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
清晨時分,冬天的第一場霧悄然降臨,比去年要來的晚了一些。
開研新區精神病院。
它作為開辦時間不到兩年的福利性精神病院,同時是國家重點扶持對象。病院內擁有先進的設備、優秀的醫護工作者和廣闊的占地面積。
當你住在病院周圍的高層居民樓企圖俯瞰病院上空觀賞一下美麗風景時,就會發現今天的霧確實很大。
住院部女病區。
早晨的第一頓藥物治療是精神滿滿的開胃小菜。
年紀稍大的女護工推著小推車走進樓道里,她身后跟著一個年輕些的姑娘,那是昨天來的新員工,今天已經正式入職。
“都來吃藥啦。”隨著女護工的招呼聲,各式各樣的精神病患者從病房里探出頭。
四人間病房中的病人相互呼喚,叫醒還在發呆的病友。
有病人走出病房,手里拿著自己的小杯子,有序的在小推車前排隊。
年輕護工跟隨在前輩身邊,第一次與這么多精神病患者接觸,她心中不免有些忐忑。
旁邊的前輩明白新員工的顧慮,她拍拍新人的肩膀解釋著:“其實不必太擔心。能出來自由活動基本都是好孩子?!?/p>
“有強烈攻擊性的患者會住在單獨房間里,他們和束縛帶作伴?!?/p>
資深前輩指揮著年輕護工給病人水杯倒水,她拿出點名冊開始點名。
[規則一:精神病患者的水杯里不能出現燙水。]
前輩轉過頭再次囑咐新人道:“小葉,記得檢查她們舌頭底下。”
年輕護工如臨大敵,目不轉睛注視著推車前排隊的人群。
“占卜師?!?/p>
咦咦咦?這名字有點不對勁吧。小葉思路一轉,哦,可能是爹媽起的怪名,不是還有給孩子起名秦始皇的嘛。
被叫到的病人站到了小葉面前,拿著杯子伸手要溫水。
叫占卜師的圓臉女患者很乖的吃完藥,張大嘴巴抬起舌頭給年輕護工查看。
嗯,這孩子一向很安分。護工前輩滿意的點點頭,繼續點兵點將,說出的名字是一個比一個炫酷:
“歌劇演員?!?/p>
“祥瑞學家。”
“夢旅者。”
前輩喊到這個名字時沒有人站出來,隊伍中安靜了一會。她看起來并不著急,抬眼看向隊伍再次呼喚:
“夢旅者。”
大約十秒后走出一個瘦削身影,看起來不到30歲的女患者慢悠悠接過溫水。
她與年輕護工短暫注視,隨后脖頸一仰就著水將藥片吞下去。
呆滯麻木遲鈍,這是年輕護工對夢旅者的第一印象。
年輕護工不確定自己有沒有眼花,她恍惚間在這個叫夢旅者的患者眼中,似乎看到有很多重影閃過。
奇怪的病人。
在小葉還在思考時,夢旅者回歸了隊伍,安靜地站在那里。她對這位新面孔的護工沒有表現出一點好奇。
點名聲不停,疑惑在年輕護工心中盤繞生根。
“金牌中介?!?/p>
“監獄長。”
……
蔣前輩點名遞藥速度不減,新人小葉應接不暇,叫她沒時間進行吐槽。
同樣的點名吃藥場景在男病區上演。
新人大驚,怎么會有人叫這種名字啊喂!這個精神病院大有問題!
老前輩們面不改色,從容吟唱著不明意義的咒語:“動物教授?!?/p>
“骰子先知?!?/p>
“音波怪盜。”
“假發批發商?!?/p>
……
施法完畢,蔣前輩帶著一臉求知欲的新人退出戰場。有些囑咐的話是不能當著病人的面說出來的。
無事可做的精神病人開始四處游蕩。
為了安撫患者情緒,今天的電視開的比平時早一些,正好是地方早間新聞的時間。
身穿紅色外套是害怕與交通工具親密接觸,戴著口罩是委婉拒絕霧氣深入呼吸道,敬業的外景記者在濃霧中向臺內主持人匯報著:
“各位觀眾大家好,我是本期的外景記者趙成長?!?/p>
“受大霧天氣影響,開研新區多路段封閉。在我們的身后這條……”
電視屏幕前。
一個看起來六七十歲的老年男性和病友們一起坐在電視機前,他們認真盯著畫面上那位記者,聽他講述霧天注意事項。
老患者一頭白發梳成優雅從容的三七分,他衣著整潔,連指甲縫都剔的干干凈凈。
透過他的眉眼,依稀可以看到年輕時的風華。
老患者用胳膊肘戳了戳旁邊坐著的年輕女性,然后從口袋里拿出一條紅色的布料。
那是條男士四角褲。
“瞧,那是我兒子,上電視了?!?/p>
有點變態的老患者外號音波怪盜,真名趙愛民,此時他舉著四角褲得意的向旁邊夢旅者介紹著。
這一舉動吸引了其他人的注意,患者中又是一陣喧嘩,爭先發出睿智語言。
“那明明是我哥哥?!?/p>
“三舅姥爺,你為什么還不來接我出院?!?/p>
“大家不要相信,他是科學怪人!”
趙愛民一點也不慌,抖抖手中的本命年戰衣。這是他兒子的證據,別人不信沒關系,他好朋友相信就夠了。
外號夢旅者的年輕女性,真名孟行。
被觸碰回神,孟行看向音波怪盜手中的紅四角,思索之后發出崇拜的聲音。
“好厲害呀?!?/p>
趙愛民看著電視中的記者,露出純真的笑容。
“確實好厲害呀?!?/p>
至于電視里在說什么……沒有進展的失蹤大案。
新型傳染病出現,多地區動植物生長異常,七旬老太慘遭碰瓷……
孟行表示:不好意思,腦子里說話的人太多,聽不見思密達。
近幾年各種因素的壓力,年輕人口患病率上升。
開研新區住院部的患者以年輕人居多,年紀最小的只有13歲。
孟行今年27歲,原本是一位小有名氣的旅行博主。
家庭美滿父母健在,這一點就很不主角。
要說孟行家有什么最特別,那就是她家仨孩子都是屬于是18歲之前不能去泰山的人群。
孟行和妹妹弟弟都是爸媽栓來的泰山娃娃。
在入院前她最后去過的景點,是泰山。
回到家后,孟行呆坐一整天,她無法回應外界的任何刺激。在黑夜降臨的那一刻,孟行舉起了刀。
她說,好吵。
也就是在一年前的今天,孟行由于過激的自殘行為被家人送到這里,她只差一點就把自己玩死了。
至此,入院滿一周年。傷疤已經淡去,精神來自靈魂!
今天的孟行還是沒有出院的資格,取代自殘行為的是熱熱鬧鬧人格分裂。
每一個人格都擁有鮮明的性格,從1號到13號大家各自編號,加上孟行自己一共13.5個人格。
每一天都是雞同鴨講的腦內小劇場,相處下來也算和諧。
直到半年前,在同病房的小姑娘陷入失蹤大案后,孟行與她腦海中的其他人格發生爭執。
這之后她淡化了自我的定義,不再對孟行這個名字產生回應,而是稱呼自己為,13號夢旅者。
不知道她用什么手段忽悠了其他精神病患者,也可能是因為13王的稱號過于響亮。
這些患者同樣開始拒絕使用真名。
“喊我真名做什么?”
“不對不對,我是xxxx?!?/p>
一個個的都特有想法,代號叫啥的都有。
“從點名冊結果來看,他們確實成功了?!?/p>
身穿白大褂的女人寫完這段,蓋回筆帽,用中指推了一下金框眼鏡,將小記事本放回口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