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中秋佳節(jié),許多人家都出來逛街游玩,聽說城南有那商戶搭了臺子,請了雜戲班子,讓人免費觀看。當(dāng)然了,也是為了聚人氣,讓人買些店里的東西。
那街上人也怪多的,有的是來參加大會的,有來游玩湊熱鬧的,還有那些趁著節(jié)日做點小買賣的攤販,人多的很。趙志和玉兒本是乘車而來,可是這街上人太多,馬車過不去,于是兩人下了車來,帶著鐘小四等仆從步行過去。
來到酒樓里,只見那臺子已經(jīng)搭好了,臺子周圍還重新布置了些桌椅板凳,供大家入座,光是那茶水費就賺了一筆。還有那售賣瓜子鮮果、糕點的,生意不要多火爆了。
那店小二看到有客來立馬上前笑問道,“公子,小姐,因今日咱縣里舉辦詩詞大會,不知是否提前預(yù)定了包間,若沒有的話,就只剩大堂的座位了。”
只見鐘小四上前道,“我們是趙校尉家的,這是我家公子和小姐,縣里應(yīng)是提前安排好包間,你帶我們過去吧。”
那小二一聽,立馬滿臉堆笑道,“小人不識泰山,確實已經(jīng)安排好了,請隨我來。”
行至二樓,店小二將幾人迎入包間中,打開房門道,“貴客,這是咱們酒樓最好的房間之一了,您看咱們這一處正對那臺子,一會兒先有那歌舞表演,各位公子小姐正好能看到。”
趙志看了看,較為滿意,于是又問道,“縣令大人他們到了沒有?他們的包間在哪里?”
那小二立馬回道,“縣令大人他們可能要過一會到,他們的包間就在您這出門左轉(zhuǎn)的第二間就是。”
趙志點點頭,那小二又道,“本店已經(jīng)準(zhǔn)備好了茶水和一些點心,一會給您送上來,請貴客稍后。”不一會,就見店家送來一壺明前綠茶、一壺蜜水、四樣時興點心以及兩碟瓜果。同行的還有那掌柜的。
只見那掌柜的進了包間后施了一禮道,“趙公子,趙小姐,今日客人較多,有所怠慢,還請多包涵。兩位看是否還有什么需要添加的,在下一定辦好。”
趙志坐著不動,略點了點頭道,“掌柜的客氣了,這就很好了。對了,一會兒我們還有兩位朋友要過來,到時候還要煩請將人請過來。”掌柜的一一應(yīng)了。
此時,那詩詞大會還未正式開始,那臺子上有一清麗女子正彈著琵琶,一會又上來幾個女子伴隨著樂聲在那里翩翩起舞。臺下觀眾又是鼓掌又是叫好的。
玉兒見了,好奇的問道:“哥哥,今天不是詩詞大會嗎?怎么還有幾位姐姐在臺上跳舞?這跳的是什么舞蹈啊?還有人在彈琴呢?彈的是什么曲子啊?”
原來雖說是詩詞大會,但本朝喜好風(fēng)雅,除了舞文弄墨外,還喜歡絲竹舞樂,故而縣里還請了樂伎前來助興。
其實趙志來這里也是湊熱鬧的,那些樂曲舞蹈啥的他也不懂,正在不知如何回答的時候,只見鐘小四前來通報:“公子,張夫子他們到了。”
玉兒的注意力立馬被轉(zhuǎn)移了,忙著去迎接夫子去了。在店小二的引領(lǐng)下,張書顏姐弟倆款款而來。幾人相互施禮,紛紛落座。
這邊趙志和張書杰兩人在一起聊起了天,玉兒就剛才的問題又問了下張書顏,張書顏笑著說道:“現(xiàn)在彈的這首曲子是《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古曲,你聽是不是覺得此時我們正在江面泛舟,一輪明月照在江面上,波光粼粼~還有唐朝詩人張若虛曾寫過一首七言絕句也叫‘春江花月夜’,詩中云‘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看著夫子吟誦著詩句玉兒覺得這詩確實寫的怪好的~這曲也挺好聽的,就是不知道這江上的一輪明月和平時看到的明月有什么不一樣?又好看在哪里?
這也不怪玉兒,一是當(dāng)初從邊關(guān)來到這南方小城時雖也坐過船啥的,但因年紀(jì)小不記事,也不知道江面上的月亮是啥樣的;二是雖說現(xiàn)在開始啟蒙了,但還沒有接觸到那些詩兒文兒的,那意境之美還不是很懂。可就算是這樣,但玉兒還是很捧場的說道,“夫子,你說的太好了,下次我要讓爹娘帶我去看看什么春江,明月的。”
張書顏吟誦完這首詩,突然覺得整個人都暢快起來,點點頭說道,“是的,玉兒,有句話叫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有機會是要多出去走走,看看方能體會那些文豪們詩中所含意境~”
此時,鐘小四俯耳至趙志耳邊說道,“公子,縣令大人已經(jīng)到了。”趙志點點頭,沖著張書顏等人說道,“我先出去拜見下縣令大人。”
眼見時辰差不多了,只見一位文人模樣的登上舞臺,舉起雙手示意大家安靜,“請大家靜一下,詩詞大會馬上就要開始了。在各位大人和鄉(xiāng)紳父老的支持下,值此中秋佳節(jié),讓咱們以文會友共襄盛世。臺上安排了紙墨筆硯供各位才子們使用,以一炷香為界,看誰寫的最多,最好,即可獲勝;本次大會由縣里的各位大人擔(dān)任評判。
話音剛落就有十余位書生走上擂臺奮筆疾書,一炷香結(jié)束后,大家停筆,讓那些書生逐一吟誦,經(jīng)本縣幾位大佬評定,挑選出那出挑的詩詞來,最后評定了前三名。
獎品也還豐厚,且都很是實用。凡是參加的學(xué)子都得了一支湖筆,那第二名、第三名得了一塊徽墨和一刀宣紙,那第一名的獎品是那文房四寶一套。其實趙志和玉兒真的是湊熱鬧而已,反倒是張家姐弟兩人一一點評揣摩,頗有心得的樣子。
詩詞大會結(jié)束后,那縣令等人就離開了,此時臺上有那樂伎表演舞曲,有那名伶高歌一曲應(yīng)景的《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團圓思慕之情油然而生,大家聽的是津津有味。
此時,玉兒突然感到肚子有點痛,可能是那螃蟹吃的有點多了,于是讓兩個丫鬟陪著一起去更衣,那茅房在酒樓的后院,那里人員稀少,恰巧張書顏也想出去透透氣,就陪著一起去了。
大約過了一炷香的時間,只見一個小丫鬟氣喘噓吁的跑到二樓,對趙志喊道:“公子,不好了,有賊人要抓小姐~,張夫子讓我趕緊過來喊你們過去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