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是有許多靈光乍現的瞬間,不知道算不算創(chuàng)作靈感。
她們出現在工作時、吃飯時、睡覺時,或是發(fā)呆時。
仿佛是經典的至理名言,又像是一時興起心血來潮的文思泉涌。
我必須要快速的記下,否則就會像退潮的洪水,只留下曾經來過的痕跡,卻一個字也不見。
現在回想,迄今為止碼字的高光時刻,似乎停留在了高考作文。
當年被廣泛“傳頌”的,竟然是一篇科幻文,題目叫《選擇》。
那時候電子版還不那么發(fā)達,卷子中寫作文的那一頁因為從一個班旅行到另一個班,最后回到主任手中時居然微微泛起了毛邊。
這樣的盛況在信息傳遞如此迅速的年代,應該不可能復現了。
好的文章大可以Ctrl+C,Ctrl+V就完成了全校、全國甚至全宇宙的傳播。
在我看來,雖然大肆宣揚的難度降低了,但是儀式感也隨著消散了,只有曇花一現的熱鬧。
曾經寫過許多文字,淹沒在Blog的退出歷史舞臺。
在開啟這一故事之前,我又盤了早期的文字,甚至不惜絞盡腦汁回憶起博客的密碼。
在看到十幾二十年前的文字時,我還是大為震撼。
她們或憂傷或豪放或無厘頭,無時無處不體現著一個AB型天蝎女子的糾結。
有些故事憂傷的連作者本人的我都無法直視。
但我還是感恩,偶爾拾得,感恩彼時彼刻噴涌而出的文字。
所以,我依然應該把它們記錄下來,不管是靈感,還是碎碎念。
再撿起落滿灰的筆,鑄一把破碎的劍。
從故鄉(xiāng)走到帝都,我用了18年。走出帝都,不知還需要幾個18年。
依然記得第一次走出北京火車站,坐上搖搖晃晃的迎接新生的班車。校方刻意選擇穿過長安街,第一次見到了只出現在電視節(jié)目中的天安門。
那么神圣,卻不如想象的高大。那么莊嚴,根本不需要高度的襯托。
曾以為這一段記憶應該是最美好的,卻在夢回時泛起無名心酸。
經歷的浮浮沉沉,在一次重創(chuàng)后喪失了一段記憶。
已經記不起,到底丟失的是哪些往事。
唐朝詩人賈島《劍客》詩云: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我用20年煉這把破碎的劍,今日示于君。
人生有多少個20年呢?
在同意見面之前,這句話在我腦海中盤旋了好久。
大概從知道你在BJ任教消息的兩個月前。
也正是這一句說服了我。
那天,我覺得特別冷。
聽到很多以前的事情,也想起了很多以前的事情。
可是你也一樣不相信我丟失了一段記憶。
是呀!誰會相信呢?
依稀又看到當年那個前沒有路,后沒有背的女孩。
在熙熙攘攘繁華的帝都無依無靠,忍受著女人的謾罵和男人的無動于衷以及身邊人的指指點點。
我一直拿你不知道寬慰了自己二十年。
可你什么都知道,還在20年后說的頭頭是道。
我該如何應對,
在那一刻,我后悔了。
我不應該后悔20年前的沖動,
也不應該后悔20年后的見面,
那我后悔的是什么呢?
我一直在反省。
后悔在愈合的傷疤上又捅了一劍?
后悔把安穩(wěn)的生活攪的一團糟?
后悔一邊敘舊一邊把自己灌倒?
后悔在蕭瑟的秋風中再次丟失自我?
我不知道。
所以我決定把這個長長而又短短的故事捋一捋。
諸君看看,
以便評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