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選定衛(wèi)尉少卿楊思儉之女為太子妃。李下玉記得歷史上這位楊氏因被賀蘭敏之奸污,并沒能封妃。這個瘋子,只要能讓天后難堪,他什么事都做的出。
順順有意提醒,可以姊弟二人現(xiàn)在的關(guān)系,太子未必肯信。只能通過庫狄夫人提醒楊夫人,“周國公因是天后至親而風頭無二,可此人品性有瑕,楊家當避而遠之。”
楊家雖疑惑,天后看起來挺重視這外甥的,年紀輕輕,就襲封周國公,拜太子賓客、檢校秘書監(jiān)。與他結(jié)交,將來女兒嫁入東宮也能與天后保持良好關(guān)系。可庫狄夫人也頗得天后、公主信重,她這么說定有些緣故。
賀蘭敏之幾次要‘拜訪’楊家,都被推脫拒絕。太子與楊氏的婚禮也得以順利進行。
可,我為你婚姻保駕護航,你背著我把我嫁出去,不合適吧?“長姊,你都三十了!”太子面對長姊的質(zhì)問,不耐煩的懟到。
“妾才二十五,二十五!”什么三十?老娘年輕著呢。
“太子殿下要真的把我當姊妹,難道不應該問問妾的意思嗎?而不是不聞不問,就直接上書天皇擇婿婚配。”
互相賭氣離開,李下玉忙求見天后,希望能勸天皇駁回奏疏。“你也別哭了。圣人為你定了申國公高士廉曾孫,高政。其實,前兩年圣人就想定下。你遲遲不婚,京中風言風語不少。只是吾見你不喜,也擔心你出降后內(nèi)廷無位高者經(jīng)領,圣人亦無力操持你的婚儀,便又拖了幾年。今太子上書,也不能總駁太子顏面。太子已大婚,太子妃楊氏是個老實人,從不搬弄是非,做事也仔細,內(nèi)廷交給她也不錯。”
公主出嫁就意味著收回她所有在室時的權(quán)利,從此只能相夫教子,就像無數(shù)普通婦人一般。太子此舉也是斷天后一翼,可天后都不幫她,李下玉也只能接受圣人的安排。
“比起你的婚事,更應該擔心的是另一封奏疏。太子奏請,將悲田坊改設濟民寺,脫離內(nèi)廷,與九寺五監(jiān)并立。”若只是內(nèi)侍省、殿中省常規(guī)部門,太子無所謂,內(nèi)廷中唯一讓太子公主爭執(zhí)不下的,就是悲田坊。悲田坊是天后的群眾基礎,要是改為外朝機構(gòu),再控制,就難了。
“耶耶,兒不愿嫁人,只想留在宮中,侍奉父母萬年。”順順眼眸醞釀出兩團水霧,化作淚珠,從略顯憔悴的臉上滑落。
“你當真不愿?”順順小雞啄米般連連點頭。
“唉,此是朕之過失。”天皇扶額,一副追悔莫及的樣子。
啊?順順丈二摸不著頭腦,試探的問道,“圣人何意?”
圣人又嘆了口氣,“這些話朕不便說,回頭問你母親去。”天皇正色道,“高家,是長孫皇后舅族。申國公從龍征戰(zhàn),立我大唐基業(yè)。你出尚高家,敬侍舅姑,彰朕對開國忠臣追懷之意,才是最大的孝心。”
“是。兒愿為阿耶分憂。”順順委屈萬分的順從了天皇的安排。話畢,音量猛的提高,透露出決絕,“可兒有一事,求圣人準臣所請!請圣人駁回太子殿下所奏,悲田坊改設濟民寺一事。”
“之前,太子殿下欲將孤女婚配流民,雖是好意,亦可見太子不解坊內(nèi)實情。太子如此,外臣亦如此。交給外臣,兒實在不放心。此外,悲田坊主要職責有二,一為救助貧民,二為收養(yǎng)孤兒。貧民中多老弱婦孺。孤兒中多為女嬰。比起朝堂外臣,女醫(yī)、宮教博士、女官等更適合長期照顧她們。悲田坊是兒十年心血,斷不能毀于一旦,請圣人明鑒!”
“準。”賜婚一事,公主本就受了委屈,她的要求,只要不過分,天皇都會同意,何況公主所言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