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星期三,董欣悅就格外興奮!你一定很好奇,為什么一到星期三董欣悅就很興奮?因為啊星期三有一堂課對于董欣悅來說是用來玩耍的,愉悅的,輕松的!
每到星期三就會有一堂課安排在上午的最后一節課課上,上完正好放學去食堂吃飯。這節課時間安排的很人性化。課的內容呢,雖然與考試卷子無關,但也是至關重要的課,這堂課就是心理課。
心理課向來很好玩,心理課堂上這些同學與同學的互動,老師與同學的互動總是很有趣。
有著一些出乎意料的開場小游戲,還有關于溫馨歡快搞笑的短時頻,電影可以看等等。所以每到上學的一周內,董欣悅都格外的期待星期三,也最喜歡星期三。
時間往前走著,不知不覺中,就到了星期三。在董欣悅的滿懷期待中,迎來了心理課。
只見6班的大部分同學,從二樓一路飛奔來到了三樓,心理課堂的場所處早早的侯著。臉上有著跟董欣悅一樣的期待和激動的神采。讓人只是看著這些同學就能想到這節課的受歡迎的程度。
臨近上課還有幾分鐘,心理課老師面帶微笑來了,同學也陸陸續續的來了。
幾分鐘匆匆過去,鈴鈴鈴一一同學們上課時間到了。
只見心理老師熟練的打開投影儀,投影播放一個小的跟練的操,同學神采奕奕的跟著做,做完操后。心理老師放了一個小視頻。視屏的內容是一只蠶的生長經歷。
視屏的一開始,是許多蠶的卵,(第一階段)之見卵的顏色是淡黃色黃色,隨著時間流逝顏色逐漸變深變成紫色或灰綠色。之后慢慢成長為白色的長條的幼蟲(第二階段)幼蟲經過蛻皮,吐絲,變成了蠶繭,再變成蠶蛹。(第三階段)破出蠶蛹變成飛蛾(第四階段)。
視屏播完后,心理老師大概的講了一下蠶的生長過程。便開始說了一下接下來要玩的游戲規則:“同學們,我們從現在開始石頭剪子布,都從卵開始生長,每贏一次便生長一次。每輸一次便退回去一次,現在開始吧,計時十分鐘。”
原本安靜看視頻的各位同學,開始躁動起來,來回的竄位,沒有順序的胡亂開始石子剪刀布起來。
董欣悅開始到處竄了起來,跟這個石頭剪刀布,跟那個石頭剪刀布,有輸有贏的。不知不覺中,從卵變成了飛蛾。
變成飛蛾后,董欣悅害怕自己輸了,好不容易得到的飛蛾變成了別的,于是就拒絕了別人石子剪刀布的邀請。在最后幾分鐘一直胡亂走著,看別人玩,玩到那個階段了。董欣悅的這一小舉動顯然收進了心理老師的視野中。
十分鐘結束后。心理老師說:“同學們是飛蛾的舉手。”之見一小部分人舉起了手,欣悅的臉上滿滿的都是驕傲。老師大概瞅了一眼,有緊接著說“同學們是卵的舉手。”
觀察了幾秒說:“同學們現在是卵的同學也不要氣餒。因為生命的路程還有很長。需要成長的經歷還很多。已經變成飛蛾的同學也不要太驕傲。因為生命已經快到了尾聲。”
心理老師看到大家的不同反應,又進一步補充道:“今天我們看蠶的成長經歷的視屏是想告所大家要注重成長的意義,不要太急求成,也不要因為自己慢而感到氣餒。要享受生命的過程,不要太在意結果。”
心理老師的話讓董欣悅感到贊嘆不已。這句話如暖流一般流入了心中。但對于自己的做法又覺得羞愧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