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元春同一宮舍其她女官分別趙一曼,林舒涵,陳思彤,姚巧巧,各服務于春貴人,慶貴人,蕭才人,洛才人,平日起做大同小異,上午辰時去二進院向各自主子請安,后兩時辰在簽押房整理前日信箋文書及日間雜務記錄,每七日向秉鑒司做次報備存檔,以供需要時查證。
午膳后就可各自返回居所,主子若無差事吩咐,大都待自己隔間只待晚膳,飯食由各殿當值太監宮女按時去御膳房打取,鳳藻宮廚房平日不怎么開伙,僅熱菜或節慶做精致小點之用。
有蔣公公背書,元春很順利從"鳳藻宮"出門,帶名佳嬪屬下不當值黃衣小太監,喚作小忠子的在前開路,當然宮規要求,凡女官外出辦差一定至少一名太監同行。
元春人緣頗好,眾宮女太監都稱呼她元春姑姑,與平日大度有關,每月二十兩份例銀子幾都被她拿來打賞眾太監宮女,元春本無此見識,是賈母讓人給元春捎話,伺候好主子同時一定要對下面宮女太監優厚。
鳳藻宮屬后宮西六宮,內司衙門位于皇宮前朝區域西側,一路過去走西甬道是最佳路線,其實就這條路可走,不然得穿過乾清門走中路,以元春在后宮級別,無嬪妃以上主子路牌是沒資格的。
元春與小忠子出宮向西,通過后宮西北角門進入西甬道,沿甬道向南,路過壽康宮,慈寧宮,慈寧宮花園,從前朝西北角門進入,繼續向前就到了內司衙門所在。
小忠子顯然很開心,源于元春為人親厚和善,一路無人時哼著自己家鄉小曲,不時回頭扮個鬼臉,元春一身女官服飾,上身鵝黃,下身嫩綠,穿皂色淑女鞋,一頭秀發盤做宮室發髻,微風中整個顯得裊裊婷婷婀娜多姿,已二八年紀,正當青春,一路行來不時引得各宮門值守太監側目,有相熟的紛紛打招呼。
“哈,這不元春姑姑嗎,去秉鑒司公干?”
“喲,小忠子,元春姑姑給了多少好處,看把你高興的”
元春也不答話,只遠遠沖著笑笑即不再理會。
此時,剛路過慈寧宮花園一側,向前百丈就是進入前朝區域西北角門,突然,身后甬道傳來陣人聲馬嘶,元春與小忠子扭頭望去,見一大隊人馬自甬道行來,前側三列,打頭十隊金甲御林衛,每隊十人,騎乘一水皂色高頭大馬,緊隨十隊黃衣太監,每隊十人,人手柄拂塵搭在肩頭,后十隊提燈宮女,每隊十名,最后同樣三列,中間三十二名黃衣太監前后各十六抬頂小宮殿似明黃軟轎,一側緊隨軟轎顯然太監首領汪總管與兩跟班小太監。
毋庸置疑,是天子鑾駕。
元春與小忠子及甬道各宮門值守太監立時伏身跪地沖著大隊。
雖感心驚,但慣例只待鑾駕通過即可,前隊包括軟轎很快從身邊經過,后隊中一御林衛騎乘馬匹不知何故突然驚厥,直直向元春沖來,驚得小忠子一時忘了身在何處,大喊出聲。
“元春姑姑,快躲開”
天子坐軟轎中閉目養神,今日是去野外狩獵,剛回宮,心情正當放松,耳畔突傳來馬嘶并人大聲呼喊,似乎有元春二字,心里咯噔一下,塵封一絲記憶被打開,不由心道。
“元春?怎這么耳熟,剎那想起兩年前一樁往事,那次元宵夜賞燈不就有個叫元春的”
想到這,立刻出聲。
“大隊暫停,待朕下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