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馬上就要到了,家家戶戶門前都掛葫蘆,但是你知道為什么端午節掛葫蘆嗎?這里還有一個傳說。
相傳在唐朝末年,因皇帝昏庸,再加上天災,造成百姓民不聊生,哀嚎遍野。
有一個叫王仙之的人,他率領一些窮苦大眾起來造反,當時有一個叫黃巢的人,他是一個販賣私鹽小販,聽說王仙之造反,毅然決然的投到了王仙之麾下,后來王仙之戰死,黃巢做了領袖。
那時候老百姓沒有活路,起來造反是他們唯一的出路,他們憤恨朝廷,恨所有用朝廷有關的人和事,當他們攻進皇城的時候,黃巢命令,所到之處片甲不留,不管大人小孩統統殺死。
在五月初五這天,黃巢率領他的手下,正對著東奔西逃百姓進行殺戮時,他忽然發現,在逃命的路上,有一位婦女,手里牽著一個小孩,背上還背著一個大一點的孩子。
黃巢感到很奇怪,于是他就把馬停在婦人面前,好奇的問道:
“這位婦人,你為什么背著大的孩子,卻讓這個小的孩子在地上走???不應該把小的孩子背上,讓這個大的自己走嗎?”
那位婦人看到一個騎著高頭大馬的將軍攔在自己面前,早已嚇得面如土灰,瑟瑟發抖。
“將……將……將軍饒命……”
她把大的放下,跪倒在地,連連磕頭。
“你先回答我!”
黃巢繼續追問。
“回……將……將軍,因為這個大一點的孩子是我在路上撿的,她的爹娘都被殺死了,這個小的是我生的,你要殺,就把我和這個小的殺了吧,請您不要殺這個大的,求求你了將軍?!?/p>
黃巢一聽,很受感動,于是他就說:“好吧,你走吧,我不殺你們了?!?/p>
但是那位女人跪在那里還是一個勁的給黃巢磕頭。
“還不快走,等我反悔嗎?!”
黃巢有些怒了,他想:“我都讓你走了,你怎么還不快走!是不是不相信我說的話?”
他抬起手中的虎頭喪門槍,用槍指著那位婦人。
“將軍請息怒,我知道你是好人,不能殺我們,但是將軍手下的士兵他們不能放過我們啊,他們看見我們,也會把我們殺死的,反正都得死,將軍現在就把我和這個小的殺了算了。”
婦人摟著兩個孩子嚎啕大哭。
黃巢聽完婦人的話,心想:“也對。”
“這樣吧,你回家找一個水瓢,把它放在你家門上,我告訴我的士兵,讓他們見到門上有水瓢的人家,就不要進去?!?/p>
婦人一聽,連連磕頭,背起那個大孩子,拉著小孩子飛快地回到家里,把水缸里的瓢拿出來,掛到門上,然后她又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她的左鄰右舍,后來所有人都知道了這件事,人人效仿,都在自家門上掛起了水瓢。
黃巢見家家門上掛著水瓢,他立刻明白了,于是下令,再也不許殺老百姓。
后來每年到了五月初五這天,家家都在門上掛一個瓢,后來把門上掛瓢換成了葫蘆,寓意消災除難,人們又在門口掛艾葉,桃樹枝,寓意辟邪祛毒!
這就是端午節掛葫蘆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