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車馬很慢,那時人情很厚,那時一封信值得半年的回音。
在這樣一來一往的書信中,巴娃跟自己的中士哥哥建立起親密的聯(lián)系,巴娃能毫無顧忌地跟他分享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過往與心思。中士也是一樣,雖然軍旅生活有些枯燥,他好像甘之如飴。或者說,巴娃的信就是中士生活的一抹風景,而于貧困的物質(zhì)生活里,巴娃正享受著被關(guān)懷的甜蜜,于艱辛的求學時光里,巴娃有了努力的理由和堅持的動力。
巴娃講述了自己從小的經(jīng)歷,告訴給哥哥自己小時候在田里干活的情景,以及媽媽爸爸那些重男輕女的點點滴滴。巴娃不介意他會不會嘲笑自己,會不會覺得自己竟然說自己父母的不是,巴娃只是單純地想說想傾訴。女孩子那豐盈得像泉眼的心呀,總會冒出許許多多莫名的心事,仿佛終于找到了出口,越是流淌出來,心池越清澈動人。隨著年齡增長,巴娃出落得更加美好。
即便是再怎么閉塞的小縣城中學,無論多么忙碌的學習生活,哪怕營養(yǎng)并不健全的身體,受自然的召喚,孩子們生命的力量,青春的荷爾蒙也躍躍欲試,仿佛隨時能破殼而出的雞崽子,要在太陽底下高低嘰叫一回。情書像雪花片一樣飛往巴娃的書桌,各種節(jié)日的小禮品也不問青紅皂白地飛往巴娃的宿舍。
一次生日,巴娃自己都沒太放在心上,爸媽也只往飯店老板處打了一個電話,叮囑今天不要吃大鍋菜,跟老板點一盤小炒吧。老板很高興,又能多賣一份小炒。然后還很真心地說了一句:生日快樂!因了這句祝福,徹底將巴娃想節(jié)省的心打趴了下去。菜里多了幾根的肉絲和多添的油水真的令簡單的蔬菜好吃許多,巴娃吃第一碗飯時,把湯先潷出來倒進飯里,很快吃完,再叫老板添了一碗飯,然后便細細地品味肉絲與青椒絲用蒜子姜絲大火熗出來的香,伴進米飯里真好吃,即便沒了湯,菜上的掛油也令碗里的米飯油亮亮。因為加了餐,肚子飽飽的,巴娃竟覺得渾身輕松爽快起來,一路歡悅地踩著秋陽回去宿舍。
一進宿舍門,巴娃嚇了一跳,自己的床上被各種毛絨玩具充斥著,還有各種聲光,八音盒正打著唱著清新單調(diào)的《生日快樂》,巴娃慌得先把所有有聲的關(guān)掉,再把發(fā)光的關(guān)掉,然后回頭看同宿舍的女生們。有人當沒看見,有人吃吃地笑,有人調(diào)侃道:開心吧!你的生日禮物這么多!巴娃能說很煩嗎?巴娃雖然不聰明,但是深諳女生之間的那點小九九,她們無論什么表現(xiàn),但沒有一個人送上真心的祝福,除了關(guān)系特別好的平時有禮品來往的女生,才會遞上精心準備的小禮物。
巴娃在震耳欲聾的沉默中,慢慢拆解禮物,至少得找到是哪些人送來的。除了自己認識的,巴娃甚至收到了來自其他班級年級的禮物,而無一都是男孩的表示,有一些竟然什么字條也沒有留下,巴娃哭笑不得,還不掉,還不知道是誰的人情。巴娃不理解對方心里的想法。但是又被可愛到。
當把這些孤獨而奇妙的心思寫進信里,告訴給敬愛的中士哥哥時,隨著信的寄出,巴娃便卸下了還不了人情的負罪壓力當中,自己又變得開心起來,因為巴娃相信中士哥哥會給予最好的回音的。同時,也因為巴娃有了這份精神的寄托,對于身邊的任何一個男孩子再也生不起同學情誼之外的興趣。
江南十月有個小陽春,正是梨花誤把初秋當仲春,滿樹掛雪的時候,中士哥哥的回信飄到了巴娃的課桌上。巴娃一如既往迫不及待地打開信封,但是再急切也會小心翼翼地拆解哥哥的信,因為哥哥以往的每封信都被巴娃當作珍寶一樣收藏在床頭的小盒子里,那是像書籍一樣可以反復(fù)看反復(fù)欣賞的存在。見字如面:
親愛的小妹妹,你好!來信收到,看到你的信,哥哥立馬給你回復(fù)。首先,送一份遲到的祝福,祝小妹生日快樂,愿天天開心,學習進步。其次,針對你提到問題,哥哥真的為你感到高興,有那么多人送你禮物,說明大家喜歡你,而大家喜歡你,說明小妹很優(yōu)秀,這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如果沒有某一個人跟你走得特別近,禮物特別貴重,就不要太放在心上,安心收下吧,他們都沒有惡意。
看到這里,巴娃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也終于好好地享受美好的友情所帶來的幸福感。
然而,巴娃又好奇:如果有某一個人特別想靠近,禮物也特別貴重,會怎么樣呢?巴娃鼓起勇氣,第一次把關(guān)于愛情的問題寫進了信里,她講了成的赤誠,她還講了帝鬼的純真,她想看看中士會回復(fù)什么。
好久巴娃沒有那么期待中士的回信啦。
當又一封回信到來的時候,巴娃讀到了一個年齡稍長的大男孩關(guān)于愛情的理解,而這真的讓巴娃重新認識了自己的中士哥哥,也打開了她的愛情視野。
歌德說過:“哪個少男不鐘情,哪個少女不懷春”。青春時期的情感朦朧又美好,它的美美在朦朧、美在真實,也美在不確定性。所以,你說的成與鬼應(yīng)該都是很美好也很喜歡你的男孩子,你喜歡他們嗎?如果沒有那么喜歡,當面講清楚就好;如果很喜歡,你也要注意,不可以和對方單獨呆在一起,可以和幾個人一起玩,也不用回避他們。
哼,我才不喜歡他們中的任何一個呢?!巴娃在心里嘟囔道。繼續(xù)讀信。
小妹妹,還記得我們第一次見面嗎?當然記得,巴娃幫著中士給復(fù)讀姐姐送情書。她是我極喜歡的女孩子,我高考前參了軍,她高考落榜,選擇復(fù)讀,雖然路走得不同,但是我沒有一天想過放棄她,但是她卻在我踏上參軍列車的那一刻做了其他選擇。小妹妹,哥哥請你尊重自己所遇到的感情,你不是一定要給他們回應(yīng),也不是一定要當成恥辱,他們的喜愛給你自信,會讓你在未來的路上遇到那個真正的他。讀到這里,巴娃深呼一口氣,原來一切來皆是緣,不同的緣有不同的命運,順其自然,真心面對就好,不要給自己壓力。
巴娃微微一笑,回首望向四周,仿佛自己一瞬間長高了不少。巴娃呀巴娃,從此再也不怕男生的情書,也再也不怕女生嫉妒的目光了。他們的喜歡與自己無關(guān),她們的失落與自己無關(guān),自己怎么對待他們和她們才是自己修養(yǎng)的部分。
時光匆匆,高二已然結(jié)束,燕子決定輟學,她太喜歡唱歌了,決定出去追尋唱歌的夢想,雖然她只是一個眼睛小小、嘴唇翹翹、皮肢黑黑的平平無奇的姑娘,但是巴娃很佩服她,從一開始看不上,一天到晚只知道對著鏡子自照,到后來覺得她簡直是勇敢的化身。她離開的時候,巴娃從老班李的眼神中,看到了依依不舍的神情,一瞬間巴娃覺得老師其實很喜歡她。因為這一個眼神,巴娃也想著自己或許能像她一樣選擇一條與眾不同的路呢。
在學校期間,巴娃一直在學校幫忙畫宣傳畫,畫板報,老班曾經(jīng)夸過她畫畫畫得好。高二最后一個禮拜,巴娃竟效仿起燕子也要請假,出去學畫畫,走藝術(shù)這條路,看看能不看考上大學。老班的眼神非常嫌棄,甚至語氣也不好:燕子去唱歌,她的嗓子有一些天分,你平時幫我畫也不錯,但你是照著畫的,并不是你的創(chuàng)作。而且……
沒有說完話,巴娃竟然破天荒地懂了。
是啊,一個學費都要申請補助的學生怎么可能有錢去學藝術(shù)。但是巴娃的擰勁兒上來了,非常決絕地不想在坐在教室里上課了,面臨分科的迷茫一下子把巴娃推向了另外一條路,巴娃在自救。
巴娃找到學校開展素質(zhì)教育時上過兩次課的美術(shù)老師,想請他教自己畫畫,那位老師很善良,委婉地拒絕了,但是卻把自己推薦給了一名退休老教師。巴娃輾轉(zhuǎn)找到那位老師的時候,心里是忐忑不安的。第一次上課,巴娃發(fā)現(xiàn)老師的家在一樓,走進堂屋,再進了旁邊的一間屋子,昏暗的光線下,一扇矮小的窗戶上木框都已腐朽,但是房間正中央有一張巨大的桌子,幾乎占據(jù)了整個房間,桌子上有大大的毛氈,上面紅點、黑點,這是老師作畫留下的痕跡。第一堂課,老師給巴娃演示了一幅牡丹圖的繪畫過程,盤子里備好顏料,毛筆清點,在宣紙溫柔地游走,一幅活靈活現(xiàn)的大粉牡丹就展現(xiàn)在眼前了。巴娃看得呆了,話也不會說了,只有怯懦地深呼吸帶著發(fā)出的贊嘆。
叫醒巴娃的,還是老師收筆時的一句話:你下次上課時把學費和材料帶來。
巴娃從極少的伙食費里拿出了一半兒,去上了第二堂課畫畫課。這堂課,巴娃看著老師把牡丹圖剩下的部分畫完。巴娃可以很確定地說,這是一次精神的饕餮。但是,巴娃的學畫之路停止了。因為理想家發(fā)現(xiàn)再上一堂課就沒有一分錢吃飯了。
上過兩堂素質(zhì)教育素描課,以及兩堂牡丹國畫課,這是巴娃所接受的所有美術(shù)教育。巴娃已經(jīng)理解了老班的阻止,想要學畫,還得有錢。可是自己家里最缺的就是錢啊,該怎么辦呢?
巴娃想到了一切辦法,最后決定去跟親戚借錢。哪個親戚有錢呢?四姨和四姨夫。聽媽媽講說,她的姨媽家條件很好,所以巴娃的外婆才把自己的四女兒嫁給了自己的外甥,可能因為倆人是親表兄妹,所以一直不能生育,而且四姨夫特別能賺錢。這樣講,那么他們一定有錢。巴娃想好了人選,決定去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