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指縫間滑過的時光如夢一般飛逝。
轉眼間,黎辭緣已經十六歲了,前段時間,宮里的圣旨也發了下去,定好了選秀的時間。
在三月十日,鶯飛草長里,黎辭緣就要進入皇城了;二月中旬,黎家就開始了選秀前的準備。
黎家深受皇恩,黎渠猜測自己女兒進宮時的位份不會低于常在,而常在之上就可以帶一位醫女,四位侍女;一宮之主就是嬪位及以上了,這個時候就可以有六位侍女,兩位醫女,升位隨禮補上差位。
宮廷位份,皇后之下就是正一品:貴妃、淑妃、賢妃、德妃四妃;從一品的夫人;正二品的妃。
從二品:昭儀、昭媛、昭容、淑儀、淑媛、淑容、修儀、修媛、修容;正三品:貴嬪;從三品:婕妤。
正四品:容華;從四品:婉儀、芳儀、芬儀、德儀、順儀;正五品:嬪;從五品:小儀、小媛、良媛、良娣。
正六品:貴人;從六品:才人、美人;正七品:常在、娘子;從七品:選侍;正八品:采女;從八品:更衣
黎渠想著,她的女兒最好的位分就是貴人了,吩咐好府里下人們人排好隊;讓自家女兒選出四個侍女,選好四位侍女之后,他想起來自己女兒的好友,一位致力于醫術的小女孩。
家室不高,不在選秀行列,亦是鄰居,絕對是貼身醫女的最好人選。
他在書桌上修書一份,打算次日拜訪鄰居,也不知道自己的鄰居愿不愿意把長女送入宮廷還是以宮妃醫女身份的,黎渠有些不好意思。
次日清晨,陽光明媚,黎渠敲開了領居家的們;“師啟兄可在?”黎渠低沉大氣的聲音有些心虛的響起。
院子里,道路兩旁花朵兒處處,聽著自家鄰居的聲音,師啟腹黑的笑了,他要的終于來了。
師啟從認識黎渠開始便深刻的認識到了黎渠的學問知識,這就是個學神級的存在;民生啊,商業啊什么的都滿精通的,認真的相處了五年后就開始了對黎渠投資,正好自己女兒六歲了,剛好可以進行醫學啟蒙。
本來對自己女兒學醫,然后成為醫女蠻愧疚的,結果一問自己女兒更想當醫女,想成為醫學史上的一員干將;所以一開始就是很認真的學習醫學知識,自家孩子學習了十年了,不說是學神級人物吧,也是學霸級的存在了,因為從小學的認真,也把自己所知所學的醫學知識全部都學會了,順便把醫術更上了一層樓!
而現在的他終于可以把女兒送入宮廷了,后宮爭斗那么可怕,毒藥呀,秘藥啊,什么的可多了!正好練練手。
一個從未見過后宮爭斗,道聽途說,就開始認為后宮是龍潭虎穴的人。
“我在啊,我的老鄰居,是要跟我商量醫女的事嗎?或許你一開始沒有猜出來,但現在,你應該知道,我就是在投資你。”
“所以我跟你說啊,那就不是事兒,想來,你應該猜出來了才對,我女兒的事。”黎渠無語的望著這個老鄰居“你女兒愿意?”
師啟,默了默,異常嚴肅地道“是的,你明白的我們師家最喜歡醫術了。
能讓醫術更加純熟和深入就需要一個有氛圍的環境,沒有什么比皇宮更好了,畢竟貼身醫女有拜師太醫的機會,我女兒醫術在我之上,而她又跟你女兒認識。
她的機會比我好多了,我的醫術就算在精進一些也得用很長的時間,那個時候,鬼知道我多大歲數了。”
“如此,那便好!我回去跟小女說說,至于嗎?你們師家對醫術那么癡~”黎渠不解的很。
(黎兄啊,你不懂,我師家可是傳承上古神農氏一族啊!那是必須要有傲骨的,什么是我們一族的傲骨,沒有什么比醫術更好了,難道種地嗎?!成為諸子百家農家的一員?)
師啟抽了抽嘴角,然后把其余族人的所作所為忘掉,自己族人太可怕了,明明炎帝是以醫術出名的,可自家族人居然有那么一部分認為炎帝之所以叫做神農就是因為種地……
忘掉族人的事后,就跑去給自己女兒傳達好消息了。
這樣的投資在所有的秀女的身邊發生著。
諸子百家,除了醫家,都開始了一輪投資明主的進程。
皇宮內,得到自己暗衛探知到的信息后,有點茫然的皇帝!
「不是,醫家投資妃嬪就算了,你們這群其他的諸子百家在干什么?
雖然,我確實是想搞一次科舉的,但是你們要不要別那么消息靈通啊?
總感覺朝里有奸細,他想了又想,想到自家清貴的翰林們的狀態,還有武將們……
不是吧,你們這群人該不會已經在朝堂了吧?
我的父皇啊,你怎么就沒告訴我一聲呢?
想到當初自家父皇神秘的笑容……
皇帝嘆氣,真的好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