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以后才知道,真正的事實是,每個人心中有一片月,它是獨一無二,光明湛然的。---林清玄
又見面啦,先打個招呼吧。今天的故事是關于我的夢想,其實格局沒有這么大,只是一個目標吧。
我先前提到過自己是一個從小生活在幸福家庭的孩子,那么我就擁有了很多孩子的共性,我并不是一個學習很好的孩子,父親母親在對于我的學習教育上采取的是放養政策。我是自由的。
和你們講一個好笑的過往,我還是個小學生的時候就很喜歡畫畫,那個時候著實不喜歡上課,我就在老師的課上畫畫,無論什么科目的老師。所以我被叫家長就是家常便飯的正常事件。
那個時候流傳的就是,一班有個孩子,老師上完一節課她畫完了一幅畫。
還有一次就是我看著窗外大好的太陽和嘰嘰喳喳亂叫的小鳥,再轉過頭來看著寫著板書的無趣語文課,果斷從后門跑了出去(當時的個子也算高)你們以為我是一個人逃的課?那就大錯特錯了,我還拐走了一個小朋友,就這樣在老師焦急的找我們的時候,我們在操場玩的正愉快。
以上種種都可以反映出我不愛學習,所以成績自然是排倒數的。
真正想學習是什么時候呢?大概是上初一了吧。
故事的起源從我的老巫婆奶奶,和不喜歡我的嬸嬸開始。
我先前就提過父親母親在我小學的時候就離異了,那個時候也是母親最困難的時候,她算是創業失敗吧,我只記得她要還很多的錢。奶奶不讓我見母親,父親也是一個孝順的兒子,在外表上自然是和他母親一樣的,但是私底下對于我和母親偷偷見面的行為也是視而不見的。
奶奶一直覺得母親是一個壞女人,她花錢大手大腳,做生意永遠不賺錢,還喜歡在外面跑來跑去不著家。
這位老太太可真的是把中國惡婆婆的所有特征集于一身了。
但我已經是一個有自己思想的大孩子了,我真的無法想象這要是換作一個沒有判斷能力的小孩子該怎么辦?
把自己母親當作壞人嗎?
我一直知道母親很忙,她也在努力的工作,沒有什么不好的習慣,但是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做生意的,也不是每個人都會擁有無限的財運。在年輕的時候去闖,去拼,在我看來沒有做錯什么,她也從來沒有疏忽于對我和父親的關心。
那年是我這么深刻的了解到什么叫做謠言可畏和三人成虎。
我還記得有一天,那天很熱,我在側邊的餐廳和父親吃飯,奶奶把做好的飯菜端了上來,我不記得她具體說了什么了,只知道是不利于母親的言語,我也不知道自己當時哪里來的膽子,我很生氣,直接摔了碗筷。
父親約莫也覺得過分了,只是瞪了我一眼,并沒有教訓我,我就這樣跑了出去,一個人回到房間抱著被子大哭。
還有就是在一個很冷的冬天,我堂妹就是嬸嬸的女兒是在冬季過生日,我記得是圣誕節之后,我很喜歡那個妹妹,也是因為我們相處的挺多的原因吧。我前不久剛得到了一個圣誕老人的小掛件,我就送給她了,是那個時候會掛在圣誕樹上的小玩意兒。
那天晚上我就看著嬸嬸收拾東西的時候把它從家里丟了出來,在雪堆上,我知道嬸嬸一直不太喜歡我,只是因為當你母親懷我的時候她剛好流產罷了。
這樣聽起來很戲劇,但是這就是我經歷過的生活,我小時候的生活片段。
那一刻起我就告訴我自己我一定要變的很優秀,我要告訴他們,他們都錯了,我的母親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女人,她把我教育的很好。
我也告訴自己我要比我堂妹強,至少在學習上,我想有朝一日可以俯視他們。這就是12歲的我的想法,從未改變。
于是我上了初中,因為基礎差我學起來真的很吃力,這種困難只有自己知道,我沒有別人聰明卻可以比別人努力。
那個時候的生活就是學習,上課也在告訴自己我不被允許分心,我很快就會長大了,我很快就可以保護母親了。
從年級350到達年級前150是我三年努力才換來的,即使我并不拔尖。
我的選擇從來沒有很明確的答案,但是我的方向從未模糊。
就算到了現在,20歲的年紀,我依舊想著努力,想著變成一個更優秀的人,我的夢想很平凡,比昨天的自己更好一點點就可以。
我想做什么就做了,想學什么就學了,從來沒有考慮過那么多,趁我還年輕,我該去闖一闖,選擇自己所熱愛的,只是熱愛的。
考慮的太多了就會失去熱愛的本質,有時候人生沒有這么多的對錯觀,當然我們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
我現在的夢想和母親所期待的還是不一樣的,我沒有很偉大想法,不想成為大家嘴邊很厲害的教師、公務員,我想開一家屬于自己的咖啡廳,那是一個可以靠在充滿余暉的玻璃窗邊的平靜生活。
一盞熱茶,一陣微風,
一場只屬于我一個人的獨一無二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