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廣闊天地里,本應是真理暢行、師生共進的美好景象。然而,當下一個令人憂心的現象悄然浮現:許多年輕老師紛紛訴苦,在復雜的大環境下,真話成了奢侈品,教育過程中的種種顧慮如層層枷鎖,束縛著教育的良性發展。
年輕教師們在教學一線,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面對家長,他們不敢輕易表達學生存在的真實問題,只能挑揀著好聽的說。因為一旦言辭稍有不當,就可能面臨被投訴的風險。這種小心翼翼的背后,是對職業穩定的擔憂,更是對教育本真的無奈背離。作業不敢布置,生怕家長投訴作業負擔過重,影響孩子休息和娛樂。教育孩子時更是瞻前顧后,每一句話都要反復掂量,害怕語言不到位,惹來不必要的麻煩。老教師們傳授的經驗,也更多傾向于委婉表達,甚至只獎勵不批評,仿佛批評成了教育的禁忌。
長此以往,教育將會陷入一種虛假的繁榮。學生聽不到真實的反饋,難以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無法在挫折中磨礪和成長。過度的保護和夸贊,只會讓他們在溫室中變得脆弱不堪,一旦步入社會,面對真實的競爭和挫折,可能會不堪一擊。而家長,因為無法獲取孩子的真實情況,也難以配合學校進行有效的教育引導,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脫節將越來越嚴重。
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而這一切的前提,是真誠與真實。老師不敢說真話,就如同醫生不敢告知病人真實病情,不僅無法真正解決問題,還會讓問題在暗處滋生、惡化。我們需要為教師營造一個寬松的環境,讓他們能夠放下顧慮,大膽地說真話,開展正常的教育教學活動。家長也應該以理性的態度看待老師的反饋,積極配合學校,共同助力孩子的成長。只有這樣,教育才能回歸本真,孩子們才能在真實的教育中茁壯成長,擁有真正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