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青把肉剁成肉末炒好,讓她娘把肉末均勻的散在米皮上。卷成有搟面杖那么大小切成一節節的裝在大碗里,散上切好的蔥和一點新鮮的花椒,淋上剛剛爆好的辣椒油。
瞬間,香氣彌漫整個廚房饞的子青直流口水,眼睛直閃微光,和記憶中的味道一模一樣,她太想念這種味道了,這是她前世整個高中時期最愛的米皮卷。
在做米皮箱子這幾天徐爹也到鎮上去找面館的老板,多數人對這一種剛出來的食物還是持觀望態度,也有不少的精明人看到里面的商機,直接當場訂貨。
果然米皮一推出,就受到大部分人的歡迎。原本觀望的幾家也找上門來說要訂貨,徐爹把每斤提高半個銅子。
一是,對觀望的人一個小懲,二來,也是對當初一開始就訂貨的人一個交代,提高他們的自身優越感。
米皮的暢銷讓訂貨量也隨著增大。家里養的動物又多,子青娘每天忙的腳不沾地,晚上也只能睡四五個小時。
徐子青每天起來就看到她娘在一邊勞作一邊打哈欠,心里不是滋味。
想著自家是不是該請工人了,再這樣下去,她遲早還會失去自己的親人,重蹈覆轍。
晚上一家人吃飯時,徐子青就提出來了,沒有誰答她的話,只有周老頭附議她。
“我看可以請人,你們的這個米粉不光可以放到面館去賣,你們還可以請人挑著去走街串巷吆喝肯定會有更多的人想買。”
徐爹沉思一會“多謝周老先生提點,要不,侄子可能又要犯錯了。”
周老頭擺擺手,拿起杯子和徐爹碰了下,一飲而盡。
徐子青看這情形,想來請人的事有了著落,也不用再擔心爹娘累著了。
在鄉下,請人自然唯親,只要不是那種心術不正之人,當然值得去拉一把。
徐家也不能免俗,請的便是二伯三伯五叔家過來幫忙,還有外婆家的兩個舅舅。
女的在家里干一些比較輕省的活計,每月700銅子,男人則是外出銷售,賣一斤提一個銅板。
為了利益共享,徐家還是和他們簽訂了合約。合約內容無非是巨額賠償和法律約束。
周老頭也是因為所有人天不亮就出了家門,也沒有人發現他。
時間如流水,很快就到了子衿和子憂天賦測試的時間。
天賦測試總共分為三天,測是按家世排定,第一天,是世族大家的子弟先進行測試。第二天是富人,第三天是所有窮人家的孩子。
測試的安排就是為了方便世家大族來挑選人才。子衿和子憂都是在第三天才進行測試,他倆每天都會來學院觀看測試結果,回家后和家里的人說當天通過測試的有多少人。
第一天測試了三百個才有一百多人,第二天四百多人才有五十多人,子青每每聽到這些數字都很驚心,淘汰的比例太大。
家里的人都有點提不起斗志,紅河鎮富人多,有錢讀書的人比比皆是。從小接受的東西不是農家人可以比得上的。
那么多人測試兩天才總共才挑出一百來人,那子衿和子憂通過的機會不就更渺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