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經36歲了,人生已經過了三分之一了,青春是沒有的了,中年才開始吧,中年似乎沒有什么課題了,沒有人催我干什么,其實20歲的時候也沒有人催過我什么,但是我和結婚狂一樣恨嫁,23歲就生下了一胎,在那個沒有開放二胎的年代,我硬是生下了二胎,從沒有人勸過我生二胎,甚至我還懷了三胎,被家人硬拖著打了。我也不能明白我怎么是這樣的無知無識。早年我真的沒什么知識,雖然讀到了大專,其實正真沒看過幾本書,生了二胎我開始要覺得得學點什么,于是開始聽曾仕強的課,聽一點百家講堂,陪孩子聽很多凱叔講故事,算是隨著孩子開始慢慢開始了學習之路吧。那這時候是被動的學習,全靠講師的授課,這兩年變得主動了,全是紙質書的閱讀,不在依賴電子了。越看書越覺得收獲之空前,憤恨自己看的實在太晚了。
但是和那些小時候就閱讀的人比起來我簡直菜到家了,他們的文筆也行云流水,而我的文章卻混亂而蹩腳,但是我也有傾訴的欲望,我想寫,寫我的生命寫我的心。
未來也沒有人催我了,至于我是上進還是要躺平根本沒有人說一句了。余生也沒有什么課題了,只是教育兩個孩子,讓他們順利幸福。
未來是朦朧模糊的,但我不想未來的自己憎惡自己的愚鈍,而是滿滿的感激自己點滴的積累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