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張書杰帶著謝禮外出拜訪了,張書顏也收拾收拾去往那趙家。待到府內,張書顏先是拜見了梁氏,“夫人,昨日多謝您派人去接我家書杰。”
梁氏笑道,“這有什么,看見你們這些少年人積極上進,我也是歡喜的。只是夫子不在家里招待親朋,怎么一早過來了。”
張書顏笑道,“昨日已經有人來賀過了,我這一大早是過來和夫人告假的,順便給玉兒布置些功課。”
梁氏笑道,“這些許小事,你打發人來說就行了,還親自跑一趟。”
張書顏呈上請柬,笑道,“也不完全是為了這事,家里親朋都說要賀賀,故而家里備了薄酒,如是府上方便的話還請光臨寒舍。”夏荷拿了那請柬,呈給梁氏。
梁氏打開那請柬看了道,“是后日?遇到此等喜事,定會派人前去恭賀。”說了些閑話,張書顏就告辭了,“夫人,我先去給玉兒布置些功課,到時我就直接回去了。”
梁氏笑道,“知道你這兩日挺忙,趕緊去吧。”張書顏告辭就出了院子。
“那好,我看時間還早,我們先將族里的帖子送了,下午再送其他的。”張書杰應了,姐弟倆一家家的送那請帖去了。下午書顏就單讓弟弟去送那帖子,家里還有一大堆事要忙呢。書顏先是幫著母親清洗茶盞,碗筷,又向左鄰右舍借那桌椅板凳,又去那糕點鋪子買了四色點心,瓜子、花生等炒貨,一刻都不得閑。族里也有那些個家貧的,張母就找了三五個人來,讓她們來幫著做些端茶遞水等活計,到時候給些米糧等謝禮,也全了親戚間的面子。
好在這兩天的宴席都辦的順順利利的,大家也都湊趣說那喜慶話,還有那家有女兒的打聽起了書杰是否婚配,被張母以孩子還小還需再讀兩年書為由給婉拒了。
到了宴會第二天,這天請的主要是那些個張父生前好友及其家眷,基本也就本縣舉人秀才圈的人物。那日夏荷帶著著禮物代表梁氏前來恭賀,張母熱心留飯,夏荷以府中有事為婉拒,于是張母拿了個紅封,感謝夏荷還特地跑了一趟。夏荷笑道,“還得謝謝夫人讓我過來,方才能來沾沾咱們秀才公的喜氣。”
那一眾女眷們看了也是眼熱,沒想到張家竟然得了趙校尉家的青眼,這張家真的又要立起來了。
忙活了兩日,待酒宴結束后,書杰將那板凳桌椅送還給左鄰右舍同時將那糕點送與他們,也是謝謝他們的幫忙。張家母女等在家清洗杯具,打掃衛生,待弄好了后,幾人都累的不行。
張書顏道,“母親,咱們不如買個小丫頭和小廝,以后這迎來送往的事情也會愈來愈多,咱倆也忙不過來啊。”張母允了。
歇了會,張書顏和弟弟將那賀禮一一登記下來,雖說都是些吃食料子什么的,但都是好東西,自己用也好送人也好都合用。而且人情往來,主要就是往來,以后都是要還禮的。累了一天了,晚上三人就簡單的弄了點菜泡飯吃了,就早早休息了。
第二日一早,張書顏拖著疲憊的身子來到趙家,剛到書房,就見玉兒飛撲上來,“夫子,告訴您一個好消息,我二哥武舉也過了,聽說得了個第二,秋后就要去那京城參加兵部的遴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