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丘這個地方,山清水秀,物產(chǎn)豐富,山中不光出產(chǎn)各種土特產(chǎn),水中還有各種各樣的魚。我老公到了這邊以后,和當(dāng)?shù)厝藢W(xué)會了用魚墟(一種捉魚工具)捕魚。這個魚墟看著挺奇怪的:首先做兩個相同大小的鐵圈備用,然后用鐵線把鐵圈撐起,跟著用塑料布將框架包好,包的時候,只留下一個喇叭狀的開口,最后在塑料上用煙頭燙出幾個小洞,一個魚墟就做好了。用的時候,往里面放點饅頭就行了。這個魚墟很好用,用它我們吃到不少魚。
那時我家經(jīng)濟(jì)條件不算好,糧食總是不夠吃,兩個女兒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可是卻總是吃不到有營養(yǎng)的東西,所以各個都長得面黃肌瘦,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我前面說過,我在這邊認(rèn)識了幾個朋友,她們在我最難的時候,沒少幫助我,無論從精神上還是從物質(zhì)上,都給了我太多的幫助。有一年梅姐娘家收地,剩了不少小的大頭菜在地里,原本她媽打算留著喂雞的,可是梅姐央求她媽送給我,還找來板車跟著我一起拉回家。一路上輪流休息,不辭辛苦拉回了家,兩個人都累得氣喘吁吁的、全身都是汗。
我想留下梅姐在家吃頓便飯,好好謝謝她,沒想到她只是喝了碗水就走了。我想她是怕給我增加負(fù)擔(dān),因此心中更加過意不去。那時候,我老公剛剛學(xué)會用魚墟捕魚,每天多多少少能捕幾條魚,雖然很少,可是孩子們總算有魚湯喝了,這個很有營養(yǎng)的。用魚墟捕魚需要往墟里面放餌料,吸引魚進(jìn)入陷阱,只要它進(jìn)來了就再也出不去了,多么奇特的工具?
有一天早上,我老公和往常一樣去檢查魚墟,發(fā)現(xiàn)里面進(jìn)了一條大鯰魚,樂得他一路小跑拿回家給我看。我把魚墟打開,把魚倒進(jìn)洗衣盆內(nèi),這才有功夫仔細(xì)看看那條鯰魚。那條鯰魚真的很大、很長,身子有小碗那么粗,整個身子把我家的洗衣盆圍成了一個圈,估計有一米多長。真是條罕見的鯰魚呀!我老公說這條魚怕是魚王吧,我覺得也像。從小到大,我從沒見過這么大的鯰魚。
看著這么大的魚,我老公想要燉了吃掉,他說野生的鯰魚味道非常好,我連忙制止,半哄半勸的,最后總算沒吃掉。不是我不饞,只是家里現(xiàn)在急等著用錢,我想把它賣了換點兒錢。后來這條魚被別人以40塊錢買走了,聽買的人說,這個魚可好吃了,一小塊就能裝一小碗。我聽了沒說什么,倒是我老公很生氣,直說我傻,那么好的魚就賣那么點錢。
到了現(xiàn)在,再回想當(dāng)初賣魚的場景,心中還是留有遺憾,可是我也知道,如果時光能倒流,再讓我回到幾十年前的場景中,我還是會選擇把這條魚賣掉換錢的。生活中,為了維持必要的生存,有的時候總要舍棄一些享受,比如這條鯰魚,如果放到現(xiàn)在,我無論如何也不會賣掉它,可當(dāng)時,我怎么都會那樣做的。不過,那回老公還捕了一些別的魚回來,我收拾好了和黃花菜一起燉上,那個味道到現(xiàn)在還好像在我嘴邊一樣。
后來,捕的魚漸漸有剩余了,我就試著晾曬一些魚干,一部分留著自己吃,一部分郵給老家得人嘗嘗。這魚干和老家集上的魚干不一樣,這屬于野生魚的魚干,營養(yǎng)高不說,味道也比養(yǎng)殖的要好。在鵝丘的那幾年,我前前后后給老家有過五次,有時還會郵些土特產(chǎn),我知道他們更需要錢來維持生活,給他們錢更實際,可這是我唯一能為他們做的心意了。
離開鵝丘后,家里就很少能吃到野生魚了,買回來的鯉魚、偏口魚雖然肉很多,但都是死魚,肉質(zhì)一點兒不如我們原來用魚墟捕來的魚,于是,我又開始懷念在鵝丘能吃到新鮮魚的日子了。有一年,我老公上山伐木認(rèn)識個朋友,他家住在村東頭,靠著一條大河,家里有現(xiàn)成的漁網(wǎng)。我老公和他借來一晚,放到河里下好,等一會兒就去收魚,一個晚上就捕了一盆魚回來,樂得我抱著他跳,夸他辛苦了。
那個魚當(dāng)天就被我收拾好燉上了,這一回我什么也沒放,光是燉魚,柳根、細(xì)鱗、胖頭魚,好幾種魚放在一起,燉出來的味道相當(dāng)好,孩子們吃得津津有味,我也一樣,好像又回到在鵝丘吃魚的日子了。
現(xiàn)在很難再吃到那樣好吃的魚了,我們家已于十多年前搬到縣里,住進(jìn)了樓房,平時吃的蔬菜都來自周邊大棚,糧油的味道也不如從前,魚都是養(yǎng)殖的,吃起來土腥味很重,一點也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