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夜負傷養病的這段時期,衛梁軍隊和蒙嶺部隊以防守為主,并未發起主動進攻。
而在這段時間內,秦夜從蒙嶺老大于長勝那里獲知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赫連梟為何在屠戮朔風營殘部之后,又高調攻打蒙嶺?這個疑惑也從于長勝那里得到了答案。
“如今,大王子未死的情報已昭然天下,我于長勝也沒什么好隱瞞的了,既已與衛梁結盟,我愿將蒙嶺的秘密告知于秦將軍”。于長勝在單獨面見秦夜時說道。
蒙嶺是赫連翊的“必救之地”。于長勝告知,蒙嶺曾是赫連翊生母的封地,其母為蒙嶺部族公主,蒙嶺之所以一直保持中立,是因為其本質上是歸屬于赫連翊,聽命于赫連翊。
蒙嶺山脈是赫連翊殘部藏身的天然屏障,山中密道直通胡國舊都(赫連翊母族勢力范圍)。若蒙嶺被占,赫連翊將失去最后退路。赫連梟故意在此屠城,就是要刺激赫連翊現身。
秦夜聽后,眸色漸深,他直視于長勝的眼睛,從他的眼里看不出一絲說謊的痕跡。秦夜正色道:“你跟我說這些,也是赫連翊的意思?”
于長勝望著秦夜,語氣不容置喙:“正是。結盟也是大王子的授意。于某所言,絕無虛言。”
“那為何赫連翊至今還不現身?”,秦夜直言。
“大王子三年前與二王子內斗,遭二王子陷害,無奈只能假死,如今二王子得知大王子還活著,必將趕盡殺絕,大王子羽翼尚未豐滿,若是此時草率現身,只怕會更快引來殺身之禍。”,于長勝誠懇說道。
于長勝見秦夜沉默不語,似有懷疑狀,忙跪下,繼續道:“此前大王子不惜犧牲朔風營的弟兄們也要救下秦將軍夫婦二人,足以見大王子誠意!大王子和于某都相信秦將軍絕非背信棄義之人,所以才會選擇和秦將軍結盟!”
秦夜忙上前扶起于長勝,“于將軍快快請起。大王子于我有救命恩情,且蒙嶺與衛梁早已結盟,于公于私,我都會出手助蒙嶺的。眼下,我等應共同商討應敵之計!”
衛梁軍帳內,燭火搖曳。
秦夜指尖點著沙盤上的蒙嶺峽谷,沉聲道:“赫連梟此次傾巢而出,必是算準了赫連翊會現身救援蒙嶺舊部。”
于長勝捋須冷笑:“那便讓他‘如愿’——末將身形與大王子相似,可著其慣穿的玄甲,率小隊在峽谷南口佯裝突圍。”
“不夠。”秦夜目光銳利,“赫連梟生性多疑,除非見到朔風營的象征物,否則不會信。”
他從懷中取出一柄短刀——正是當日遇刺時,赫連翊救他們所用的刀。刀上刻著朔風營獨有的狼首紋。
“此物,可作餌。”
---
黎明時分,蒙嶺南口濃霧彌漫。
于長勝披玄甲,戴青銅面具,率士兵突然殺出。他故意在沖鋒時亮出那柄短刀。
“是赫連翊!”胡國斥候疾馳回報。
赫連梟果然中計,狂笑著調集主力圍剿:“活捉赫連翊者,賞萬金!”
而此刻,秦夜已率輕騎繞道陰平古道,直撲赫連梟駐守的鷹嘴崖大營。
---
當夜,衛梁軍營。
柳辭兒正為傷兵換藥,忽聽帳外騷動。親衛押來一名胡人裝束的老者:“夫人,這巫鬼在營外鬼祟徘徊,聲稱能解軍中疫病!”
老者抬頭,露出一雙渾濁卻精明的眼睛,用生硬的衛梁語道:“我乃蒙嶺部族巫醫,被赫連梟強征為軍醫……我有救人之術,愿換一命。”
柳辭兒敏銳地注意到——他手腕內側有一道狼圖騰疤痕,與朔風營腰牌和短刀上的圖騰一模一樣。
“你是赫連翊的人。”,柳辭兒壓低聲音。
巫醫瞳孔驟縮。
柳辭兒當即假意呵斥:“此人可疑,我需親自審問!”。屏退左右后,巫醫從懷中掏出一塊染血的布條,上面歪斜寫著:【大王子負傷中毒,求醫于蒙嶺古廟】。
——原來于長勝在調虎離山時,赫連翊暗中保護他,卻不曾想混亂之中赫連翊誤中一箭,箭上淬了胡國皇室秘毒“鎖魂散”,唯有蒙嶺巫醫知曉解法。
“你既知曉解毒之法,何以來求助于我?”柳辭兒攥緊布條。
巫醫苦笑:“我雖知曉解法,但解毒所需藥草,在蒙嶺境內已盡數被二王子赫連梟收走,眼下只有衛梁軍營內有剩余儲備的藥草。”
柳辭兒聞言,決定將計就計,以“采藥”為由出營,實則欲攜帶解毒所需的藥草,讓巫醫引路至古廟。
圖川當即阻攔,“少夫人不可!今夜外頭在打仗,萬一此中有詐,屬下擔心少夫人安危!況且,若是只需草藥,便把這草藥給這老翁即可。您若私自出營遭遇不測,屬下難和將軍交代。”
柳辭兒思量片刻后答道:“茲事體大,如今赫連翊有意與衛梁結盟,那他的安危便至關重要。若是單獨由這老者送藥前去,我擔心他路上遭遇不測,如此,若赫連翊身死,我等又如何與將軍交代?”
圖川聞言,一時竟不知如何反駁。柳辭兒繼續道:“我聽將軍說,圖副將在軍中武藝過人,在一眾將士中,將軍與圖副將感情最篤,將軍也十分看重圖副將的本領。若圖副將愿意隨我一道同去救下赫連翊,日后稟了將軍,必給圖副將記上一功。”
少夫人竟對自己寄予了如此厚望。圖川對上柳辭兒向自己投來的目光,腔內涌起一股熱血,“少夫人放心!屬下定拼死效命,護少夫人周全。”
柳辭兒含笑點點頭。為避免行蹤過于張揚,只巫醫,柳辭兒,圖川三人著夜行服前往古廟。
在古廟內,果然見到了負傷的赫連翊。但是一見到赫連翊,柳辭兒就覺得似乎在哪里見到過他。
是藍瞳!沒錯,是柳辭兒在平州城內遇到的“流民”藍瞳男子,也就是阿滿的救命恩人!
“竟是你?”,柳辭兒錯愕道。
赫連翊半靠在墻側,徐徐道:“沒想到吧,我們竟然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