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半年,寧榮兩府發生一干大事。
秦氏可卿者一病不起,不久已顯出離世光景。
林黛玉父親林如海派人捎來消息,久病臥床,只愿最后能見黛玉一面,賈母聞迅悲泣,遂讓賈璉帶黛玉去揚州探父,二人走后不久,秦氏可卿者竟突然撒手人寰。
寧府立時忙碌起來,無奈實在無人,賈珍聽寶玉諫言請王熙鳳每日過府主持一應喪葬禮儀。
熙鳳何等人物,處處妥帖不說幾乎無人不夸,很快,已是出殯日子。
一眾親朋故交紛紛在送殯隊伍必經之路設棚祭奠,更有北靜王親臨,令賈府上下慌亂驚訝不已,其實他們哪里明白,此中另有別情。
北靜王回府換好服飾,即進宮向天子陳奏秦氏可卿者已殯天,天子念及其身世,不由生出慚愧,但事已至此,只能另行做出補償。
問明秦氏可卿者生前系賈家人妻,遂有意施恩于賈府,思及賈元春正賈府中人,前次又有歉疚,決定一并降恩于賈元春。
斟酌一夜,下定決心,恰離昧宮原慧貴妃,因義忠親王謀逆案貶為慧嬪也已不在人世,與老太妃一番商議征得其同意,降下旨意。
佳嬪搬去離昧宮,晉升佳貴妃,賈元春晉封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特旨省親。
容貴妃聽聞第一時間趕來給天子道喜,同時提議坎悅宮副領班太監夏公公去鳳藻宮擔任領班太監,天子略加思索即欣然同意,原因無它,一是佳貴妃搬去離昧宮勢必帶走大批原有宮女太監,同時夏公公也算之先功臣,就此升任領班太監對其是種嘉勉。
一時皆大歡喜,元春內心卻五味雜陳,就連自己也不明白究竟該喜該愁,佳貴妃自是歡喜不已,天子為彰公平,特旨她與另一周貴人及佳元春省親。
夏公公立時行動起來,對元春各種獻媚討好,極盡奴才本色。
同樣也有嫉恨氣惱者,此時已列后宮貴人,如白無雙,姚佳怡,趙文婷等。
皇后娘娘雖不置可否,但天子事先不與她商議明白無誤是種蔑視,是可忍孰不可忍無奈此時不便發作,只好暫切隱忍并迎合天子表示無限歡喜。
端孝皇貴妃顯得態度曖昧,她卻打的盡力拉攏賈元春之意。
容貴妃主動讓夏公公去幫襯元春,究竟存何心思實在難說。
新晉佳貴妃因元春而受益,卻不見得領情,只她出自北靜王一脈,北靜王對賈家示好,她自不能相左。
老太妃穩坐釣魚臺,元春去慈寧宮拜見時獲其極佳禮遇。
另有多位貴人,才人對元春突獲天子恩寵欣喜不已,付馨兒等待太久了,第一時間跑去鳳藻宮向元春賀喜,同行包括林詩雯,蔡文姬等。
賈府做夢也沒料到眼看元春即將執役期滿返家,正愁該找哪家做親,豈料突然天降隆恩,一夜間元春已加封賢德妃并特旨省親,喜慶自不待言。
黛玉也自揚州返回,其父林如海安葬已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