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爹無奈,只得抱上閨女,提著高粱酒朝村里去。
子衿本來也鬧著要去,被她娘呵住“小娃娃去干嘛,大人去辦事情,又不是去耍,你跟去丟不丟人!”子青娘還是有威嚴的,子衿被唬得一愣一愣的。
他剛想反駁“那妹妹又可以去,……”只是話還沒有說完就被她娘給截住“妹妹還小,又聽話,哪像你這皮猴,到處亂跑。給我老實在家呆著,幫我看著弟弟,哪兒都不準去。”子衿只得怯怯然的目送爹和妹妹遠去。
子青聽她娘那樣講心里大冒瀑布汗,幸虧她小要不然肯定也被說不懂事,看來小還是有小的好處。
子青第一次去村里,看什么都是稀奇,眼睛骨碌碌的直轉有點像‘劉姥姥進大觀園,處處新鮮’。
進到轉彎的地方,就看到村里,只見四面環山,山下的地勢很平坦,像是一個小盆地。河流緩緩的從中間流過,村莊就依著河流林立,粗略的估計下有兩百多戶人家。
村莊的周圍都是稻田,現下是九月份,稻子開始變黃勾腰,一陣陣微風吹過,輕輕的撫起稻穗,稻穗跟著風一起搖擺,整個稻田遠遠的看上去就像是金黃色的海洋,漂浮不定。要是放到現代又是一個旅游的好去處。
去村里肯定是要遇到人的,才到村里就遇到一個四十多歲的男子“二叔,吃完午飯了。”
“是良子啊,吃完了,你吃了沒,抱著你閨女去哪里呢!”
徐子青的爹叫徐良,比他大的都叫他良子,比他小的叫良哥。這些都是鄉村遇見時候的問候語。
“吃了呢,想去族長家一趟,有點事情。”
。“閨女這是你二爺爺,快問二爺爺好。”徐爹指著那個叫二叔的人叫徐子青叫人
“二爺爺好。”徐子青大大方方的問好,二爺爺夸了一聲好娃,隨后背背手就走了。
徐爹又繼續往族長家去,路上再碰到其他人,也是打招呼,徐子青每次都乖乖的叫人。徐子青聽來聽去無非就說說今年的收成看起來定不錯,又感嘆老天爺賞臉,可以吃一年的飽飯。
雖然一路上話都重復很多次,也沒看見徐爹表現得不耐煩,徐子青心里想她爹還是不錯的嘛!交際能力那么強,說話也圓滑不世故。
徐子青就聯想,她娘看起來就是個農村婦女,說話做事利索,想得也長遠,不像一般的農村婦女沒有多少見識,懂得籌劃。
她爹說話做事有理有據,處事圓滑,會聽取別人意見,如果在加上一點磨練和正確的引導,將來會成為一個合格的生意人。
徐子青想要讀書習字,學武藝這些都是要銀子的。銀子從哪來,有很多途徑。但是想要快速賺銀子就只有做買賣了。
做買賣她還太小,小孩子講話沒有可信度,所以她希望有個發言人,她爹剛好各項都符合,為她將來的事業減少了不少的阻力。
就這樣走走停停花了兩刻鐘才到族長家,“乖女兒下來,爹去敲族長伯伯家的門。”說著就把徐子青放下來,走過去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