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怎么不見你那侍衛?”皇上關懷了君請讓幾句,就看向了一旁的謝池瑤,“那日你不是說要給你那侍衛找個千金小姐,今日可以大好的機會,怎么不見人了?”
“回皇上,他近日身體不適,在府中休養著。”
“他也身體不適?”
“是,因為護臣不力,家父責罰了他。”謝池瑤找了一個借口說道,總不能說陪在自己身邊多日不眠,累倒了。
“就伂縣一事,朕本想昭你入宮細細查問,但你一直昏迷不醒,醒來你父親也說讓你好好休息,朕也一直沒找到機會同你說話。”
謝池瑤看了一眼皇后,見她同自己點了點頭,便也放下了心,如實將自己在伂縣的見聞都說了,與謝父所說無二。
“你倒是機敏。若不是你,這疫情不會控制這么快,只怕臨越國上下都要蔓延瘟疫,以你所見,此事可能是何人所為?”
“臣不知,臣也是因為外祖父一事,碰巧遇見了此事,也幸得太子殿下相助,此事才能如此快速平息,臣也能免于一死。”
老皇帝自然也知曉謝池瑤感染瘟疫的事,尤其是身上都是紅腫的疤痕,她一身不吭,還能撐著處理一些瑣事,饒是老皇帝也有些欣賞,更多的也是因為選的人很合適而已。
“他是太子,應當的。”老皇帝走下看臺看向圍獵中間傳來的喜報,“以你看,誰才適合當太子妃?”
聊到這兒,謝池瑤才看出老皇帝的用意,只是未來的儲妃之位終究不是自己可以議論的,“回皇上,臣不敢妄議儲妃之位。”
“今兒你在這,就是讓你說的,那位是丞相家的沈婉如,性情溫和賢淑,才情也不錯。”
謝池瑤見老皇帝一一介紹官家子女,禮部尚書的衛小姐、孫將軍家的,她想找個‘不認識’的借口也不行,只好推辭說道,“臣初到京都,與他們不太相熟,若是僅看樣貌的話,臣覺得個個都不錯!沈小姐樣貌明麗大方、衛小姐樣貌清麗,孫小姐落落大方。”
“選妃豈能只能看樣貌?”
“這些官家女子自小肯定學過琴棋書畫,各方面肯定勝過常人,樣貌只是錦上添花而已。”謝池瑤繼續解釋,顯然肯定了這些女子的優秀。“皇上與其在此糾結儲妃之位,不如問問太子殿下的意見。”
見謝池瑤一臉理所當然,老皇帝輕笑了一聲,不知道謝池瑤是真的不知道還是裝作的,但不管怎么樣,他也不好扯到明面上來。
“清讓,你來。”老皇帝看向了君清讓。
“父皇。”
“你看看,這些人可有你心儀的人,若是有,父皇可以為你指婚。”
“一切全憑父皇做主。”君清讓拱手一拜,神情滿是對老皇帝的汝慕之情。
“朕聽聞禮部侍郎的女兒寧謐……”
未等老皇帝說完,就有太監來稟報:
“皇上,太子殿下受傷了。”
“什么,傳江醫女來!”老皇帝立刻讓太監帶著自己前往,忽略了一旁的君清讓和謝池瑤,皇后見狀也只是囑咐了幾句,也趕著離開了。
相反,君清讓同謝池瑤落在后頭,不緊不慢地跟著宮人趕著過去。
“謝帝師,我身子向來虛弱,這步子怕是有些慢,你不必等我。”君清讓攏了攏自己身上的披風,旁邊的小太監扶著他的身體。
“無妨,太子殿下身邊人正多,而且男女有別,臣貿然前去也于理不合。”謝池瑤受了皇后娘娘的叮囑讓她看著三皇子一點。
回京多日,雖然聽過三皇子的存在,母妃早亡,身子多年孱弱,一直養在宮中沒有外出,近日初見君清讓,倒也是翩翩公子。
“適才你也聽到了,父皇想為二哥和我擇妃,若選為二哥的側妃,哪怕是個良娣,日后也為列為妃位的,咳咳——”
“三皇子慎言,君臣有別,臣已然是帝師,只怕與后宮無緣,尚且也不想入宮。”謝池瑤雖不知三皇子的用意,但看了看左右兩側,拱手一拜,“臣并無此意。”
三皇子咳了幾聲,沒有回復謝池瑤,倒是將此事蓋了過去,“既然如此,我們去看看二哥的傷吧。”
等二人趕到太子的營帳時候,原來是太子殿下在追趕獵物的時候,馬受了驚嚇,將太子殿下從馬上摔落,腿受了傷,幸虧得了林騫及時救助。
“林騫,你救駕有功,說吧,想要什么賞賜?”老皇帝站在營帳外側,看著林騫說道。
“臣不敢,臣與殿下從小一起長大,況且殿下是君,屬下是臣,理應救殿下。”林騫不卑不亢地跪在地上回答,引得老皇帝多了幾分贊賞。
“不錯,有你父親的風范。”老皇帝夸了一句,但是該有封賞還是有的,“擇即日起,便封你為昭武校尉吧,去京都西大營上任。”
“謝皇上!”
等皇上封賞完,又處罰了一堆看管不力的奴才,才將此事平息了起來。
“江醫女,越兒的傷如何了?”
只見一身淺藍色布衣的女子從帳內走出,三千青絲被一根發帶挽起,滿身的藥草香,朝皇上行禮說道,“回皇上,太子的腿折了,需要靜養一個月便能痊愈。”
說完,那女子與謝池瑤對上了眼神,下一刻便移開了。
見謝池瑤困惑,不知道什么時候回來的安和郡主湊到她的耳邊,輕聲解釋那女子的來歷。
那女子正是江神醫的孫女江采兒,那日瘟疫也是她陪著江神醫救治的,據說得了江神醫的真傳,皇上有意讓她在宮中侍奉,那女子也有意入宮,就留下來了。
“聽聞,皇上姑父想讓她做太子表格的側妃。”
謝池瑤點了點頭,心想:看來皇上真的想讓女子在朝堂有一席之地啊,只是用意是什么呢?
因為太子殿下受傷,秋獵的事情也不了了之,原先選聘太子妃的事情也不了了之,但為了彰顯天威,還是給三皇子賜婚了。
……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茲聞禮部侍郎寧宏廣之女寧謐(嫻熟大方、溫良敦厚、品貌出眾,朕躬聞之甚悅。今皇三子年事已高,適婚娶之時,當擇賢女與配。值寧謐待宇閨中,與皇三子堪稱天設地造,為成佳人之美,特將汝許配皇三子為王妃。一切禮儀,交由禮部與欽天監監正共同操辦,擇良辰完婚。
“寧小姐,不,三皇子妃,接旨吧!”
寧謐呆坐在地,滿心的不可置信:“怎么會是三皇子呢?”
寧宏廣沒想到自己一個小小的侍郎,竟然能夠攀上三皇子的關系,喜不自勝,連忙給宣旨的小太監送上賞錢,絲毫沒有注意到寧謐的走神。
“恭喜寧大人了,賀喜寧大人了。”小太監在袖中掂了掂紅包,滿意地點了點頭,“三皇子妃,接旨吧。”
“我這女兒一時喜昏了頭,還請公公見諒。”說完,寧宏廣推搡了一下寧謐,低聲說道,“接旨。”
“臣女接旨,謝皇上恩典,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寧謐呆著身子結果圣旨,看著自家的父親恭敬地送走宣旨的小太監,忍不住諷刺地笑了一聲。她本以為自己就算當不了太子的側妃,一個選侍也可以的,沒想到是賜給了三皇子。那她這些年的苦心孤詣又算什么,本以為自己和安和郡主處處作對,太子殿下護著自己也是對自己有意的。
不,太子殿下……我要去找太子殿下。
只見寧謐放下圣旨,往府外跑了出去,正是往太子府的方向奔去的。
……
“三皇子接旨吧。”
收到圣旨的自然不止寧謐一人,自圍獵后,皇上派江醫女給三皇子診治了身體,說是無恙,只需要靜養而已。
隨后皇上就下旨讓三皇子出宮立府,并將寧謐賜為正妃,還選了另外兩家的女兒做側妃,母家勢力不大。
還未等三皇子接旨,就聽到路過的宮女傳來寧謐不失體統地去求太子殿下娶自己,哪怕無名無分都要跟著太子殿下,不肯嫁給三皇子。
聞言,三皇子低下來頭,藏住了眼里的陰翳和狠厲,在抬起頭的那一刻又如同往日一般溫和,“兒臣接旨,謝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