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娃是一個認真的女孩,認真上聆聽每一堂課,認真做好每一份作業,認真與每一個相遇的老師同學認真地相處,也認真而努力地學好每一門課程。
英語除外。
進了高中,即便付出了萬分的努力,也學不出興趣,學不出成績。
記憶猶新,第一位英語老師是一位個兒不高的女性,眼睛睜不開,一幅與她的臉不相適宜的眼鏡掛在鼻梁上,她總是把頭抬得很高地看著大家,一邊講一邊在教室里轉悠,一邊轉悠一邊晃蕩。隨著不學的學生越來越多,她常常被氣得說不出話來,只得把老公帶著身邊,老公站在教室后面,哪個調皮搗蛋的同學站起來回答問題出言不遜,那位個子也不高的干瘦小老公,就立馬跳到英語老師面前,指著同學的鼻子開罵。罵了什么,巴娃可是不愿意聽進心里,只是覺得有些不適宜的東西在教室里蕩漾開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同學們越來越不尊重英語老師了,不好好上課的同學也越來越多,到最后英語課堂越來越難以為繼。最后,以換掉英語老師才作罷。
“一個跛子,還想教我們,哼!”一位同學嘟囔到。
直到這時,巴娃才得知原來英語老師是一位殘疾人,難怪她走路總晃蕩,難怪她在教室的過道里行走總是扶一下扶一下同學們的桌椅,難怪她永遠穿著裙子……想到同學們一堂一堂課地欺負她,巴娃的心里竟生起一股愧疚之情,覺得大家之樣做真的不太好。但是,自己也沒有做什么,沒有阻止大家,也沒有用更好的學習成績進行回報,終于叫老師教不下去了。
若干年后,巴娃尋思著,那是一對多么可愛可敬的夫妻啊——妻子震不住課堂,老公會常常陪同,常常幫助——雖然不符合常理,但是卻是值得珍視的行為。
后來,同學們的英語老師換成了她的老公,那位先生卻對這個班的同學再也產生不了任何感情,只是呆滯地上課、改作業、考試,對學生再沒有任何的互動和影響,仿佛就是一臺上英語的機器。
學校恐也看不下去,只是一個學期。到了高二,我們換了一個新的英語老師Miss趙。
這是一個皮膚黝黑,身材高挑,眼波流動,顧盼生輝,愛說愛笑的女老師,她來教大家,只是第一堂課結束,就徹底俘獲了所有人的心。趙老師的課堂簡直就是同學們的樂園。第一天,只要上英語課,大家就快活極了,同學們從趙的課堂聽說了很多事情,知道了很多東西,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一堂一堂的課,趙老師就這樣把孩子們吸引得一句閑話都不說,都張著嘴聽著她講。
巴娃永遠記得那個夏日我傍晚,同學們照例吃好飯來到教室。這一天是英語晚自習。悠悠然,趙老師扭動著自己曼妙的身材來到教室,她畫著淡淡的妝,皮膚上看不太出來。但是描了眉毛,畫了口紅。一頭烏黑的長發干凈利落地扎著腦后。只見她走上講臺,笑意盈盈地靠住,把書卷起來,一只手拿著,另一手伸著這只胳膊之下,交抱著開始給大家講課。英語未出,先問大家吃了沒?巴娃只見有的同學搖頭,有的同學點頭。大部分都是吃了飯來上晚自習的。趙好像對大家的回應并不在意,立馬說道:
“同學們,我跟你們講,你們呀,不要去吃飯,吃飽脹肚子,可以先喝一點奶,”說著眼睛滴溜溜地朝教室轉一圈,繼續說,“常溫奶特別好,喝一杯又有營養,又不餓,又不撐肚子。而且,特別香!喝的時候放點糖,再熱一下,那就香氣撲鼻了!特別好,我來上晚自習,剛就喝了一杯奶過來的……”
于是,一堂關于牛奶的萬般好處的科普課拉開序幕,從牛奶好,到每天給她家孩子喝一杯,到喝牛奶長個子,再到中國學生牛奶的普及,等等。不一而足,除了英語,什么都講到了。直到下課鈴聲響起。
巴娃熱切地聽著趙忽悠了一堂課,聽的時候心滿意足,好像自己知道了世界上還有牛奶這樣的食物,喝完不用吃飯也不會餓,還有營養,又香又甜,這該是怎樣好的東西啊?!巴娃因為吃過晚飯了,只是神往,那些沒吃飯的同學已經不停地在咽口水了,眼睛更加深深地盯著老師,仿佛多看幾眼就能從老師嘴里吐出奶來一樣。
只是很多時候,一到下課,巴娃就覺得一股空落落的感覺直往胸口里鉆。巴娃深知自己是怎么來上高中的,巴娃更加清楚這個有一天沒一天的學多么來之不易,以及岌岌可危。別說牛奶,見都沒見過,何況談喝。連學都沒得上,連飯都吃不飽的孩子們,哪有條件去喝什么常溫奶。饑餓與艱苦尚且能忍,最難過的是,那種面對不懂的英語書,不會做的英語題,不得不面對的英語考試,以及不久之后,即將到來的高三或者是必須面對的輟學,巴娃產生了深深的悵惘之感。
常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巴娃思量,英語這樣學下去真的能學好嗎?趙老師為什么不給大家講英語課?是因為我們班氣走了兩位老師嗎?巴娃不得原因。于混混沌沌中入睡,新的一天又是重復的生活。漸漸地,巴娃不愿再抬起眼看正在講臺上“擺貨”的英語老師,只是用耳朵聽,但還是能聽得清清楚楚。
知道的再多,于學業的精進終究無益!
最珍貴的時光如流星滑過。巴娃經歷了退讓之波,終于有幸進入了高中的第三年,為夢想一搏的日子。
高二下,巴娃知道弟弟即將中考,雖心有戚戚焉,但依然真誠而堅定地寫下了一封信寄給了在鄉鎮讀初中的弟弟:弟弟,姐姐知道你馬上要中考了,最后兩個月請一定認真學習,不要擔心家里供不起,只要你考上高中,姐姐一定下來,出去打工也能供你,你要加油。姐姐。
巴娃不知道,信寄到的時候,弟弟已經輟學回家,他覺得讀書太難,不想讀書了,想跟著其他小伙伴一起學徒弟,然后出去打工賺錢。爸爸收到了那封信,看完應是百感愁腸,心生難過,連弟弟輟學的事也沒有打電話告訴巴娃,只教女兒安心在縣城讀書就好。這些是五十放假回家,巴娃才得知的。聽到這些,巴娃心里無喜無悲,想上學而不得是痛苦的,下定了輟學的決心支持家里男丁而男丁不爭氣也是痛苦的,最后到底自己擁有了讀書的機會這件事又是有一點點高興的,還伴隨著一些遺憾和感傷——這兩年自己背負太多的心里壓力了,也在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因此退縮過,好后悔!
機會都是給有準備的人。
巴娃猶記得中考前夕,求爸爸說服媽媽讓自己上高中的情景。巴娃說:讓我上高中吧,一年也好,兩年也好,只要弟弟上了高中,我一定回家,決不會讓父母無能為力。誰能知道,只這一個決定自己竟真的有機會決戰高考。
高三的時候,大家遇到了兩年以來第四位英語老師。
她皮膚白皙,瘦骨嶙峋,兩頰塌陷,眼大而突,一頭短硬的頭發硬硬地豎立著,看起來兇狠而冷漠。同學們只是看一眼便全部噤了聲,老老實實地開始上英語課,認真地聽,認真地背,認真地完成作業。但是,看起來,大家的基礎實在是太薄弱了,本來鄉鎮初中的英語底子就不好,進了高中兩年也沒有得到好好地學習和熏陶,很多學生英語成績不進反退。但是這位“骷髏”老師卻從不曾在同學們面前表現出不滿,也從來沒有說過一句讓大家感到泄氣的話,她只是一直在講,一直在教,語法選擇、閱讀理解、完形填空、習作,一個專題一個專題地來,一項一項地過,一個語法一個語法地重新去復習……巴娃深切地感受到老師的義無反顧。
一次自習課上,巴娃正在絞盡腦汁地完成英語練習,不曾想英語老師在后方靜靜地看了很久。突然,一雙骨節突出的細長而白的手指指向了巴娃的練習冊,她隨著手的方向伏下身來,帶著巴娃一句一句地過那篇閱讀理解,雖然有很多不認識的單詞,雖然有很多不懂的語法,但在老師的引導下,一點一點,巴娃的眼前仿佛開了一扇窗,窗里鳥語花香。巴娃終于看明白了這一篇英文講了什么,巴娃第一次覺得英語閱讀理解也不是很難,它只是很多個自己學過的東西的結合。當老師講解完,老師示意巴娃開始答題,同時,微微直起腰,只把一只手臂撐在桌子的一角。五首選擇題巴娃選好一題就等著老師回應,老師冷靜的臉龐上只有微微地頷首,動作小的不能再小。當巴娃完成五道題之后,老師一縮胳膊,轉身就離開了桌椅。巴娃一側臉,看到了老師頗感滿意的背影,心里也升騰起一股小小的成就感,更有一股強大的決心。
在后來的學習中,巴娃再沒有辜負過一堂課,一個知識點,一次作業,遇到不懂的就跑去問老師,巴娃已經通過她冷酷而不茍言笑的外表看到了她認真負責細膩的心靈,所以并不怕她。
通過高三一年的英語學習,巴娃找到了拼搏的節奏,開始在每一門科上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