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讓人將物品收拾妥當,就回自己屋里看兵書去了。玉兒來到書房,跟著夫子學習《論語》,然后又練了半個時辰的大字。
因快過年了,再加上天氣寒冷,縣學準備在臘月二十這日放假,等到過完元宵節到正月十八那日開學,故而張書顏和梁氏商量著也按這時間給玉兒放假。只是那張夫子又布置了好些課業,并囑咐玉兒好好在家溫書,待到開學再來檢查功課。
對于放假,玉兒還有些不舍呢,“夫子,那豈不是有大半個月都不能見面了。”張書顏笑道,“你若是在學問方面有什么不懂的,也可去我家里尋我。正好家里的那棵臘梅也快要開花了,到時候再邀你過去玩。”玉兒只得點頭稱好。
年下事務多,家里的兩個兒子都抓來幫忙。因路途遙遠,那趙毅帶著趙強已經在前幾日去那州府拜訪上官了,安排那趙志在家里負責迎來送往的。玉兒還小,梁氏就讓她好好寫課業,不要搗亂就行了,故而那玉兒感到越發的無聊了,有時想玩玩積雪,又被嬤嬤阻攔。
玉兒實在無聊,就借故有課業不懂,準備去夫子家轉轉。梁氏聽了,想著正好就將那年禮提前給送去,否則到年下家里人來人往的也是分身乏術,于是讓下人先去張家知會一聲。
梁氏安排李管事準備了一套文房四寶、兩匹緞子,兩條豬后腿幾簍上好的木炭。安排妥當后,就讓趙志陪著玉兒去送年禮。
兩人乘著馬車帶著年禮就往張家駛去,玉兒將那車簾掀了一小道縫,只見那街道上的積雪已經打掃干凈了,于是問車夫道,“這雪掃的挺干凈的啊,是誰弄的啊?”那車夫答道,“稟報小姐,這接連下了兩場雪,這道上都是積雪,不方便大家行走。這不是要過年了嗎,縣衙里就組織大家清掃了積雪,現在這道干凈多了。”
很快就到了張夫子家的那條胡同,下了馬車,玉兒就聞到空氣中彌漫著炸肉圓子的香味,估計哪家正在準備年貨。玉兒嗅了嗅,道,“好香啊,感覺我都餓了。”
待幾人來到張家門口,只見那大門前已經清掃的干干凈凈,積雪統一掃至門前的樹下。這次玉兒帶了秋菊過來,秋菊敲了敲門,門開了,來人正是張書杰,“趙大哥,你們來了,快請進。”
只見那院子里的積雪也已經清掃干凈了,張書顏扶著張母正在前廳門口等著大家的到來。
今天張書顏穿了件鵝黃色的細布棉襖,那裙角和對襟上繡了朵朵梅花,腰部系了紅色腰帶,更加顯得身材修長,也襯得她較往日活潑嬌俏了些。
玉兒見了,贊道,“夫子,以前看你穿的衣裳顏色不是月牙白就是銀灰色要么就是淺藍色,還是這件衣裳好看。”趙志看了,也覺得怪好看的。
張母道,“其實幾個月前就已經除服了,孩子們孝順,也就這幾日才開始穿的活潑些。昨日貴府就打發人過來說了,本以為天寒地凍的要遲些才過來呢,沒想到這么早就來了。而且每次來都備這么多東西。外面冷,快請進來,早上吃了沒?書顏啊,趕緊做了早茶來。”這邊的早茶指的是雞蛋面條。
趙志趕緊謝道,“謝謝張伯母,早上吃了來的。”
張母道,“那也要吃些早茶,這是咱們這邊的年俗。書顏趕緊去做來。”
張書顏應了,趕緊去廚房準備早茶去了。玉兒感覺有些無聊,就帶著秋菊一起去廚房了。張書顏趕緊說道,“玉兒,你趕緊去前廳坐著,這廚房狹小的很。”
玉兒道,“沒事,我就轉轉,放心不給您添麻煩的。”
玉兒跟著來到廚房外面,那廊檐下掛著好幾條臘肉干,還有那咸魚,空氣中還彌漫著炸丸子的香味。“夫子,這些咸肉、咸魚啥的都是你弄的?”
張書顏笑道,“是啊,進了臘月就得準備這些了。這兩天還炸了些圓子、煎了蛋餃,不論多少也是過年。”
玉兒心疼道,“夫子,你這豈不是太辛苦了?為什么不買些丫頭幫你?”
張書顏笑道,“本有兩三個經年的老仆,現在去鄉下幫我家看田地去了。咱家人口簡單,事也不多,若是忙的話,就請了附近的劉婆子來幫忙。不過書杰也大了,母親年紀也漸長,的確要買個丫頭和小廝幫著做事了。”
面做好了,張母笑瞇瞇的說道,“趁熱吃,嘗嘗書顏的廚藝。”
趙志和玉兒坐到餐桌前笑瞇瞇的吃了,那面條澆了雞湯鮮的很,那小菜配著面條吃正正好。
玉兒吃的開心,“夫子,您做的面條也好吃呢。”書顏笑而不語。
吃完早茶,秋菊幫著收拾了。書杰迫不及待的要展示下自己學習的成果,就在空地上打了套拳,趙志在一旁悉心指導。
趙志帶著玉兒準備告辭,那張母拿出一個包袱來,“我抽空給玉兒做了件冬襖和斗篷,兩雙軟底鞋,聊表我的心意。”趙志和玉兒再三感謝,就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