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媳婦熬成婆。
女人根子是多年女兒熬成娘。
據她說,十歲那年,她進過一次學堂門,教室里坐了半天,就被外婆驅趕回來。雖然當時的老師還特意追到家里來做外公外婆的工作,但是外婆以家里沒有帶孩子為由拒絕了老師。
也因為此,熬成娘的女人失去了覺醒的機會,自然而然成為了第二個她娘。
于是,巴娃還是需要每年寒暑假被安排到各處親戚家去過,就像當年根子需要每年被送回江北過一陣子一樣。
住過了外婆家,接著住鎮街道上的胖大姑家。
相比外婆家的偏遠與僻靜,巴娃更喜歡一點大姑家在鎮里的熱鬧。比起大三歲的小姨,巴娃也更愿意與大三歲的小表姐玩。小表姐長得很漂亮,圓圓的臉,唇紅齒白,性格活潑,愛說愛笑。常常領著巴娃溜到街上閑逛,高高的樓,寬寬的路,來來往往的車,有紅十字的醫院,有插著紅旗的學校,還有各色各樣的商店,有賣噴香的醬肉的,有賣鮮艷的花衣裳的,還有賣各種新奇小玩意兒的地攤……所有一切,沒人給買,但是巴娃看著也覺著新奇,目不暇接,流連忘返。有時候,小表姐心血來潮,會化妝給巴娃看,她把一管鮮艷的口紅輕輕一轉,噴香的軟糕一般的口紅伸出頭來,輕輕往嘴上一抹,嘴唇立馬變得紅艷艷的了,小表姐再咧嘴一笑,就太好看了,巴娃能看得出了神。有時候,小表姐要給巴娃也抹一個大紅唇,但巴娃從來不讓。她心底里覺得自己不配,自己抹上是不應該的,如果媽媽知道了會被罵死,潛意識里巴娃覺得不正經,但小表姐是可愛的。
因為鎮街道是鄉下人采購的唯一地點,所以偶爾在大姑家閑住的時候,爸爸借著趕集的機會過來一趟,看看她大姐。然后丟下一兩節沒有賣掉的耦節或是芹菜捆,留給她姐做菜吃。大姑教育三個孩子非常有禮有節有方,因此每次從大姑家回去,巴娃就免不了被爸爸比較:你在你大姑家跟小表姐住,你看見了她的床了不?白天被子疊得方方正正,你不能向她學習學習么?巴娃傻啊,還一個勁兒地點頭又搖頭:小表姐還會疊三角形的被子呢?爸爸哭笑不得:那你學會了不?沒學會。巴娃搖頭。這是爸爸脾氣好的時候。有時候看見巴娃睡覺起來亂糟糟的被窩,會直接上脾氣:你這狗窩能不能把被子牽一牽。
巴娃聽到爸爸的話,回頭看了一眼爺爺,不說話。爸爸只得作罷。然后嘆了一口氣:養好女,要好娘。你媽那被子也是狗窩。說完,憨憨的爸爸自己又開始樂了。
去大姑家住還有一個不好的地方。大姑會過日子,向來節儉,她家三個小孩,條件又較巴娃家要好。所以,每每回來,都會塞幾件小表姐不穿了的舊衣物。巴娃興高采烈抱回家,雖是舊的,可是式樣新穎。巴娃心想要是穿在同學中間,還是美的。可是,阻礙往往產生于巴娃媽那兒。
“要給就給新的,憑什么別人不要的舊衣服給我家小孩穿,”她義憤填膺地嚷嚷,“我們家孩子不撿別人剩下的,哼!”
這時候,巴娃爸就會接話,“都是小孩子的衣服,有什么不能穿的?!”
“就不穿,你姐奸得要命。”媽媽心里的火氣總是比想象得要大。
于是多少次,巴娃就抱著一堆衣服尷尬地站在房門口,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看著衣服,穿也不是,不穿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