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以北三十里,洹水在夕陽下泛著血色的光。十六歲的子昭蹲在河灘上,指尖輕觸青銅殘片溫熱的斷面。這是今日第十次試鑄失敗,焦黑的泥范里凝結著扭曲的兵器形狀。
“火候差了三刻。“清冽的女聲從柳林中傳來。子昭抬眼望去,身著麻衣的少女赤足踩過碎石,腰間綴滿龜甲的絲絳隨步伐輕響。她蹲下身時,腕間青玉鐲與青銅殘片相擊,發出金玉之音。
少女拾起殘片對著落日端詳:“銅七錫三,本該得黃銅之華。可惜炭灰蒙了爐眼,就像...“她忽然轉頭,琥珀色瞳孔映出子昭刻意涂黑的面龐,“就像公子明明出身貴胄,卻要扮作工匠。“
子昭心頭劇震。為避兄長追殺,他已在民間藏匿三年,連最親近的侍衛都難辨其容。少女卻已挽起垂落的發絲,露出耳后玄鳥紋刺青——那是世代掌管祭祀的姒族印記。
“婦妌之女,婦好。“她將青銅殘片拋入洹水,驚起一行白鷺,“公子若要鑄成征伐四方的利器,何不隨我去看真正的烈焰?“
夜色降臨時,子昭跟著婦好鉆進山腹中的洞穴。熱浪撲面而來,三十名工匠正在熔爐前忙碌,青銅溶液在陶范中流淌成威嚴的鉞形。火光將婦好的側顏鍍上金邊,她舉起新鑄的銅鉞劈向石壁,金石相擊之聲震落簌簌塵埃。
“商王盤庚遷殷至今二十載,四方諸侯仍以青銅禮器多寡論尊卑。“婦好轉身時,鉞刃正懸在子昭眉心,“可知真正的權力不在廟堂,而在能熔煉山河的爐火之中?“
子昭望著她腕間隨動作晃動的玉鐲,忽然想起三年前那個暴雨夜。老祭司在臨終前抓著他的手呢喃:“玄鳥降而生商...當玉鐲遇見青銅...“當時他只當是譫語,此刻卻見婦好玉鐲內側隱約浮現甲骨銘文。
洞外突然傳來急促的梆子聲。婦好神色驟變,抓起還泛著紅光的銅鉞沖向洞口。子昭緊隨其后,看見山腳下火把如毒蛇蜿蜒,犬戎紋樣的皮甲在月光下泛著冷光。
“三十七人,帶鉤吻毒箭。“婦好將銅鉞插入巖縫,“公子可知自己值三車海貝?“她突然輕笑,從發間拔下骨簪吹出凄厲哨音。峭壁間立時響起應和的呼嘯,數十道黑影猿猴般蕩著藤蔓撲向敵軍。
混戰中,子昭奪過敵酋的青銅戈,卻見戈柄赫然刻著王兄的乳名。腥甜的血涌上喉頭,原來流亡三年仍未逃出骨肉相殘的羅網。正要揮戈斬下仇敵頭顱,卻被婦好握住手腕。
“活著的舌頭比死去的仇敵有用。“她將毒箭抵在敵酋頸間,“說,北方七十二部給了你們多少戰車?“當慘叫聲驚起夜梟時,子昭看見婦好眼中跳動著比爐火更熾熱的光。
五更時分,婦好蹲在染血的河灘上燒灼龜甲。子昭望著裂紋在火光中蔓延,忽然想起幼時太卜授課所言:龜兆如命紋,裂痕即天命。但眼前少女卻用沾血的手指描摹裂紋,仿佛在改寫神諭。
“坎卦現而震卦隱,今秋必有兵燹。“婦好突然抬眸,“公子可愿與我做個交易?我贈你足以震懾九州的青銅,你許我...“她指尖劃過子昭掌心尚未愈合的燙傷,“許我女子亦可裂土封侯的將來。“
破曉時分,子昭背著新鑄的青銅鉞離開山谷。晨霧中傳來婦好最后的叮囑:“記住,真正的青銅要在血與火中淬煉。“他撫摸著鉞身陰刻的玄鳥紋,忽然明白老祭司預言中的玉鐲與青銅,原是指引他找到這團焚盡腐朽的烈焰。
三個月后,商王子昭繼位,稱武丁。登基大典上,新鑄的青銅鉞劈開祭牛頭顱時,血珠濺落在甲骨文的“婦“字上,漸漸暈染成玄鳥展翅的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