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封信,她寫得極為簡潔,也極為直接,仿佛只是為了回應(yīng)一個簡單的問候。
謝每每滿意地點了點頭,信封封好后,遞給謝天天:“你去把這封信送出去,記得,速度快點。”
謝天天接過信,看著姐姐那自信滿滿的表情,頓時明白過來:“姐,你這意思是要等著他再找你,挑戰(zhàn)你是吧?真有你的!”
謝每每冷冷一笑:“他若是真的能挑戰(zhàn)我,那我就讓他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商場風(fēng)云。”
謝天天嘴角一撇,帶著笑意走了出去,心里默默想:看來這場風(fēng)波,才剛剛開始。
這時,謝每每心頭的那股不安似乎又悄然浮現(xiàn)——林扶棠,那個總是顯得過于冷靜、過于沉穩(wěn)的男人,究竟想從她身上得到什么呢?
就在謝每每以為自己終于能夠有片刻的清靜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
清晨,謝府的大門外傳來輕微的馬蹄聲,接著就是一陣不算急促的步伐聲。
謝每每正在廳內(nèi)處理一些賬目,偶爾抬頭透過窗子看一眼外面的景色,卻并未注意到來人的到來。直到那人輕輕敲了敲門。
“謝姑娘,我能進來嗎?”聲音清晰而不失禮貌。
謝每每一愣,抬起頭,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熟悉的身影——陸曉舟。
手中提著一大籃子水果,籃子里各種新鮮的水果色澤鮮艷,看上去格外誘人。
“陸公子,您不在京城忙事業(yè),跑到這兒干啥?”謝每每不禁有些愣住了,神色間透出一絲驚訝與疑惑。
陸曉舟笑得溫和,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步伐從容不迫地走了進來,輕輕將籃子放在了桌上:“聽說你最近有些不順,特意帶些東西來,希望能幫你提提氣。”
謝每每看著那籃水果,心中涌起一陣復(fù)雜的情緒。
她有些意外,也有些困惑,畢竟,陸曉舟從來不會無緣無故地做這些事情。
而且,這些水果看上去并不是什么普通的東西,顯然是他特意挑選的,似乎用心良苦。
她忍不住翻了個白眼:“陸公子,您這是來添堵的吧?”她的語氣帶著一絲不屑,顯然并不打算接受他的好意。
陸曉舟一笑,眼中閃過一絲溫和的笑意:“添堵?怎么會呢?我可是專門來幫你總結(jié)失敗經(jīng)驗的,您知道的,這可不是一般的‘事業(yè)’,這是天大的事業(yè)。”
謝每每愣了愣,瞪大了眼睛:“總結(jié)失敗經(jīng)驗?陸公子,你這是在侮辱我嗎?”她的語氣里帶著輕微的怒意,卻也沒有完全抑制住她心中的好奇。
陸曉舟沒有回答,而是輕輕抬手指了指桌上的水果:“這是些時令水果,您嘗嘗,先清清腸胃,咱們好好聊聊。這些東西,我看著就覺得適合你。”
謝每每挑了挑眉,心中雖然有些不悅,但還是忍不住拿起了一顆柑橘,輕輕剝開,果香撲鼻。
她深吸一口氣,才坐了下來:“好吧,既然你如此上心,那就聽聽你所謂的‘失敗經(jīng)驗總結(jié)’。”
陸曉舟坐在她對面,笑容依舊溫文爾雅:“其實,你現(xiàn)在的局面,我覺得并不算失敗。只是,有些計劃可能太過倉促,或者說,時機未到。商場如戰(zhàn)場,時運不濟也難免。我倒是覺得,你得冷靜下來,審時度勢,找到真正的突破口。”
謝每每聽了他的分析,心中微微一動,盡管她從不輕易相信別人,但陸曉舟的話卻有幾分道理。
她緩緩放下手中的柑橘,盯著對方:“那你覺得,我現(xiàn)在該做什么?”
陸曉舟輕輕一笑,語氣中帶著幾分戲謔:“這不就是我給你送水果的真正目的嘛——給你一點‘清新的感覺’,讓你理清思路。
你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是,不能讓自己迷失在眼前的小問題里,要看得更遠一些。”
謝每每忍不住冷笑:“你這個人倒是有趣,竟然用這種方式來‘幫忙’。”
陸曉舟笑而不語,他的眼神清澈,卻透出一絲淡淡的深意:“這世上,能幫你的人并不多。你覺得我是真的關(guān)心你,還是僅僅是因為想讓你明白一些道理?”
謝每每一時語塞,她知道,陸曉舟所說的每一句話都帶著某種深意,或許他早就看透了她的心思。
不過,她并不打算就這么輕易被人看透,尤其是眼前這個男人,總是能夠在不動聲色中點出她的弱點。
“你倒是聰明。”謝每每終于說道,語氣里帶著一絲復(fù)雜,“不過,幫忙也不是這么隨隨便便的,必須得有個分寸。”
陸曉舟看了她一眼,眼中帶著些許溫暖:“我不在乎什么分寸。你若是愿意接受,我也不介意替你出個主意。”
謝每每低頭沉思了片刻,最后嘆了口氣:“既然你都這么說了,那我就勉為其難,聽聽你的建議。”
陸曉舟微微一笑,目光溫柔卻堅決:“你要從小事做起,不要太急功近利。商場競爭激烈,時機掌握得當(dāng),便能事半功倍。但一旦過度急功近利,只會讓你付出更多的代價。”
謝每每點點頭,心中有些復(fù)雜。
她知道,陸曉舟的話并不只是簡單的建議,更像是某種提醒。
“好吧,我記住了。”謝每每沉聲說道,眼神變得冷靜了許多。
陸曉舟微微一笑,看著她的眼神變得柔和:“那就好。如果需要我的幫助,記得告訴我。”
謝每每點點頭,雖然不打算完全依賴他,但她知道,這個男人的確有些東西值得她學(xué)習(xí)。
當(dāng)陸曉舟離開時,謝每每靜靜坐在桌前,望著那籃子水果,心中涌動的情緒復(fù)雜難言。
她并不打算輕易被任何人左右,但有些話語,卻在她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一天傍晚,謝府的管家突然送來一封信。
信封看起來極為普通,但上面用金色的篆字寫著“謝家”,字跡端莊、剛勁。
謝每每從管家手中接過,打開封皮的瞬間,信紙上的內(nèi)容便讓她的眼神一變。
信中寫道,外公派人來信,提到謝家對她即將啟動的商業(yè)項目感興趣,準(zhǔn)備進行一項投資。
可是,這項投資卻附帶了一個條件——謝每每必須給家族中的一些親戚分配“股份”。
信中沒有具體提到多少股份,也沒有說明這些親戚是否會參與實際的資金投入或管理,只是隱晦地要求“照顧一下家族關(guān)系,利益分配上盡量合理。”
謝每每看完信后,嘴角不由自主地勾起了一絲冷笑。
她明白,外公的意思并不單純。
謝家向來是一個注重關(guān)系和利益的家族,尤其是在錢財上,更加講求“平衡”。
她知道,外公的投資不可能是無條件的,而這個“合理”的股份分配,也許正是謝家人習(xí)慣的做法。
謝母見她盯著信紙不動,便小心翼翼地開口:“每每,你怎么看這個事情?”她的語氣中帶著一絲試探。
因為她知道,謝每每一直秉持著自己獨立的原則,不喜歡家族在自己事業(yè)上的過多干預(yù)。
謝每每低頭沉默片刻,緩緩放下信紙,目光冷靜地看向謝母:“股份?他們出資多少,我讓他們按比例分配,別想空手套白狼!”她的語氣中帶著明顯的不屑和堅定。
謝母愣了一下,顯然沒料到謝每每會這么直接地回應(yīng)。
她嘆了口氣,目光中透露出一絲復(fù)雜:“果然是我女兒,心比鐵硬。你這么想,是對的,但是你也知道,家族的關(guān)系……這事可能不會這么簡單。”
謝每每冷冷一笑,站起身來,走到窗前,看著外面已經(jīng)暗下來的天色。
她的語氣沒有絲毫溫度:“我不怕復(fù)雜。家族的利益不代表我必須無條件讓步。我們每個人都應(yīng)該為自己的選擇負責(zé),外公的投資,我歡迎,但我也不會讓自己淪為別人手中的棋子。”
謝母無奈地搖了搖頭,眼中閃過一絲遺憾:“我知道你有自己的主見,但家族的力量,是你目前無法忽視的。你和外公的關(guān)系向來不錯,但這次涉及到的親戚們,恐怕不會這么輕易放手。”
“就算是親戚,也得遵循規(guī)則。”謝每每冷冷地回應(yīng),“如果他們不愿意按規(guī)定來,那就別怪我不客氣。”
謝母見她如此堅定,也只得嘆息一聲:“你既然這么決定了,我就不再多說什么。不過,記得,能獨立行事是好,但有時候,也需要考慮大局。”
謝每每轉(zhuǎn)身,眼中閃過一抹銳利:“大局?我現(xiàn)在只關(guān)心自己的事業(yè),至于那些所謂的‘大局’,我可以自己去創(chuàng)造。”她話語中透著一股不容忽視的自信和決心。
謝母看著她那股凌然的氣度,心中復(fù)雜。
或許,外公的這筆投資,正是謝每每真正走上自己事業(yè)之路的一個重要契機,但她也知道,這條路上,挑戰(zhàn)和阻礙也會隨之而來。
“好吧,既然你這么決定了,那就按照你的方式來。但無論如何,別忘了有時候妥協(xié)也是一種智慧。”
謝每每微微一笑:“我明白。但有些時候,妥協(xié)就意味著放棄,而我從來不喜歡放棄。”她的語氣堅定而決絕,仿佛已經(jīng)做好了與一切迎戰(zhàn)的準(zhǔn)備。
謝母看著她的背影,心中既有些欣慰,又不免感到擔(dān)憂。
這個女孩,早已不像她記憶中的那個單純的小姑娘,她的心智,早已超越了自己所能理解的范疇。
謝每每坐在書桌前,手指輕輕敲打著桌面,腦海中迅速閃過一系列的構(gòu)思。
茶葉市場,這個充滿了傳統(tǒng)味道的行業(yè),似乎是她能夠撬動的新機會。
她突然間覺得,這或許是一個絕佳的切入點。
她并不打算自己去種茶,那樣的投入和周期太長,她想做的是借助現(xiàn)有的茶山資源,專注于茶葉的銷售和品牌建設(shè),將本地的茶葉推向更大的市場。
“天天,明天跟我去茶山考察,咱們搞個小規(guī)模茶葉貿(mào)易。”謝每每的話音一落,便立刻決定了接下來的行動。
謝天天一聽,眉頭微微皺起,有些疑惑:“姐,茶葉咱家沒種過,你確定能成?”他雖然見過謝每每做過不少項目,但每一次的突破都讓他感到既震驚又迷茫。
茶葉市場聽起來很傳統(tǒng),和她平時玩轉(zhuǎn)的高科技項目完全不搭邊,他實在搞不懂她為什么突然對茶葉感興趣。
謝每每沒有立刻回答,而是拿起桌上的一支筆,輕輕在紙上劃出幾個圈,開始規(guī)劃她的思路:“我們不需要自己種茶,茶山資源太分散,種植成本和風(fēng)險太高。我們可以和當(dāng)?shù)氐牟柁r(nóng)合作,做分銷和品牌營銷。關(guān)鍵在于市場定位和銷售渠道,而這些正是我擅長的。”
她頓了頓,繼續(xù)說道:“我們要把本地的好茶賣出去,搞個精品茶葉店,專注于高端消費市場,打出獨特的品牌。”
謝天天聽完后,依舊顯得有些遲疑:“可可是,姐,你說的這些,都得先有茶葉吧?總不能空手套白狼吧?”
謝每每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堅毅:“咱不需要種,只需要賣。會吹就行!我們現(xiàn)在缺的,不是茶葉,而是渠道和品牌。如果能和當(dāng)?shù)氐牟柁r(nóng)合作,拿到獨家的供應(yīng)權(quán),后續(xù)就能迅速占領(lǐng)市場。”
她的目光逐漸放遠,似乎已經(jīng)看到了未來的市場藍圖。
她對這個新項目充滿了信心,但同時也知道,前方的路并不平坦。
盡管茶葉這個行業(yè)看似傳統(tǒng),但背后的品牌競爭、渠道建設(shè)以及市場定位,依然是每個創(chuàng)業(yè)者必須跨過的難關(guān)。
謝天天見謝每每這么有信心,心里的疑慮漸漸消散,但他還是忍不住問:“姐,既然咱們賣的是高端茶葉,那是不是要找個合適的地方開店?這些茶葉的包裝、宣傳也得搞得有逼格。”
謝每每點點頭:“沒錯!我們要的是品牌化,不能僅僅是賣茶葉,而是要把茶文化、茶道、甚至是茶葉背后的故事都打造成一個吸引人的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