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山之行的一部分人還在外面,今天到達陽澄湖,看著天氣一會兒烈日炎炎,一會兒老虎洗臉,周五我們虧好在西溪南中止,他們送我們上了高鐵,結束了連頭帶尾的5天的出行。正好,老天安排的正好,小學生雙休回來也有飯吃,否則爺爺要心疼壞了。
瓊來上海看病已經一周,從腫瘤醫院住宿到火車站的漢庭住宿,昨天搬到新昌路220號的一家酒店,今天搬到黃河路的170號顥驪酒店,準備等小學生回金山了,我和愛人晚上去看看她。繼續復制2011年的年歷的記憶。
澳洲之行(16)——留學生居住地(2011年7月16日寫于澳洲)
有一天晚上,兒子抽空帶我們去了他以前住的留學生聚集地,也就是兒子有錢以后從留學生居住地搬到現在這所小二樓的公寓房。三年前剛來的時候,留學生居住地是每周120澳幣——150澳幣,每個月的住宿費是500——600澳幣。后來兒子倆口子打工很忙。在學習課目又多、打工又頻繁的狀況下,學習、打工的時間經常沖突,非常緊張,而且來去等公交車很費時(這里公交車很不發達,半小時一班,因為人人都有車)。在這樣的狀況下兒子、兒媳舍不得休息一天,雙休或假日都是在打工,不到一年賺得第一筆錢就買了一輛二手日本三菱車,為去學校上課、去打工提供了很方便的交通工具。這樣有了車,學習、打工就方便多了,打工的機會也就更多了。
圖片:在他們做窮學生的時候,經常去最便宜的面館,經常去跳蚤市場買物品,他們都帶我們去看過。兒子說,他們在第一年很是艱苦。
圖片:留學生居住地的住宿費因為交通不便而租金便宜,所以離學校和打工的單位很遠。在有了車子的狀況下,他們的學習、打工安排的就更有序了,掙錢的機會更多了。他們很努力,在留學生居住地只住了一年多一點,就改善了自己的居住環境,搬到現在的小公寓,奢侈地花費每月1400澳元租金。在他們漸漸的擺脫了窮學生的面貌后,在留學生群里算是靠自己打工最富有的留學生了,大家都很羨慕他們倆會找工作會賺錢。
圖片:后來才知道,其實大多數留學生是找不到工作的。我心里暗想,兒子是不是繼承了爸爸的衣缽,肯吃苦、很有經濟頭腦,很會思考分析,很會抓住機會?后面的一年半的學費和生活費基本全部都是他們自己掙的了。
圖片:來到他們身邊才知道,他們又何止保證了他們自己的用費啊,他們還為自己“武裝”了很多結婚用的“奢侈”品。如:對戒、LV、品牌婚服、品牌職業裝、筆記本電腦、照相機等,還存了我們來澳洲玩的費用。我沒有發言權,我只有無語······。
圖片:以上四幅圖片都是留學生居住地的集中區域,像這樣一個個的小房子是當地不同國家的移民在這里投資建造的,然后專門的區域形成專門的居住群。這里安靜,稍遠,房子質量也好,適合留學生。這里一大片的區域住的都是各個國家的留學生,價格也便宜。每一個投資者,也就是每一房主將自己的房子隔成一小間一小間,分租給幾個人、十幾個人不等,房子大的隔成的小間就多,房子小的隔成的小間就少。衛生間、廚房、冰箱等電器都是在公共場所公用的。
圖片:這是一個公共客廳,誰要來了同學什么的,就在這里聊天,因為自己的房間很小,只有一張床和桌的空間。
圖片:這是一個公共壁櫥,住多少人有多少隔層板,每個人一個隔斷層,放自己的油鹽醬醋、雜品、食品等。
圖片:這是公共用的冰箱、微波爐、烤爐。三人共用一個冰箱。這套房有三個冰箱,住了8個留學生。
圖片:這是兒子朋友用的冰箱,是三人共用的,里面貨色還不少哦。也還比較干凈、整潔。
圖片:這是這套房子8個人共同的公共廚房,電飯煲、電壺都是用每個人自己的,包括炊具都是各人自己備用的。
圖片:這是一個超大餐桌,大約有3米多長1米多寬,完全夠這所房子的8個留學生用餐,據說每天有鐘點工做衛生。
圖片:這是隔成每一間小房間的空間,一個通道下去連著一個接一個房門。兒子以前就住在這間房,據說很小。
圖片:兒子帶我來到他原來住的房間的窗戶邊。他說,他在房間打開窗簾看到的就是院子的內景。
圖片:兒子在這里住了一年多的地方,我還是很感興趣。那天,我們來的晚,同學們都睡了,我們也沒有打擾同學們。兒子還是滿足了我的這個愿望:帶我看了看他原來住的這個地方——留學生居住地。
自從兒子搬出這里后,他們倆幾乎沒有空回到這個他們原來的這個集體的家。一來是因為他們邊學習邊打工幾乎沒有時間玩;二來是他們掙錢的欲望較為強烈,上課后就是以掙錢為主;三來是在自己有了工作的圈子以后,對于清貧的留學生就沒有什么共同的語言了。
兒子說,留學生大都用的是家里有錢,都是一幫坐等著家里寄錢來生活的寄生蟲,何況打工的機會并不多,偶爾嘗嘗打工的苦滋味就退縮了。說著,兒子伸出手臂有一處雞蛋大的傷疤,說那是在一家餐廳打工的燙傷,兒子在這家餐廳做了不到兩個月,就又重新有機會尋找到新的工作,不斷跳槽后,又打入了當地的旅游業,成為了當地旅游業小有名氣的“Luke”(兒子英文名)。我很欣慰。
下面2張拼圖是剛入學他們發回來的圖片,我珍藏著:
圖片:這3張圖片我花了很大的力氣找出來,我拼圖成1張放在這個章節留作紀念。這1張拼圖是兒子剛去的時候,發回來的圖片。自己的小房間內面的狀況和周圍的狀況,這種房間就是在居住群里的一間,每個月的租金是600澳元。這時候兒子的衣食住行,樣樣都會精打細算。
圖片:這張拼圖是兒子第2次發回來的圖片。兒子告訴我們在他們熟悉了情況以后立馬就在業余時間打工掙錢了,沒有幾個月兩個人掙的錢就買了這輛二手日本三菱車。在這個很偏遠的留學生居住集中地,兒子沒有住多久就改善了自己的居住條件,就住到市區的小二樓的公寓里了,這樣更方便打工學習了。這張拼圖是第2次發過來的圖片,我都珍藏著。在這次2周年的紀念里我找出來集中放在這里留作紀念。
2007年以后,市面上漂亮的臺式年歷就淘汰了,臺歷淘汰以后,我就開始在QQ上寫日志了,寫了整整17年,一直寫到今天。回看老日志真的很過癮啊,以后在養老院看自己寫了幾十年的日志更過癮。我的QQ號:1027868803,歲月的記錄是鏡子,歡迎書友們光臨我的QQ日志空間,讀圖文并茂的情深日志。
澳洲之行(16)——留學生居住地
澳洲之行(15)——心跳過山車
澳洲之行(14)——避暑山莊
澳洲之行(13)——漁人碼頭
澳洲之行(12)——幸福的一家人
澳洲之行(11)——最美不過夕陽紅
澳洲之行(10)——一個瘋狂的女人
澳洲之行(9)——Griffish大學
澳洲之行(8)——兒子的家
澳洲之行(7)——大海你早
澳洲之行(6)——巧遇馬拉松
澳洲之行(5)——快樂的天堂農莊
澳洲之行(4)——卡通明星大游行
澳洲之行(3)——黃金海岸(Glodcoast)
澳洲之行(2)——魅力大海
澳洲之行(1)——Australia第一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