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殤華錄

第二章何為君道

外面出了太陽,初陽照滿了皇宮的每一個角落。陽光是世界上最公平最慷慨的東西,它既不分貴賤,也不分高低,只要是萬物它都會照應(yīng),

國子監(jiān)的學(xué)房內(nèi),后邊插有四面云屏,是梅蘭竹菊等雕畫,旁邊是三丈高的紫銅鎏金香爐,梓香裊裊,香爐里燃著幽香四溢的檀香,壁旁兩邊則寫有上下兩聯(lián),讀書眾壑歸滄海,下筆微云起泰山。

坐在正中間楠木明黃書桌的是當(dāng)朝太子蕭璟,桌上放有端硯宣紙微墨,藍(lán)田玉木樨毛筆,太子穿一件明黃色蟒袍玉帶,面容溫文爾雅俊朗豐神,五官端正,他拿著宮人剛做好的香囊放在手上端看,時不時放到鼻中聞,香囊里面填充木香、白芷、薄荷、益智仁、肉桂、辛夷花等組成,發(fā)出淡淡的花木藥香味,

太子后面上桌右邊的是當(dāng)今二皇子蕭瑜,他已經(jīng)二十歲,是所有皇子當(dāng)中長的最高大的,已經(jīng)八尺來高,穿著一襲青藍(lán)色華服,身軀凜凜,相貌堂堂,目光深幽。器宇軒昂,他正在看的是姜太公的《六韜》

七公主蕭媃和八公主蕭嫆則在看的是《女則》她們都是十四歲,只是七公主大了兩個月而已,皇后是她的生母,她穿著鵝黃色的宮裝,八公主則穿的是淺粉色的宮裝,容貌甚美。

其余的眾宗親王伴讀則坐在后兩邊。

不一會兒,四皇子蕭珩也走了進(jìn)來,身穿一件玉色華服,身形修長,面如冠玉,劍眉星目,面容清俊,風(fēng)度翩翩,傲然挺立,他比蕭瑜小一歲,今年十七,他一進(jìn)來眾人的目光便都放在他身上,

“這四哥模樣清俊,我再沒見過比他生的還好看的。”說話的是七公主。

“是呢,前幾日寫的文章《上陵賦》父皇看了還高興了好些天呢。”八公主說道,

蕭瑜看了她們一眼,她們覺得蕭瑜目光有些不開心便不再說了。七公主向蕭瑜走過來,想看他正在看什么,

“二哥,我還以為你看的很認(rèn)真,書都拿反了。哈哈,”七公主笑道,

“原來二哥看反書,”八公主也過來,

“讓二位妹妹見笑了,”蕭瑜也不太好意思的笑著,

“二哥在想什么這么入神?”七公主問,

“我在想明日一年一次的圍獵,”蕭瑜說,

“可惜我們女孩子不得跟著去呢,父皇說誰射殺的獵物最多,可是會獎賞很多東西的。”八公主說道,女兒不比男兒,能去外面拋頭露面的,她們甚至都不會射箭,

“真是羨慕幾個哥哥,我們女兒連射箭都不會,父皇不允許皇家的女孩學(xué),說有失女兒家的姿態(tài)。”七公主說道,

“可是鎮(zhèn)北候沈家就允許他們家的女兒學(xué)騎馬射箭的,七王叔已經(jīng)去請他們來上京了,聽說鎮(zhèn)北候的女兒沈瑤光射箭很厲害,連她的哥哥都比了去,真是巾幗不讓須眉。”八公主羨慕著。

“沈瑤光,”蕭瑜輕念了一下,又看向蕭珩道,“那可不是四弟的表妹?”

蕭珩正在把看折扇上湘妃玉竹,皆是古人真跡象。聽了蕭瑜的話,想到母妃北幽本就是母妃的娘家,

“按理說是表妹,我卻不曾見過。”蕭珩,

“那四弟很快就會見到了,七皇叔也去了一段時間了,春天他們就能回到上京,”蕭瑜說道,

“好啊,原來四哥在看湘妃玉竹,莫不是四哥也想要個王妃了。”八公主又向蕭珩那里去打趣他,聽了這話蕭珩有些不大好意思。眾人都微微笑起來。

“我不過是看這古人真跡,畫工真是精湛。”蕭珩說道,蕭瑜過來看了看他的折扇真跡,

“要說當(dāng)今世上只有一人有這般工法,”蕭瑜說道,

“是何人?”七公主問,

“高氏,至于字什么我卻不知,只是世人都如此稱呼他,父皇有意讓他進(jìn)宮作為畫師,高官厚祿。只是那時他已進(jìn)了南枂王宮,為南枂王畫《千里江山圖》后來聽說他又離開南枂了,沒人知道他去了哪里。”蕭瑜說道,

“真是可惜,如此一來那他的畫工不是失傳了?”八公主說道,

“未必,他在南枂收了一個女弟子,正是南枂公主慕容姝,還有句詩說,素練風(fēng)霜起,風(fēng)華畫作姝”蕭瑜接著說道,

“容姝作畫,”蕭珩說道,

“南枂真是地杰人靈,人才輩出,聽說乾陽城內(nèi)滿城繁花,四季如春呢。只不過我們一直跟南枂發(fā)生戰(zhàn)爭。是不能去那里的。”七公主說道,

這時給他們教學(xué)的是翰林院的陳太傅走進(jìn)來了,陳太傅高深莫測學(xué)富五車。博古通今名譽(yù)文章,他拿了一本《尚書》走了進(jìn)來。看了一眼眾皇子公主,微微點(diǎn)頭。

兩個公主連忙回到座位上,眾人皆紛紛坐好,陳太傅德高望重,很受他們的敬重。

“今日我們就來講講尚書中的天道,”陳太傅緩緩說道,

“太傅,已經(jīng)下了三年的雨了,時大時小,年糧欠收,又打仗,前些時日上京城還來了許多災(zāi)民呢。這莫非真是上天在…”說話的是太子,不過后面的話他卻不敢說出來了。

“太子多思了,”陳太傅說道,“《尚書》有云:三年豐,三年歉,六年一小災(zāi),十二年一大災(zāi)。天象在堯舜時就這樣。天道是有常亦無常,這也是太祖皇上一直流傳下來告訴我們,為何要在豐年的時候多存糧食,就是要應(yīng)付荒年,以其變應(yīng)萬變,方為長久之道。天道酬勤,百川歸海。”

“原來如此。”太子笑了笑,陳太傅又看到太子的香囊,知道他常在那些藥香上花心思。見了經(jīng)書,卻如同見洪水猛獸,避之不及。實(shí)在讓他堪憂。便又問道,

“敢問太子?何為君道?”陳太傅說,

“這…”太子一時沒想到陳太傅會這么問,有些回答不上來,眾人又都在看他,還有些挪笑聲,便羞的兩根發(fā)紅道,“弟子不知,還請?zhí)得餮韵喔妗!?/p>

“君,天之子也,道,君之治也,君王乃是天子,人王,一言一行皆受眾人觀望學(xué)之,因此,君王之道,君應(yīng)當(dāng)言行計(jì)從,不可有失君王風(fēng)范和體統(tǒng),更不可失了民心。”陳太傅說道,

“是這樣,”太子似懂非懂的點(diǎn)頭,

“秦穆公好賭賭風(fēng)盛行燕昭王好斗匹夫橫行,楚王好細(xì)腰,宮中皆餓死,而幽王好美人,為博之一笑,烽火戲諸侯。失了誠信威嚴(yán),至于后來爆民沖進(jìn)王宮,將士點(diǎn)了烽火,沒有一路諸侯前來來救,八百年的幽王室滅之,將文王在朝歌囚禁之苦,武王討伐朝歌之幸,建立西周王室一統(tǒng)天子之難,祖宗基業(yè)全付之一炬。”陳太傅語重心長的說道,眾人都聽的認(rèn)真,不敢再玩笑,

“天下君為舟也,民為水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民則為國之根本,安然之要素。這也是明王為何堅(jiān)持收留災(zāi)民,給他們賑舟搭棚,讓他們有個安身之處,明王憂國憂民,不想讓皇家失去民心,”陳太傅接著說道,

“蒼生之念,帝王氣象。如此說來,民心所向才是君道所歸?”四皇子蕭珩問,

“四皇子說的是,”陳太傅說道,

“我卻不已為然,太傅你也說了,君是人王,是天之子,君王的命令是天令,天在人之上,萬民應(yīng)該順從天令,怎么反倒讓君王去順從民令?”蕭瑜皺眉問道,

“天下萬民是君王的子民,天下土地,莫非皇土,民以地為生,混沌初開,輕為天,重為地,地是天之根本,二者相出相生,相死相滅,因此,民是國之根本,與君王相輔相成。所以,君道施以仁政不壓迫不剝削,書經(jīng)上云: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陳太傅說道,

眾人都不再說話,

陳太傅又道:“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yù)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眾人聽了,都站起身來,作揖稱是。太傅看了一下眾位皇子,心中一目了燃,太子跟他的兩個哥哥比,確是有些平庸了,只是自古有圣明的君主,有英勇的君主,太子才華雖不出眾,只是倒也和善,生性又跟醫(yī)者一般具有仁心。日后雖說不能多造福百姓,想來也不會作踐百姓。于是給眾人開始授學(xué)。

第二日,春冬之交,是每年一年一次的獵場圍獵,天氣倒是不錯,沒刮風(fēng)下雪的,上京城郊外北苑大片濕地,因水草豐美、土壤肥沃、樹木蔥郁、飛禽走獸眾多,是皇帝躲寒避暑、縱鷹捕獵的場所。他們常常率近侍來此行獵,并在此修造行宮,是皇家苑囿。

北苑飼養(yǎng)了數(shù)量眾多的飛禽走獸,鶴鴨雁雉朝飛夕落、獐鹿狐兔成群棲息。同時,還建有幄殿、晾鷹臺。朝廷在這里專門設(shè)置看守民戶,稱為“海戶”。每到圍獵時,海戶驅(qū)趕動物,將包圍圈縮小,供皇室馳騁射獵。狩獵行圍時須合圍三面、放開一面,以彰顯皇家的好生之德。

他們到這里舉行狩獵,但過了這一陣熱鬧,這里除了浩瀚林海、廣袤草原,平日里便極少有人來往,只得與落葉山風(fēng)、禽獸野獸為伴。

皇上和皇子們還有各位皇室宗親,今日無一不興致勃勃,個個都希望自己能滿載而歸,他們都束裝出行,策馬奔騰,馬背上裝的是許多鋒利的云箭,個個看起來精神十足,英武不凡。

不過今日最讓人注目仰望的卻是護(hù)國大將軍林長風(fēng),他家世代為將,二十來歲的年紀(jì),身穿一身雪白的長袍束甲。身姿挺拔如蒼松,氣勢剛健似驕陽,斜飛的英挺劍眉下一雙璀璨如寒星的雙眸。黑亮垂直的發(fā),削薄輕抿的唇,棱角分明的輪廓,修長高大卻不粗獷的身材,宛若黑夜中的鷹,風(fēng)姿瀟灑,孑然獨(dú)立間散發(fā)的是傲視天地的強(qiáng)勢,

蕭瑜看到他如此知道自己被比了下去,眾多皇子中他最是英武,今日想在皇上面前大出風(fēng)頭,卻不想來了個趙羽,他心知,若論武力,他還是比林長風(fēng)差了幾分。

蕭瑜旁邊的洛丞相之子洛云洲也不屑的哼了一聲,雖然他在眾人面前顯得是那么的黯然失色。

蕭珩旁邊的是明王之子蕭廷,他跟蕭珩長的倒有幾分像,也是生的姿容不凡。跟趙羽同歲今年二十。眉目間倒是隨和。

皇上看了一眼眾皇子,又看了看旁邊的太子,他像是自知自己才貌不如幾個哥哥將軍一樣,倒有些不好意思的垂了一下頭。皇上看著林長風(fēng),那眉眼中的英勇威氣,竟把幾個皇子都比了下去。只得對他說道,“真是少年將軍,英姿颯爽。有你代替你父親擔(dān)任護(hù)國一職,朕甚是放心。”

“微臣定當(dāng)盡心盡力。”林長風(fēng)在馬上作揖說道,皇上點(diǎn)了點(diǎn)頭,

“林將軍好生威武,只怕一下連棕熊獅子也給打死了。”洛云洲陰陽怪氣的說道,

“棕熊獅子再猛烈,末將卻覺得比打死人這種事還好些。人生父母養(yǎng)的,只盼洛公子日后多手下留情吧。”長風(fēng)不卑不亢的說道,

“你…”洛云洲聽了這話,雖然生氣卻再說不出話,他心里有鬼。

前幾年皇上的萬壽,洛溫為討皇上歡心,特地收集寶物獻(xiàn)上去,只是那些珠寶玉器古書瑤琴的,都皆為凡品,皇上已經(jīng)是看膩了的,不入皇上的眼睛,又正是打仗時期,皇上想找的是一樣能夠鎮(zhèn)壓眾人信服的兵器,

洛丞相為此愁眉不展,正巧有個人向他告密,說是城外有個人家卻藏有這么一件兵器。據(jù)說是他家世代流傳下來的,那人是個絕戶,父母早早已經(jīng)離世,無妻無兒,親戚怕他上門討飯吃,光景不好怕接濟(jì)他,便都與他斷了來往,他生計(jì)艱難,有了上頓沒下頓。一間茅草屋又破又爛,

雖衣不遮寒,食不果腹,但此人卻是個有骨氣的,守著那么一件價值連城的兵器,卻不賣了它度日。

那是一件三尺青鋒七星寶劍。這七顆星的名稱分別為“天樞”、“天旋”、“天璣”、“天權(quán)”、“玉衡”、“開陽”和“搖光”,統(tǒng)稱為大熊座。用線條,將這七星顆星聯(lián)結(jié)起來,像一個有柄的斗。

北斗七星光亮顯著,不但容易辨認(rèn),而且從北斗第一顆星“天樞”和第二顆星“天旋”向外延伸一條直線,大約延長五倍多,便可以找到北極星。北極星的方向是正北方,而且全年不變動位置,找到北方,東西南各方便可一目了然。其次,北斗的斗柄在不同的月份,不同的季節(jié),分別指向不同的方向,由此可測算季節(jié)月份,即所謂“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曷鳥冠子·環(huán)流》)。《史記·天官書》說:“斗為帝車,運(yùn)于中央,臨制四鄉(xiāng),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jié)度,定諸記,皆系于斗”。北斗就象天帝乘坐的車子,運(yùn)行于天極的中央,它是衡量時間季節(jié)和世間事務(wù)的準(zhǔn)繩,故而視它為主宰一切的神祗。因此,古代先民在劍身上文飾北斗七星圖案,以劍應(yīng)天象之形,可以認(rèn)為是基于對北斗七星的崇拜,同時,也表達(dá)了對七星寶劍“因天之精神”而威力無比所向披靡的向往之情。

先人曾說,把七星劍向天一指,即刻便飛沙走石,烏云蔽日,劈空斬鬼,法力無邊。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常背一劍,曾習(xí)天遁劍法,江準(zhǔn)斬蛟,有“劍現(xiàn)靈光魑魅驚”之說。傳說中能驅(qū)鬼除祟的鐘馗,其所持之劍也是七星劍。這一切都給七星寶劍帶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道教的《北斗真經(jīng)》說:“北辰垂象而眾星拱之,為造化之樞機(jī),作人神之主宰。宣威三界,統(tǒng)御萬靈”。把北斗抬高到了至高無上的地步。因此,稱它為“七元解厄星君”。于是,道人在替人求福祛病,消災(zāi)除難時,常常要作法請北斗星君降臨。“奉道者拜禮北斗七元星君,奉為消災(zāi)解厄,保命延生也”(《太清玉冊》)。既然北斗七星是消災(zāi)解厄之星,那么七星寶劍自然也就成了鎮(zhèn)惡祛邪的法器了。在《道藏-上清含象劍鑒》中,有一幅刻有北斗七星符的寶劍圖。據(jù)圖錄說明:“制此所以劍面合陰陽,刻象法天地,乾以魁罡為杪,坤以雷電為鋒。而天罡所加何物不伏,雷電所怒何物不摧,佩之于身,則有內(nèi)外之術(shù),施之于物,則隨人鬼之用矣。”此七星劍幾乎成了神旨和威力的象征。

七星寶劍的故鄉(xiāng)龍泉,有這樣一個美麗的傳說:二千五百多年前,鑄劍世祖歐冶子在龍泉秦溪山下鑄劍。此處有井七口,排列形狀如北斗七星。井中寒泉清洌見底,歐冶子汲水淬劍,剛?cè)岵?jì),鋒利無比,當(dāng)?shù)谝粚Υ菩蹌χ瞥蓵r,忽然化為一道金光翱游于云際。后人為追憶歐冶子鑄劍功績,在所產(chǎn)劍上均鐫刻上北斗七星和龍鳳圖案,故古人有詩云:“英英匣中劍,三尺秋水明。上有七星文,時作龍夜鳴。鑄此雙雌雄,云是歐冶生。”七星寶劍傳千古,百代絕技有傳人。今日之歐冶子弟子,鑄劍技藝精益求精,所產(chǎn)之七星寶劍品種多達(dá)數(shù)十種。在劍身上鏤刻,不用描圖,只憑一支鋼針在寬僅寸余的劍身上運(yùn)針自如。然后,澆上銅水,經(jīng)冷卻鏟平和研磨,但見青光劍身,金色文飾,一對黃龍金鳳栩栩如生,奔騰欲飛,七星北斗行天,光耀奪目。如今七星寶劍已成為人們健身練武之良器,安居樂業(yè)之祥物,觀賞和贈友之珍品。當(dāng)代著名書法家姜東舒有詩贊曰:“為賦龍泉古劍篇,青鋒三尺展奇觀。威光凜凜七星耀,烈氣森森六月寒。斬鐵驗(yàn)鋒瓜兩破,躍身試韌一弓彎。云中歐冶應(yīng)含笑,淬鑄奇技后勝先。

那人對這寶劍看的比他的命還重要,放在床頭,日夜看守,珍愛致極。唯恐被別人拿了去。

洛溫聽說了以后,便前往他家里去,只說他要多少銀子都會給。那人不應(yīng),又先給了他五十兩黃金,只說求略看一看,便不再打猶。那人見他如此,就取出了寶劍給他們看,他們看那劍青光劍身,金色文飾,一對黃龍金鳳栩栩如生,奔騰欲飛,七星北斗行天,光耀奪目。是件絕世的良器,目不轉(zhuǎn)睛愛不釋手,定要賣走。

那人只說,打死他也不會丟了祖宗的兵器。洛溫等人便帶人離開了,幾日后,洛云洲趁一個月黑風(fēng)高夜,偷偷帶人去他家中,想搶走寶劍,明的不行就來暗的。神不知鬼不覺,那人如何肯依,死死拿著不肯放開。最后竟被他們活生生打死在家中。拿了寶劍過來給洛溫獻(xiàn)上去,

后來雖眾人沒有明說,但心里如何不知道那是洛家的手段。只是他家勢力龐大,那人的親戚都是怕事的,沒有敢去告官。民不與官斗,只得說那人倒霉。

皇上高興之極,雖后來聽說來的有些不大光彩,還是滿意的收下。

皇上獵興最盛,跟隨的侍衛(wèi)和皇子們心下明白,便故意越跑越慢,扯開了一段距離,前頭盡數(shù)是圍場上放養(yǎng)的各色禽獸,以鹿、麋、羊、兔、獐為多,更有幾頭蓄養(yǎng)的半大豹子混雜其中,以助興致。

那些溫馴的牲畜如何能入眾皇子的眼,唯有那深灰的奔竄的半大獅子,才讓皇子們熱血沸騰,他們正策馬疾追,橫刺里一匹不知馬的馬匹疾奔而過,鬃發(fā)油亮,身形高大,馬色如霜紈一般,直如一道雪白閃電橫刺而過。相形之下,連御馬也被比得溫馴而矮小。

蕭瑜眸中大亮,興奮道:“哪兒來的野馬?真乃千里駒!”他手中馬鞭一揚(yáng),重重道:“此馬良駿,看本皇子怎么收服它!”便搶先一步追了上去,眾人跟在他后面。

他知道皇上素來愛馬,又深感御馬溫馴不夠雄峻,眼見此良駒,怎不心花怒放,想把它馴服了好獻(xiàn)上去。

蕭瑜策馬奔過紅松洼,丘陵連綿起伏,那馬奔跑飛快,他加緊揚(yáng)鞭而去。

很快奔至一茂密林中,落葉厚積,道路逐漸狹小,跑得再快的馬也不知不覺放慢了腳步,緩步悠悠。北方高大的樹木林葉厚密,蔽住了大部分陽光,只偶有幾點(diǎn)斑駁的亮點(diǎn)灑落,像金色的銅錢,晃悠悠亮得灼目。四周逐漸安靜,身后的馬蹄聲,旌旗招展聲,呼呼的風(fēng)聲都遠(yuǎn)離了許多,唯有漸漸陰郁潮濕的空氣與干燥的夏末的風(fēng)混合,夾雜著藤蘿灌木積久腐敗的氣息,不時刺激著鼻端。

四下渺然,一時難覓野馬蹤影。皇帝有些悻悻,正欲轉(zhuǎn)身,只見左前方灌木叢中有一皮色雪白的小東西在隱隱竄動,蕭瑜一眼瞥見是只野兔,卻不愿輕易放過,便搭箭將它射中,

“二哥莫不是跟丟了?”蕭珩趕上來問。

“跟丟了不見蹤影,”蕭瑜說道,眾人都望四下看了一下,哪里還有那馬的蹤影。他們都四下分頭尋找。

長風(fēng)快速騎著馬走,一路見到那些麋鹿,狍子等都射了下來,突然他看到了那匹烈馬在那一處,原來是一條大河擋住了它的去路。他走上去,跳到那馬身上,三除兩下,動作敏捷。將它的繩子狠狠的抓緊。馬長長的鬃毛披散著,跑叫起來,四只蹄子像不沾地似的。馬到了他手里,也像找到了自己的主人,奔馳得更加得意與驕傲起來,不管前面有多少馬,它也要風(fēng)一樣卷過去。

直到太陽落山,他們才吹號角回去,侍衛(wèi)去尋找眾人射中的獵物,他們的箭都不一樣,很容易知道哪個是誰的射的,清點(diǎn)了一下,蕭瑜射中的各色家禽野畜是最多的,然后是長風(fēng),蕭珩和蕭廷,太子不出所料是墊底的。

林長風(fēng)將自己馴服的烈馬獻(xiàn)了上去。皇上一看無限喜愛,又一時做難,不知把獎勵給他還是給蕭瑜,一個的獵物是最多的,一個又馴服了馬。皇上猶豫了一下,最后還是稱林長風(fēng)才是最應(yīng)該拿到他的賞賜的。

自古平定四方安天下,天下都是靠打來的,而在打仗中,有一匹上好的良駒更為重要,它可以不讓行程耽誤,也可以在戰(zhàn)場上幫助它的主人踩殺敵人。關(guān)鍵時刻又能逃命。或許這就是為什么許多皇帝都對良駒有著不解之情,

古書記載漢武帝見了西域大宛國的汗血寶馬,欣羨異常,命使者帶了黃金千斤,又鑄了一匹與真馬一般大的金馬,送到大宛國去,求換一匹汗血寶馬。那大宛國王言道:‘貳師天馬,乃大宛國寶,不能送給漢人。’那漢使自居是天朝上國的使者,登時大怒,在大宛王朝廷上出言無狀,椎破金馬。大宛王見漢使無禮,命人將使者斬首,將黃金和金馬都奪了去。

據(jù)史書上記載,貳師城附近有一座高山,山上生有野馬,奔躍如飛,但沒法捕捉。大宛國人生了一個妙計(jì),春天晚上把五色母馬放在山下。野馬與母馬交配了,生下來就是汗血寶馬,

后來漢武帝當(dāng)下發(fā)兵數(shù)萬,令大將李廣利統(tǒng)率,到大宛國貳師城取馬,為了志在必得,把李廣利封為貳師將軍。但從長安到大宛國,西出嘉峪關(guān)后一路都是沙漠,無糧無水,途中士兵死亡枕藉,未到大宛,軍隊(duì)已只剩下了三成。李廣利兵困馬乏,一戰(zhàn)不利,退回敦煌,向皇帝請?jiān)h武帝大怒,命使者帶劍守在玉門關(guān),下旨言道:遠(yuǎn)征兵將,有敢進(jìn)關(guān)者一律斬首。李廣利進(jìn)退不得,只得留在敦煌。漢武帝心想,寶馬得不到,還喪了數(shù)萬士卒,豈不是讓外國看輕了我大漢天子?于是大發(fā)邊騎,一共二十余萬人,牛馬糧草,不計(jì)其數(shù),還怕兵力不足,又下旨令全國犯罪的人、小吏、贅婿、商人,一律從軍出征,弄得天下騷然。還封了兩名著名的馬師做大官,一個官拜驅(qū)馬校尉,一個官拜執(zhí)馬校尉,只待破了大宛,選取駿馬。

那李廣利帶了大軍,圍攻大宛城四十余日,殺死大宛兵將無數(shù)。大宛的眾貴人害怕了,殺了國王投降,獻(xiàn)出寶馬。李廣利凱旋回京,漢武帝大喜,封他為海西侯,軍官各有封賞。為了這幾匹汗血寶馬,天下不知死了多少人,耗費(fèi)了多少錢財(cái)。當(dāng)日漢武帝大宴群臣,做了一首天馬之歌,說道:‘大一貢兮天馬下,露赤汗兮沫流赭,騁容與兮跇萬里,今安匹兮龍與友!’這詩是說,只有天上的龍,才配跟這天馬做朋友,

蕭瑜雖有些不開心也不敢表現(xiàn)出來,只說自己確實(shí)技不如人,將馬跟丟了,不過他內(nèi)心早已習(xí)慣這樣了。從小他作為長兄,就注定什么事都要慣著弟弟妹妹一些。皇上從來也不會真正的偏向他。只會夸他懂事,知禮,從小就進(jìn)退有度。他母妃也很早就告訴他,什么是該惦記的,什么是不該惦記的,讓他不要動那些不該動的念頭。

“我真為二皇子感到不平啊,”洛云洲在旁邊為他打抱不平的小聲說。

“不過是些賞賜有何不平的。”蕭瑜說道,

“二皇子你的獵物是最多的,可是皇上這未免也太…”洛云洲說道,看著正在和蕭珩說話的林長風(fēng)他們,他們都去看那匹馬,說通體毛發(fā)發(fā)亮,體格健碩。一看就是能日行千里的良良駒。皇上笑的也是很滿意,

“夠了,洛云洲,沒人可以任意議論點(diǎn)評皇上的決定。”蕭瑜打斷了他。

“二皇子說的是,皇權(quán)至高無上嘛,”洛云洲幽幽的說道。蕭瑜并不回話,只是想,或許有的東西可以自己爭取,不一定靠別人施舍。

林知筱 · 作家說

上起點(diǎn)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肇东市| 蓝山县| 前郭尔| 金平| 池州市| 曲松县| 鄢陵县| 抚松县| 波密县| 沾化县| 南投市| 海宁市| 娱乐| 西乡县| 和林格尔县| 如皋市| 若羌县| 历史| 皮山县| 阳江市| 黄山市| 洛扎县| 广州市| 阿勒泰市| 乌拉特后旗| 恩施市| 六枝特区| 新竹县| 大冶市| 麻城市| 青神县| 上高县| 枣强县| 沂南县| 广河县| 本溪| 阆中市| 修文县| 苍南县| 聂拉木县| 南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