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這里,巴娃不得不憶起大家的新老班——老夏。
大大的臉,小小的眼,矮矮的鼻梁,厚厚的唇,構成了老夏經典的物理老師形象。那個年代,他是唯一能克服種種困難把物理實驗帶到大家面前的老師。
這對于巴娃那個不太靈光的腦子來講,那些電路圖、那些看不見的磁力現象、那些上下飄浮的浮木塊等等,都在老夏的演繹下變得好懂好理解。就在那時候巴娃對物理形成了濃厚的興趣,雖然有從小的魔咒——巴娃巴,不聰明。而且在后來的學習中證實,確實學不好數學。當“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認識深入人心,對于物理的恐懼在巴娃心里可見一斑——擔心物理跟數學一樣,是難學的。
老夏的可愛,還在于他是一個書法愛好者。
物理課上完,他會跟大家講書法的藝術。并且鼓勵同學們買毛筆、買宣紙,要教大家練字。誰能想到一個物理老師還把書法帶進了孩子們的世界。
巴娃買的第一根毛筆就在夏老師的課上,3塊8毛錢,夏老師拿在手里試了試,說了句:這就很好,可以用!然后轉身跟同學們講巴娃這根筆就很適合大家用,也不太貴。那一刻,巴娃是很感謝爸爸的,他的支持讓自己被老師看見!從那一堂書法課開始,巴娃就很認真地練字。直到臨摹“深”字時,第七筆的點,在書法體中變化成“豎彎”,摹得很像。還得到了老夏的表揚,這讓巴娃生生記了一輩子。
“巴”字在巴娃的老家是傻啦吧唧,有一股子憨勁的意思。所以,在村里小名喚作“大巴”“小巴”,姓氏后帶個“巴”字的人不在少數。能被幸運選用,巴娃身上的“不聰明勁”應該是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吧!
糊里糊涂地長著,巴頭巴腦地學著。很快巴娃也長成了一個大姑娘,來到九年義務教育的最后一年,巴娃回身看,才發現從小一起長大的女孩兒們,已經陸陸續續全部回家了。有的在家里幫干活,有的去了沿海打工。春節回來,已經大包小包、給錢給物在孝敬父母了。個別長得漂亮,機靈的女孩兒已經幫著家里蓋了大樓房了。
母親眼紅別人越來越好的日子,也氣憤著自家這個女兒不僅不能幫著掙錢,還每個月到底要從家里花錢。文盲的她在期待女兒輟學這件事情上是非常急切的。
早在小學畢業,媽媽就說女孩能認識幾個字就可以了。面對從小學幾十塊漲到初中要幾百塊的學費,媽媽是非常不愿意去支付這部分她省吃儉用才能省出來的錢。她希望巴娃能回來幫忙干農活,長兩年出去打工,那帶回來的就是純純的票子了。
可是,九年義務教育的聲音緩緩地徐徐地還是傳到了偏遠的山村。媽媽不知聽到誰說,九年義務教育不給孩子讀完,是違法的,要罰款的。于是,在這種言論之下,巴娃走進了初中。雖然半道上,很多同齡女孩都因為讀不進去回家了。可是,巴娃的“巴”勁救了她,她看不見別人的退學,也看不見媽媽的眼紅,更看不見父母在供自己上學這件事上的艱難,但她也不知道比吃、比穿,既然是上學,眼睛里就只有上學這件事。巴娃非常熱愛學習,也非常認真。
媽媽的忍耐在初三這一年達到了頂峰。
每天回家,媽媽都會告知巴娃關于不上學的好處。小紅穿得那么好看,小玉已經幫著家里蓋大樓房了,小蘋干得活計很漂亮得到所有人的表揚了……終于,巴娃的心里隱隱地埋進了一些叫苦澀的味道。她睜開了卑微的眼睛,小紅有弟,小玉有哥,小蘋也有哥,無論在家里做姐姐,還是做妹妹,只要有男孩,她們就必須用一些其他的理由離開學校,當妹妹的都尚且需要提前犧牲,何況她這個姐姐,哪里是不上學有那么多的好處,既是好處,怎么統一不留給家里兒子?!
當巴娃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她就被痛苦徹底包裹了。看著平時認真聽講的巴娃空洞的眼神,畢業班的數學老師四火老師找到了巴娃。
因為名字里有一個“燚”字,加上她的性格非常急躁,脾氣火爆,大家都叫四火老師。四火老師雖然個子矮小,走起路來卻步步帶風,說起話來,響如破竹,非常有力量。
巴娃記得第一次她走上講臺,默不作聲地看著大家好幾分鐘,大家還覺得這是一個小女老師,一定很溫柔,同時也被確定為好欺負。當她沉著半晌,然后轉過聲,在黑板上筆法有力地寫下她的名字的時候,我們所有人都在心里暗暗感嘆:這筆字,牛了!當她最后一捺寫完,粉筆頭一扔,所有人都覺得很酷。一張嘴,更是聲音響亮,氣勢恢宏。從此,這一班大大小小的蝦兵河蚌就在她的淫威之下,老老實實地學數學。
四火老師最牛的地方是,即便是到了初三畢業班,她也沒有放棄任何一個孩子的打算,就算前兩年一直睡過來的同學,她也一把抓,上課讓他們回答問題,請他們上黑板計算,說得不好,寫得不對,便開口就罵,無論男生女生,沒有顧忌,一視同仁,主打一個學習是學生的天職,誰沒履行自己的職責誰“犯法”的宗旨,短短一年時間,硬是把全班數學成績往上拱了好幾個百分點,及格率百分百。
說她是一個女包公吧,但她也有徇私舞弊的時候。有一次打球比賽,她高興地到班級跟大家講:我是評委之一,到時候一定給你們打最高分。同學們就質疑,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再說平均分的,你打得太高會被去掉!結果四火老師眉頭一皺,后又笑著說:笨蛋!那我不打最高分,也要去掉一個次高,我打的分被去掉,次高就能參算平均分了,不好嘛!大家恍然大悟,一個勁兒地夸老師厲害。于是,那一次,男生們打球特別賣力,女生加油特別用心,每個人心里都有底——因為上面坐著的一排評委里有一個臥底。取得了比賽的勝利,雖然有老師的“作弊”,但是大家的快樂依然無與倫比。很多年后,誰知道老師有沒有打最高分,但是就那小小一個承諾,給了孩子們多大的信心啊!從此四火老師就是大家心中的神,她的數學課誰會不認真上。
很多年以后,才知道當年那么優秀的四火老師,只是一個臨時代課的民辦老師,就是這個“臨時”的時間有點長,長達二十多年。
那一天,當巴娃看著四火老師天生而來的兇相臉,作為班里不那么聰明的女學生,她是局促的,為自己沒有認真聽課感到緊張。這時,只聽到四火老師一改課堂上風風火火的大嗓門,溫柔地問:“是家里發生什么事了嗎?上課怎么老走神?”
巴娃不敢說出心里那些混沌的痛苦。她低著頭!
四火老師見巴娃不吱聲,略微彎腰,伸過臉來看著巴娃,仿佛要從她的臉上看出問題的端倪。
巴娃的沉默終于激火了本就火爆的脾氣。
“干什么呢?一副死樣子,想學就學,不想學就滾回家去!”四火開口罵到。
一句“滾回家去”,徹底戳痛了巴娃的傷疤,她媽不就是想讓她滾回家去嗎!巴娃嗚嗚地哭起來。
四火老師見狀,伸出手搭在巴娃的肩膀,安慰道:“有什么事,跟老師講,看我能不能幫幫你!”
巴娃終于在老師的開導下,說出了心里的痛苦和矛盾。面對媽媽的要求,以及家庭經濟的情況,巴娃并不知道能不能把上學這件事堅持下去,但是自己又特別想繼續上學。所以現在苦惱還要不要努力沖刺中考,也想不明白努力的意義。
當巴娃把自己顛來倒去的想法跟四火講完之后,四火直接問道:你是不是特別想上學?巴娃緩緩地點頭。
四火再說:你只要穩定成績,上高中應該不成問題。巴娃有點急了:考上了,媽媽也不給上。
四火也急了:那就據理力爭!你先考到成績再說!
巴娃抬起頭看向老師,那是巴娃第一次聽到“據理力爭”這個詞語。這四個字是那么有力量,像一道光一樣直擊巴娃的胸膛,她仿佛被老師擲地有聲的話語敲醒。對啊,先考到再說,再去據理力爭,雖然是小孩,但也不小了,應該為自己的目標爭取一點什么。即便有可能背上不孝的罵名,但是他們的決定就一定是最好最正確的嗎?在這個鄉村的祖祖輩輩每個人都在尋求出路,但是求學又何嘗不是一條路呢?
他們只愿投資男孩,可是男孩沒有好的女性教育,所以也沒有男孩能真正有出息。這是巴娃心中第一次升騰起的叛逆之心,要做這片土地上不一樣的女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