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青哥哥,你可會玩孔明鎖?“桔梗拿著手上的孔明鎖,卻怎么也解不開。
“我不愛玩這個,還不如研究兵器來得好玩。這東西一點用都沒有,你要玩這個得找我二弟,他喜歡這些玩意。“聶空青最不喜歡費腦子的玩意。
“嗯?云實哥哥去哪了?“桔梗環顧四周都沒有看到聶云實的身影。
“他去上茅房了。“
“哦。“桔梗趕脆坐在椅子上。專心研究起孔明鎖來。
“哎,桔梗妹妹,你知道為什么是‘上茅房下廚房’,而不是‘下茅房、上廚房’?”聶空青上午才掉進河里,下午防風怎么也不肯讓聶空青再出去了。倒不是怕他闖禍,而是擔心寒氣入體會得風寒。聶空青實在是無聊便找桔梗搭話。
“許是古人認為茅房的五行屬水,廚房的五行屬火。如果說下茅房,就成了在水下,說上廚房,就成了在火上。在水下的被淹死,在火上的被烤死。因此只能說上茅房、下廚房。“桔梗整日被白常山的言論熏陶,這思考問題都從五行出發了。
“桔梗妹妹這個結論一點兒沒錯,但論據實在是有些牽強附會。如果古人確實拿五行來確定上下,那么“下地”“下鄉”“上炕”“下海”“上城里”,就都解釋不通了。“聶空青覺得這個答案還是不太好。
“其實問題遠沒那么復雜,不管是“北上南下”,還是“上茅房”“下館子”,抑或是“上九天”“下五洋”“下黃泉”“上城里”“下榻”,都只與它們的地理位置或所處的地位有關。“此時聶云實已經解完手來到廳內。
“云實說的不錯,且這“下廚房”對應的,不是“上茅房”,而是“上廳堂”‘白常山聽到孩子們的談話插了一句。而后又道:“下午無事,你們防風姨也不放心你們出去。不如我們聊一聊你們將來的志向吧。未來我要教導你們,總要更加了解你們。你們誰先來說說。“
“父親,我先說。我想先讓云實哥哥幫我解開孔明鎖。“對于桔梗白常山有些苦笑不得。同意了她的要求。聶云實則接過桔梗遞給他的孔明鎖。
“那空青,你先說說吧。“白常山坐在椅子上。小宅有一廳,兩房,一廁,一廚房。廳內陳設簡單。四張椅子一張桌子,還有幾張方凳。今日聶空青和聶云實來,白常山就坐在方凳上。因為方凳比椅子略矮一些。孩子們坐不夠高。吃飯不方便。此時防風在里屋做女紅。白常山便從方凳移坐到了椅子上。
“嗯……我以后想當威武大將軍。上陣殺敵,保家衛國。“聶空青想來想去,自己最感興趣的就是武術兵法,那么最好的去處就是做一個將軍。
“嗯,不錯,有志向。“白常山想著因材施教。這聶空青既然有此志向,那么他所教的內容必定是同他志向相匹配的。
“云實哥哥好厲害!“一句話的功夫聶云實就解開了孔明鎖。
“兄長確實適合考武舉。畢竟兄長若是讀書考多少次都不會及第,既然不可能中舉,以此光耀門楣。武舉確實是條明路。“聶云實對桔梗的夸贊只是笑笑。對聶空青的志向實話實說。
“二弟,你也太不給面子了吧。我若是去考,那必定是武狀元。“聶空青對自己的功夫非常自信。
“雖然在我朝建立之初,就已經有了武舉考試。但由皇帝卻對于武將十分忌憚,害怕武功高強的人會影響自己的統治。將軍也是世襲制度。一些有爵位的家族,衛所的百戶以及千戶,還有許多軍戶。雖另一些將軍來自于文臣,例如大學士,又或者是武舉考試。但我朝一直都重文輕武。就是當了武狀元又如何。“聶云實說起當朝的形式。
“哎,也是畢竟皇帝曾經也親眼看見自己的手下大將,在面對入侵者時毫不畏懼,甚至把那些強悍的外敵戰士打得潰不成軍。面對這樣的恐懼與威脅,皇帝選擇制定了重文輕武的政策也并不奇怪。但我一身武藝總有用武之地吧。“這話是聶空青說的。白常山倒有些驚訝。原來聶空青也不是只懂武術,對于當下的政治也是知曉的。看來青黛說他不愛讀書,只是不愛讀文試科舉之書。
“武舉考試中就算拿到了狀元,在普通的老百姓眼里依舊沒有那些成績一般般的文進士更有價值。究其原因武舉考試內容空乏是一方面的原因,最關鍵的還是因為待遇很低,使得武舉考試沒有什么人愿意參考。兩種考試中試的人有懸殊較大的待遇,這會導致很多人,即使明白文舉考試非常艱辛,也依舊會選擇文舉考試這條路。“聶云實補充到,叫聶空青認清現實。
“你不過八九歲,就已經憂慮未來出路,已經十分了不得了。武舉考試的主要內容是以謀略為主,其次才是武藝。只要在武舉考試中拿到合格成績的人,在每個月都能得到俸祿。而在武舉考試中中舉的人就會被送到京城的軍營當中擔任軍官。武狀元雖不如文狀元,但確實是最適合你的。“白常山鼓勵道。“若是像空青你這樣有才華有志氣的人去考武舉也是我大業之福啊。武舉考試待遇低,再加上考試內容相對于文舉來說較為簡單,武舉考試對于社會的影響度遠遠低于文舉考試。很多考生因為在文舉中不能拿到名次,會選擇參加武舉考試,這武舉考試便成了很多人獲得功名的一種捷徑。這些人在進入軍隊之后,不僅在軍事素質上不行,在文化上也不行,給軍隊埋下了很大的隱患。你若有此志向,或許大業未來重新重視武舉也未嘗不可。“
“多謝白伯伯,我倒沒那么大志向。其實我就是想著起碼能將這農戶改宦戶。“聶空青沒有想過改變國家政治,只是這農戶生存不易。奮力掙扎罷了。他也知道白常山說這些不過是為了要鼓勵他。
“云實,你呢?你將來想做什么?“白常山不由好奇這個小大人性子的聶云實將來會想做什么。
“我想像傳說中的鳳凰一樣,歷經苦難,投入火中,經過千錘百煉,浴火重生,成為光芒萬丈的神鳥。如今的大業,正在這極其腐敗的大業王朝統治下不認為老百姓是人,他們甚至經常考慮把這些占地方的家伙都殺掉,然后把土地用來放牧。從賦稅到徭役,只要是人能想出來的科目,都能用來收錢,過節要收“過節錢”、干活有“常例錢”、打官司有“公事錢”什么都不做也要平白無故也要錢,取了個明目叫“撒花錢”。農戶賦稅徭役重,不得出百里。只要是農戶就意味著終身被壓榨。青田縣近日的年節也就是看著繁華熱鬧。我們這些人交完過節錢沒,哪有錢過年。若不是如此,母親何必初一一早還要去打獵。如此王朝顛覆了也便罷。“聶云實一番言論把白常山嚇得不輕。連里屋做女工的防風都停下針線往廳內瞧去。
“二弟你快別說了,你不是一向最穩重嗎。“聶空青趕緊捂上聶云實的嘴。
“我不過是說出心中所想,白伯伯未來要教導我,我自是不留余地。“聶云實拿開聶空青的手,向白常山行了一禮。
“我定因材施教,只是剛剛這話,萬不可說與別人聽。‘這話要讓有心人聽去了。必是重罪啊,動則抄家滅族。
“是,云實謹記。“聶云實也有些意外,白常山居然不反駁他,還說因材施教。這是支持他的想法?或許白常山真的適合做他的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