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年的中國,三駕馬車帶領著經濟飛速發展,所有人都被卷進了搞錢游戲。較早時候移民到國外的華人反應過來,發現他們在錯過最大一波發財的機會,于是有很多移民出去的精英又回到大陸找工作找機會。
早期出去,移民到發達國家的人以技術人員為主,都是學歷和資歷都漂亮的人。他就是這樣一個人。在國內時,有學歷,有工作經驗,年齡正當時,憑借著優異的條件,一家人移民去了澳大利亞。誰也想不到,隨后的中國經濟會狂飆突進。那些留在國內的同學一個個一夜暴富。對了,他們是土木相關專業。全世界都因中國的城市化進程拉動著經濟發展,土木相關專業的人才,搶手到不夠用。
他通過同學搭橋,回國進入了一家著名的香港地產公司。被視為精英人才的他,負責技術部,年薪六十萬。另有外籍高管的住房福利、專車福利、家政福利等。
不可否認,他有學識懂技術,但是在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的時候,他們難有機會做領導,都是單純的工程師,如今要成為一名有份量的部門負責人,面對各方利益,是巨大的挑戰。
對于這家著名香港地產公司來說,他們在文化上尊重外籍高管,一定會把福利待遇給足,但落實到工作上,并不會偏袒誰。站不站得住,那都是自己的事。反正聘用人員嘛,走一個,還有下一個。
華南廣州,處處都在大興大建,這家公司在廣州開發有多個項目,每個項目都是幾十萬平方的開發面積。包含有高層住宅,有寫字樓,有酒店會所。你們想想看,這要買多少材料!選定供應商的招投標就成了兵家必爭之地。
理論上,技術部是給工程部做把關的。實際上,工程部的工作深入到上上下下,又都是做實事的人,他們的勢力明顯更大。供應商推銷產品,要跑工地,首先打交道的也是工程部。哪一個工程部的成員都少不了‘社會上的朋友’。搞工程的人,性格粗獷,晚上出去喝酒唱歌,一秒跟人打成一片。而技術部,坐在辦公室,談理論。
設備與材料的招投標,誰都想用自己的人。在一次一次的PK中,技術部完全不能打。如果技術部能認清現實,不做無謂的抗爭,他們就守個歲月靜好,那也是一條生路。但他是公司高薪聘請來的,風風光光高調入局的,他不能沒有作為。輸不輸,都要戰。
僅僅幾個月,他就輸得顏面掃地,沒有辦法再待下去。他匆匆地離職了,為了挽尊,留下一句‘公司太亂了,不是一個技術部可以解決問題的’。
真正的精英應該不止是學歷履歷光鮮,不止是談吐高雅滿腹學識,不止是臺面漂亮規矩干凈。精英應該是能戰的,在蛇龍混雜的世界能贏。世界本不天然文明,讓野蠻人贏了,世界就轉向野蠻;文明人想擁有文明,是要戰斗的,而且要贏。
他的名字叫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