑詆毀不是她想要的。
雖然有些是真的,雖然她并不愧疚,但是對于越趨惡劣的評價結果,她有點后悔了。
當屏幕熄了、網絡關了,這世界除了自己還有誰?電話通訊錄里的人明明都有名字,卻都是沒有樣子的陌生人,打不出去也沒打入過來,通話記錄只有連老板和高耀,其他都是推銷員。
微信發來信息提示,不是文字內容,她以為一定是連老板給她發紅包,因為去年生日派對時也收過一次,也相信只有待她如女兒的連老板才會記得她的生辰,但是打開一看,不是連老板,也不是紅包,只是為社交而加的微商群發的優惠廣告文章。
平日總是討厭那些無聊的群發些無益的雞湯文,又嫌棄含金量低的廢話,如今終于沉靜下來時卻懷念起亂七八糟的嘈雜來。
“找個人來說說話吧?”
仿佛世界的合謀,一律杯葛她,連白天的街上車輛都不見影蹤,沒有小鳥的樹也失去活力,明明太陽還在,卻唯獨沒溫暖灑落她身上,空氣都變得死寂。
網民好像在談論她,卻不是真正談論她;路人好像在看著她,卻不是看著真正的她。
就像輕薄的幽靈掠過街頭、車站、隧道,從未實在地著陸在別人的心里,就掠過了自己的人生。
肚子餓了,她慣性忽略,看看昂貴的手表,才知道已經傍晚。時間流逝的速度并不會因為手表的貴賤而增減,它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
一直為了身材窈窕而斷食,原來別人也如她忽略營養一樣忽略她,沒有把她吸收進入心內,沒有消化她的內涵,沒有轉化成美好的記憶和生命的動力。
饑餓感頭一次如此強烈,她好想大吃一番。可是灰暗的心情低聲抗議著,貫穿大腦的悲觀神經,電視劇中那些女主傷心時借吃面發泄,然后吃著吃著更傷心,面條半吊嘴角那哭相難看的畫面浮現眼前,她便聽不見胃臟的投訴。
又收到微信消息,打開時都沒注意是誰發的,看標題像是文藝之類的文章分享,正想退出,卻被當中的副標題小字奪走了魂魄:你寂寞了多久?
還沒點進去看內容,視線便被頁頂的發送者名稱模糊了。
“媽媽。”
她蹲在地上,哭得聲嘶力竭,妝都花了,裙都拖地臟污了,但她不管形象了,像是被點燃了的蠟燭,身心被溫熱溶化。她心被灼痛得難以呼吸,但是痛得感動,痛得明白自己的存在,她存在的意義,不是因為帶給人光芒,而是因為被送上熱暖。
沒有被愛,就沒有存在的燃料。
“媽??”她撥了電話,眼角的淚總是擦不完。
“我煮了飯,不嫌棄沒菜的就回來吃吧。”彷如隔世的聲音把舊日子帶到眼前,媽媽親切遞上碗筷的臉猶像昨天:“現在坐車兩小時能到嗎?”
“嗯!”她一邊回覆,一邊拭淚,一邊微笑。
打車回家的路上,她讀了媽媽給她的文章,原來是關于星事電臺和星座歌曲的介紹,當中有不完整的歌曲分享。從筆者的名字和資訊看來,是私營的公眾號,并非出自她猜測的宣傳托手,不過是高耀暗中的推廣手法也不無可能。
不論如何,媽媽大概是認出了女兒的歌聲了。
這次歌聲,振動了耳膜的同時敲破了母女倆的隔膜。她第一次覺得,不需要被其他人記住,只要一個人的包容,就夠了。
“沒有時間準備蛋糕,禮物就湊合吧。”鋪上舊報紙的飯桌上,媽媽拿出好幾件物品:面膜、毛娃娃、手工編織的包包、有芭蕾舞者模型的飾物盒、有蝴蝶結和假珍珠的項鏈??全都是女兒離家多年沒送出的生日禮物。
“謝謝媽媽!”到步后因為媽媽一臉冷漠又沒說話而保持沉靜觀望的宣薇,直到看見母親的掛念鋪滿桌上,她再也不能壓抑情感,一下子撲向媽媽,把最愛的人擁抱入懷,做回以前那個天真的小孩子。
最怕姜味的她自從離家以后,忙于為賺錢鍛煉,沒空做飯,外賣也好高級餐館也好菜品總是有姜作佐料,無奈之下只好強忍辛辣填飽肚皮,就如工作上的坎坷無法從生命中剔除,只得漸漸習慣適應。當回到家中嘗的每一口咀嚼,每一種甜酸苦辣,都沒有姜的難咽味道時,才懂得兒時的困惱辛澀都被媽媽啃了,生活才那么簡單和快樂。
菜肴簡單,禮物普通,家里還是舊日模樣,顯然媽媽沒有花女兒給的錢。
“我一個人吃一個人住,用不著寄我錢,妳又不回來的,家里裝修美化給誰看?”媽媽婉約地抱怨,佯裝不在乎地爬飯:“倒不如給妳存著。”
“給您就是您的??”上一代總是為下一代設想,宣薇理解媽媽獨居的想念,就如自己在外面飄泊一樣孤單,想責備對方慳儉的話一下子收回,連同飯菜往肚子里送,然后轉個方式表達:“誰不回來?您就隨便換些家具吧,沙發呀浴巾呀什么破了就買新的,還有床單,您女兒也要睡的嘛。”
從母親渴望的眼神中,宣薇窺見滿足的光彩,是重拾深愛的幸福,她和她笑了。
家里有人在,環境再貧乏,心靈都豐富。
“妳在外面要照顧好自己,不管妳做什么,平平安安回家就行。”
母親個性硬,就是不喜歡直接說支持的話,直到分別的時候,看見對方眼中的淚光,才領悟肉麻的話會加強舍不得的力量。
“不要掛著我,快上車。明天要上班,早點休息。回去發個信息給我就行??”
網約車前,宣薇幾度想留下,最后還是踏上回程路。
她不舍但愉快,因為這條路不再是單程的,而是雙程的,她隨時可以回來。她知道她不是孤獨的,她有家可回,有人掛念。
掏出一直放在手袋的手機,只有一個微信信息,沒有生日祝福她不意外,也不再渴求了,反正沒有比媽媽更重要的人。
看見是高耀發來的,咒罵正要隨恨意一涌而上,卻被文字內容遏止,卡在喉嚨里。
“收到藤卓纓先生的咨詢,他注意到妳的歌聲,有合作出唱片的意向??”
藤先生?是全國著名的音樂制作總監!
“有人注意到我的歌聲!”而且是著名音樂人!
一向只靠顏值得寵的宣薇,實力終于被認同,這是她有生以來最好的生日禮物。
車子在黑夜中奔馳,感激的淚悄悄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