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每個人喜歡的類型都不一樣,但是有幾點是共通的。作者列舉出來,供大家參考:
第一,是人品好,有責任感。這些怎么看出來呢?張三總結,通過觀察二人相處過程中的一些日常小事。看看彼此對家里人的態度,還有就是兩個人相處的一些小事。比如朱七七媽媽生病,雖然他有六個姐姐,但是我發現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是他在張羅。可見平時在家里也是能抗事的人,有家庭責任感。另外,每次吃飯都問張三愛吃啥,好吃的也都是張三吃飽了他再吃。后來張三發現朱七七吃飯很慢,總是看自己,就問他為啥看自己。朱七七同學就說沒啥,單純喜歡看張三。張三還挺不好意思,為了維持表面的淑女形象,只能盡量吃慢點。結婚后才知道他是在觀察張三愛吃啥,默默記下來。
第二,樂觀開朗、情緒穩定。一個人是否樂觀開朗是很好觀察出來的。一杯水灑了一半。悲觀的人注意的是灑的那些水。樂觀的人會說還好還剩半杯,不糾結倒掉的水。這個性格點通過一些性格小測試很容易就能看出來。情緒穩定是指遇到重大事件時,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情緒不穩定的人對事件的發生容易引起強烈的情緒變化。情緒穩定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這幾年網絡發達,大家可以看到很多家暴的新聞。可能很疑惑,這些女的是傻嗎,為啥沒有馬上離婚呢。其實這些男的就是情緒不穩定。(其實張三覺得他們更像得了某種間接性精神病)。他正常的時候很正常,而且對老婆孩子也很好,就是不知道哪個點突然激發了潛在的暴力因素,然后就開始發瘋,摔東西或者打人。清醒了又開始痛哭流涕的懺悔,祈求原諒。接下來身邊所有的親戚朋友就會勸女方別離婚,尤其是要給孩子完整的家庭。這個時候女方一般會再忍又忍,直到自己的底線。舉個例子,張三讀研的時候,班里有一個漂亮姐姐,她是單位委培讀研的那種。這個姐姐比班里同學們大幾歲,有個兒子,大概三四歲。但是大家發現她經常不上課,而且一問就是在宿舍。開始同學們也很疑惑,為啥在宿舍待著不上課。直到有一次她去張三宿舍問作業論文的事情,一摘墨鏡,臉上都是紫青色傷痕。同學們問咋弄得,她說沒事,就是和老公吵架,不小心摔的。因為傷痕太明顯,沒法出門,所以最近才不去上課。后來還有幾個月快畢業的時候,她帶著兒子來張三宿舍玩。問她咋把孩子帶到BJ了,她說離婚了。大家很驚訝,問為哈。她很平靜的說,打我可以忍,但是在孩子面前動手不行,孩子是她的底線。她兒子見過爸爸動手打媽媽后,很長時間不開口說話,去醫院檢查說孩子有點自閉癥傾向。最近的電影《我不是風暴》,女主忍無可忍反殺男主,也是踩到了孩子這個底線。張三問你老公為啥打你呢?她說就是只要她和男性說話,聊天。他老公看見了,就會發瘋動手。和之前的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一樣一樣的。但凡是一個男的打著愛你的名義,想圈養你,限制你或者打壓你,貶低你的價值,好像離開他就活不了一樣,通俗的說就是PUA,這樣的情況下就是遇到了家暴男。我認為家暴不止有肉體上的,還有精神上的,精神上打壓,冷暴力這種,也算家庭暴力。遇到這種男的,立馬跑路,及時止損。所以勸戒女性朋友,不要未婚先孕或者奉子成婚,就算結了婚,也要相處半年以上再懷孕。對自己身邊人足夠的了解和認知了,再考慮兩人是否能對一個新的生命負責。
第三,三觀基本一致。三觀是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怎么判斷兩個人是否一致呢?本文中三觀的解釋是參考大學教材。
毫無疑問,這個世界上肯定是好人多,你想一想身邊的大部分人肯定是樂觀開朗、情緒穩定的。而且大家也都是受道德約束的正常人。但是適合自己的人肯定是需要三觀基本一致。為什么基本一致呢,因為兩個人的三觀很難完全一致,尤其是價值觀,男女本身性別差異會導致價值觀上有天壤之別。
世界觀是一個人對整個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觀點。比如世界的起源是什么?到底是宇宙大爆炸還是神創造的。歸根到底,最基本的問題—世界是物質的還是意識的?簡單來說就是你是唯物還是唯心。唯物主義就是世界是物質的,人們通過勞動改變物質世界。唯心主義就是世界是意識的,是某個神明創造的。每個人都是有使命的,通過努力來謀求下一次投胎獲得更好得輪回之類。如果兩個人中一個人信仰某種宗教、一個人是唯物主義,這就是世界觀不一致。當然如果一個人信仰佛教、一個人信仰基督教,估計大概率也不行,因為二者的神不是一個。大學時有個男同學有一次很痛苦的問張三,在信仰和愛人中間怎么選?他喜歡一個女孩,但是女孩家里信仰基督教。女孩媽媽說如果他們想在一起,要求男孩必須加入基督教。可是男孩不信教,是堅定的唯物主義者。這個男生很是痛苦了一段時間,無奈還是放棄了這段感情,可見信仰是高于愛情的。張三和朱七七都是黨員、堅定的唯物主義者。兩個人的世界觀是高度一致的。在這個問題上沒有任何分歧。
人生觀是一個人對于人生目的和意義的根本看法。人生觀主要通過人生目的、人生態度和人生價值三個方面體現出來。人生目的簡單來說就是人為什么活著。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我們教材的標準答案是為人民服務。張三認為不管你的答案什么,歸根結底,每個人活著有每個人的意義,最終要對社會有意義。上學時,英語老師讓張三英語eat造句,張三說:“peopleeattolive,butTheydonotlivetoeat.人吃飯是為了活著,但活著不是為了吃飯”。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幾句話,“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應碌碌無為而羞愧。在他臨死的時候,他能夠這樣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這段話是張三時時用來自省、鞭策自己的。不過張三悄悄修改了下,當自己臨死的時候,能夠不留遺憾,不悔恨虛度了生命,做一個有益于他人的人就足以。
人生態度是人們在社會生活實踐中所形成的對人生問題的穩定的心理傾向。它要回答人究竟應該怎樣活著這一問題。這個比較容易觀察,比如有的人奉行及時行樂、消費主義,還不完的各種借唄、花唄等。還有的人不工作,啃老。還有的人在俗世生活中受到了打擊,就出家避世。張三小區有一個中年大叔,大媽們說是留學回來的,這個消息不知道是真假。但是這個大叔不出門也不工作,每天在家里打游戲,非常專業地啃老。這個事情為什么大家都知道呢,因為大叔的媽媽很焦慮,經常四處托人給兒子介紹對象,希望通過這個事情讓兒子重新振作。但是一聽說男方是這個情況,大家也并不熱心,畢竟介紹對象也要慎重。
人生價值是人的生命及其實踐活動對于社會和個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義。分為兩部分: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自我價值可以理解個人通過對他人和社會的索取,滿足自己的需求。社會價值就是一個人通過勞動對社會、對他人的奉獻。歌德的名言:你若喜愛你自己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造價值。簡單來說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如果一個人自私自利,毫無利他之心。考慮問題只考慮自己,這個就是利己主義者。我們應該聽過一個名詞,精致利己主義者。精致的利己主義”的說法來自北大中文系錢理群教授的一段話:“我們的一些大學,包括北京大學,正在培養一些‘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人一旦掌握權力,比一般的貪官污吏危害更大。我們都是生活在忙忙碌碌的人世間,并不能期望每個人都是毫無利己,專門利人的道德高人。但是最起碼還是要做一個愛崗敬業、誠信友善的合格公民。
價值觀是個人對客觀事物及自己行為的評價,是推動并指引個人行為的核心因素之一。簡單來說就是個人對事物的主觀評價以及評價所引發的行為。比如你愛吃牛肉,你可能每周或者每天都吃。那牛肉對你來說有價值。有的人不喜歡牛肉的味道,牛肉對他來說就沒有價值,或者說價值比較小。其實好多讓你也會因為這個原因而離婚。因為男女雙方在價值觀方面的磨合需要比較久的時間。之前看過一個文章,說一對夫妻沒有什么太大的矛盾。媽媽喜歡養花,爸爸不喜歡,經常把煙灰彈在媽媽種花的花盆里。等孩子成年后,媽媽果斷的提出了離婚,而家里人都覺得這個媽媽瘋了,因為他們夫妻之間并沒有太大的矛盾。過了幾年,媽媽又找了一個伴侶。等孩子上門去拜訪的時候,發現屋子里有很多花架子,叔叔說你媽喜歡養花,雖然自己不懂養花,但是我可以給她提供花架。而且在媽媽臉上,孩子看到了之前從未見過的笑容。他忽然就理解了媽媽當年為什么離婚。
張三比較喜歡收集各種水杯、陶瓷的、鋼的、PP的等各種材質。看見漂亮的杯子就走不動,想收入囊中。朱七七就很不能理解,覺得莫名其妙。后來張三就給朱七七講了這個故事。朱七七再也沒有對張三買杯子這個行為發表過任何負面評價,并且很積極的也給張三弄了一個架子,不過不是放花,是放杯子。
張三總結,兩個人愛好不同,雖然你的愛好我不愛,但是我會理解,會包容,最好能提供支持。這樣兩個人才能長久。
還有一個消費觀,消費觀是人們對消費水平、消費方式等問題的總的態度和總的看法。消費觀是價值觀的一部分。消費觀是大家談戀愛的時候非常容易忽視掉。因為談戀愛的時候男方一般會舉全力追求女方,買禮物、請吃飯、發紅包等。很多女生發現結婚后,老公變小氣了,不大方了,就懷疑是不是不愛自己了。積累了越來越多的不滿,從而導致不斷的爭吵甚至感情破裂。我們發現因為出軌、家暴等導致離婚的并不多,而家庭生活中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往往才是雙方感情破裂的導火索。比如看新聞,有個孕婦懷孕了想吃車厘子,丈夫一看車厘子98一斤,就買了葡萄回家。這個時候女方就很不高興,質問男方為什么不買車厘子。男方會說價格太貴,結婚后家庭負擔重,有車貸房貸,還要攢錢生孩子養孩子等。女方就會很委屈,家庭負擔重也并不是因為自己懷孕造成的,為什么就不能買車厘子。這樣的事情累積的多了,輕則吵架,重則感情破裂。女性是感性動物,男性是理性動物。女人是情緒化的,更注重的是男人的態度。如果有這種情況,男人要及時認錯,哄一哄也就好了。有人說女人一生都在追問男人到底愛并不愛我。男人一生想的問題是自己到底愛誰。
張三身邊的朋友,李小姐,家庭條件比較好,出國留學后經過解釋認識了她先生。兩個人也很順利的結婚生子了。結婚時,李小姐爸爸給了20萬買車。還給了她50萬買房,她先生湊了10萬,兩個人買了房子。可以說家里的房子和車子都是李小姐家出錢買的。為啥子張三知道的這么多呢。得從李小姐的一次生日說起。李小姐每年都會過生日。她媽媽都會到她身邊給她慶祝,送紅包、送禮物。有一年生日的時候,李小姐給張三打電話,明顯有哭的聲音,張三就問出了什么事情。張三就去找了李小姐。李小姐一邊哭一邊說了事情的經過。就是李小姐過生日,希望先生能精心準備鮮花和禮物。可是先生只買了一個蛋糕。在男方看來,過生日就吃蛋糕唄。說起禮物,先生說自己沒錢,買不起。男方的工資需要還房貸、家庭開支、還有每個月需要給爸爸錢。爸爸生病,需要每個月吃藥。男方當時每個月工資大概8000左右。基本上就剩不下太多。而且李小姐條件好,買便宜的看不上,貴的買不起。索性就不送了。因為這個事情,兩人大吵一架。李小姐就開車離家出走了。然后我就知道了事情的經過。張三的性格是非黑即白,經過了太多的事情后,發現很多時候沒有絕對的對錯。站在李小姐的角度,覺得男方錯了。應該準備禮物。可以站在男方角度,他也是有心無力。俗話說寧拆一座廟,不毀一樁婚。張三肯定是勸和,就和李小姐分析男方的不容易。男方農村家庭,爸爸之前在山上開采石頭,所以肺部不好,類似塵肺病,需要長期治療。媽媽就是農村家庭婦女。沒上過學,也沒有工作。男方在上學期間就勤工儉學,努力掙錢。李小姐也覺得男方勤奮能干,最重要的是人也比較高比較帥。張三說既然你當時貪圖了人家的美色,現在就得負責到底。而且男方平時在家做飯、打掃衛生,很是勤快,也沒別的不良嗜好。再說二人還有個兩歲的娃。不能因為這個小事就要離婚。二人說白了是家庭差距造成的觀念不同。李小姐家非常注重儀式感,男方家庭可能從小都沒怎么注重過生日,尤其是小孩子得生日。因為兩個人從小家庭環境和條件差距巨大,所以結婚后磨合的時間就比較久。不過最終李小姐還是妥協了。
其實這種情況很正常,張三和朱七七也發生過。張三比較喜歡美食,朱七七對吃的方面無所謂,能果腹即可。張三周末就會尋找各種不同的飯店,去品嘗美食。朱七七就很心疼,覺得浪費錢。兩個人就會有分歧。當然最后還是張三說服了朱七七,或者也可以說是朱七七讓步了。反正兩個人只要有分歧,這樣的情況無非就是一個人遷就另一個人,或者兩個人一拍兩散。張三就給朱七七說了這就是消費觀的問題。朱七七家孩子比較多,又是普通農村家庭,從小媽媽在消費觀方面的教育就是盡量節儉,能不花的錢就不花,所以朱七七覺得不應該在美食上浪費金錢。但是張三家不一樣,爸爸喜歡吃,只有有能力,第一時間就是買好吃的。爸爸的主張就是不能委屈自己。張三工作后,也是有機會就去尋覓各地特色美食。這是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我們說孩子對父母就是依賴他們、討厭他們、理解他們、最終成為他們。每個人的身上多少都會有父母的影子。朱七七還給張三分享了之前有個自己比較喜歡的女生,女生家庭條件比較好,一逛街就花好幾千塊。朱七七計算了下自己當時的工資還不能支持女生逛兩次街。于是就放棄了這段感情。張三說男人就是比較愛面子。這個事情你完全可以和女生溝通。沒準人家就沒想過花你的錢,也沒想過讓你養,人家也有工作。朱七七說即使這個事情溝通了,但是兩個家庭的差距擺在那里,不想讓別人說自己是鳳凰男。果然電視劇里的那些鳳凰男嘴上說并不在意或者貪圖女方財產的話不可信。男人在婚姻這件事情上,心里是很清楚的。沒有那么多為愛情沖昏了頭腦。可以說男的也會在意經濟條件。如果兩個人兩情相悅,結成連理,大家也都是祝福的。但是為什么有鳳凰男這一名詞出現,說的就是那些一邊享受了女方提供的條件,一邊在心里貶低女方的。其實這還不可怕,可怕的是那種《消失的他》里面的男的,結婚前百般討好,一旦結婚就開始慢慢暴露本性,甚至為了錢財謀財害命。像那個泰國孕婦墜崖案,這就是活生生的現實。如果一個男的沒有學歷,沒有穩定工作,就只有一張還不錯的臉和甜言蜜語。這種請姐姐妹妹慎重,最起碼全面考察后再說。尤其是結婚后,最好也是經濟各自獨立。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家都喜歡看帥哥美女,這本無可厚非。也不是說帥哥就一定是花心的,不靠譜的。大部分也是會踏實過日子的。但是張三本人是非常不喜歡花言巧語的男生,感覺很油膩。你想,他既然能把你哄的很開心他,他也能哄其他女人。而且這種男的一看就是萬花叢中過,至于到你這里會不會浪子回頭,這很難講。我發現很多女人有圣母情節。正常人遇見渣男,第一反應就是趕緊跑。有圣母情節的人不會,她會想著怎么去拯救他。當然最后的結局可想而知。奉勸大家不要以身飼虎,明哲保身才是上策。
張三總結,古人誠不欺我,找對象還是得門當戶對,家庭條件不能差距太大,一方面是進入婚姻后磨合的周期比較久(談戀愛的時候大家都會偽裝,都懂的),另一方面是如果磨合不好,會出現很大的變故。
第四,聊得來。這個是最簡單也是最難的判斷標準。談戀愛,重點是談這個字。沒有談就沒有愛。都說男人是視覺動物,女人是聽覺動物。不管是談戀還是步入婚姻,兩個人每天在一起做的最多的活動就是溝通和聊天。別人不清楚,但是張三和朱七七兩個人不管聊任何話題,對方永遠有答復,不會不耐煩。就像說相聲的兩個人,只有你開口,不會讓你的話掉在地上,得接得住,而且接完了兩個人都會很開心。男方在追求女孩子的時候,可能還會想盡辦法找話題聊天啥的,等確定了關系就發現,二人話題越來越少,等有了孩子就只圍繞孩子。之前看到網上一個視頻,一個男同事展示自己和老婆的對話。結婚半年后,每天的對話只有一條,晚上回家吃飯嗎?回。后來變成飯嗎?好。甚至后來只有表情,沒有文字了。這個可能需要女方提一下要求。張三就是要求睡前半小時聊天。不拘內容,聊啥都行。沒孩子之前主要是聊一聊工作的事情、有意思的事、遇到困難的事、不開心或者開心的事情,各種八卦啥的,經常半個小時不太夠。有孩子后一般話題先是說說孩子的教育問題,兩個人探討,畢竟也是第一次為人父母,沒啥經驗。孩子的事情說完了,再說其他。張三的原則是今日事今日畢,不能讓煩惱過夜。這個睡前半小時幸福秘訣,強烈推薦各位試試。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說的廢話比較多,說明過的比較幸福。
女人和男人不一樣。科學家其實很早就發現,女性體內攜帶的Foxp2基因(FOXP2基因,也叫叉頭框P2基因,是與人類語言功能發育緊密相關的基因),天生就要比男性的Foxp2基因活躍。所以,從遠古時代起,男人們就會在叢林中默默地、謹慎地打獵,而女人們則會聚集在村落里,從事細軟工作,相互交換信息。哪怕是生活里最最毫無意義的流言蜚語,或雜七雜八對女性來說也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說是“性命攸關”的。所以男同志們不要嫌棄女性吵鬧、愛嘮叨。如果一個女人突然不怎么說話了,要么就是和你無話可說,你們的婚姻估計也快到盡頭了,另外一種可能是生病抑郁了。
自從張三和朱七七說明了這個事情后,朱七七也很配合張三提出的睡前半小時聊天。基本上結婚十年,兩個人沒有發生過激勵的爭吵,也沒有大的矛盾分歧。張三和朱七七就一直過著還算湊合的婚姻生活。
關于婚姻的故事,也許會有后續,也許沒有。看看這本書的情況再決定要不要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