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可謂是活動最密集的一年,軍訓-迎新晚會-學生會招干-校隊招新-百團大戰-校運動會
各種組織都忙于招新換血,到了百團大戰當天,林蔭道兩邊擺滿了各個院系的社團帳篷。
天文地理歷史科技次元動漫,文學辯論語言植物樂器街舞,興趣愛好將人群分類又齊聚,訴說這個世界的多彩。
周末,姜靈跟舍友一大早就在校園中的人聲、伴奏與樂器的喧囂中收拾中出門,一邊刷著線上的官方媒體,一邊討論著要入哪個社。
陸平檀在曲藝社的帳篷前與同好興奮地交流曲目,黎明去看動漫社的coser,李桃拉著姜靈沖文學社而去。
“哇,官號上說文學社的場地在學校咖啡廳耶,不愧是五星社團啊。”李桃翻著空間突然感嘆。
“五星能有這個好處嗎?”沿路看到大部分都是直接在校園廣場和規定區域的路邊設帳篷點,文學社能批下來在咖啡廳辦百團大戰的招新,看來若水哥還真不是便宜會長。
“據說星級直接跟學校批準經費、場地、活動組織支持有關欸,入社人數也跟小社團量級不同,能拉到的贊助也會多些。”
咖啡廳門口設置了巨幅活動海報與“文學社招新詩會”橫幅,還有校刊、校宣傳部記者在門里門外拍攝,排面拉滿。
推開門,“以文會友”四個大字的書法屏風立在門口,右側有社員在分發筆紙、負責簽到二維碼。
繞過屏風,人已經不少了,幾乎每張桌子都坐滿了,吧臺的茶飲師和店員忙得不亦樂乎。
咖啡廳中間是圓形的舞臺和多媒體設備,臺面中間放著話筒架,時不時有人上去分享朗讀現寫的詩文。
本屆招新詩會的主題是“家鄉”,需明了所寫地區,不可泛指。古體詩、現代詩皆可,標題自擬,內容要求古體詩作絕句,古體詞需為兩段,現代詩80-150字/14行內。署名格式為院系+班級+姓名+學號。
提交詩文者可以領到紀念品,最終得會長好評的還有精美獎品在官號上發布名單。
2名部員在舞臺旁的桌子旁坐著,負責收取同學們提交的手稿,忙著登記新入會的同學信息。
岳若水則是在臺上設有張案臺,對著桌上話筒分享評論篩選出的好詩句。
姜靈和李桃登記入社后,也領了紙筆坐下來寫詩。
臺上岳若水從大家提交的稿紙堆里,翻出一首詞正讀著:
<江南風,江南雨,青磚乏媚引天寒。涼天更盛馨香桂,醉客相癡步游鬼。共逢好時節,一渠同花向流水。
蘇吳絲,蘇吳綢,莫道無術戀錦繡。千載玉蠶百年坊,冬春繡來夏穿涼。絲光映水鄉,便與知己分蘇糖。>
“這位蘇吳的同學,百字內寫了江南水鄉的秋日美景,青磚白墻,游客如云,如癡如醉,讓人想同落花一般在水道中流淌徜徉于江南風雨的倒影中。蘇式絲綢亦是讓人愛戀,幾千年的桑蠶文化成就錦繡的華美驚鴻、舒適養人。絲綢中承載倒映著水鄉的文化,作者愿與在座知己分享蘇吳的美、共食家鄉的蜜糖。
同時可以看到,這位同學的字也是非常工整娟秀,這樣的字跡、這樣的文筆,給人很大的享受。我的所言所語無法還原詞中的意境,這就是詩詞的魅力,無論如何解讀都不及原文,更不用說只有故鄉之人才能最透徹地展現故鄉之美。”桌上有投影器,可以直接將稿紙投影到幕布上,咖啡廳里有不少人舉起手機拍照,這首確實是佳作。
校報的記者也端正著機位記錄著新聞素材。
若水不愧是創作繁多,見聞積累深厚,不僅字正腔圓的朗讀出詩詞的韻律美,還能即刻流暢地現場做解讀,得體的分享讓現場越來越多同學起筆加入詩會,都卯著勁要斗一斗風采。
今天的若水并不像普通活動那樣假發美甲全活,妝造素雅:漆黑的短發,唇未施脂卻顯朱紅,脖上系著玉佩,素色桑麻的短褂,黑色長褲,黑色的千層底布鞋,平光的金屬鏡框顯得文墨氣息濃厚,再加上出口成章,臺下坐席中幾乎有人要將他與寶玉相比。
李桃和姜靈終于寫罷了,放下筆。李桃走上臺面中央的話筒,分享道:
“我是蜀都人,很開心能分享這首有關我家鄉的七言:
<蜀都漫>
<朝引西水都江堰,午探玄廬青城山。三花聽罷潭溪曲,再來南橋吹晚風。>
蜀都人都知道‘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都江堰和青城山是成都的雙旦世界遺產——
都江堰無壩卻能引水千年,二分岷江為內江和外江,自西向東匯入長江,無法想象古人千年前如何做到;
青城山為道教發源地,漫山青翠通透,三花劇院川劇味道純正而傳統,南橋燈光下的藍眼淚不論我這個當地人去過幾次,都會被波濤洶涌的藍色水流所震撼。
因為蜀都江水穿流而過,曼妙的山城翠色重巖疊嶂,煙雨朦朧,所以詩題為<蜀都漫>。
詩做得比較短,但這是我今天所能想到最直接有關家鄉的景象,感謝文學社能夠組織這么有意思的活動,讓大家在詩詞創作中交流天南地北的瑰寶,請大家多多指正。”
若水接過李桃的手稿,趁著沒有下一個人發言,說著過場話:“感謝中文系李桃同學的七言絕句:朝引西水都江堰,午探玄廬青城山。三花聽罷潭溪曲,再來南橋吹晚風。
她方才遺憾詩做得短,但在我看來,想要把短詩做好并不容易,一方面寥寥四句話僅僅28個字需言之有物、對每個字都要仔細推敲精煉琢磨,二方面又要兼顧四句的朗朗上口,不失去絕句的優勢,保持對仗合轍,顯然這首詩雙全齊聚,既是平仄對仗,又易于記憶,讓人印象深刻。”
新老生的詩作在咖啡廳里一首一首地展示,精彩絕倫,文采飛揚。
連取材的新聞記者都暢快無比,就當通訊員這么長時間,假大空言之無物的活動太多了,很多時候記者只能靠文字去修飾事件,但文學社的活動總是能辦得內容豐富得他們需要去取舍素材。
岳若水想起姜靈也交了稿子但沒讀,心想別太謙虛了啊丫頭,我滴乖,我來瞅瞅寫得咋樣,他拿過后面桌上剛剛姜靈交稿的那沓紙,翻找了起來,啊,在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