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覺得此刻應(yīng)該把辭池留下來,只是她還不知道怎么開口。海洋的事情已經(jīng)讓她困惑了,她總是思考事情的曲折改變。
預(yù)料到山神的起伏和愛,總是一點點心疼起黑色墨竹的神秘。
秀林墨染的山川河海,不過是一瞬間的永恒而已。走遍天下,沒有人不稱余暉的文筆才學(xué)是第一。
那是因為余暉把自己的頭發(fā)寄給了竹彥,竹彥才開始懷疑起余暉來。他懷疑余暉愛他,這讓他很焦慮,倘若余暉真的沒法忘記他,他一定感覺到無法自拔的痛苦。無與倫比的美麗和幸福可以照耀廉價的愛情,眼淚總是朱砂一般一點點紅色的淚。
余暉不動腦子的結(jié)果是被竹彥狠狠批評了一頓,她決定把大山里的事情都跟竹彥講,今年20歲,她正在考慮要不要去大山里做鄉(xiāng)村教師。
她真心喜歡那些鄉(xiāng)村的孩子們,想要為他們做些什么。要是討厭他們的無知和純真,便會徹底放棄這個想法,余暉沒有放棄,是因為她覺得那些鄉(xiāng)村里的孩子真心可親可愛。
后來竹彥問起她為什么產(chǎn)生這種想法,她無奈地點點頭,說了句,怎么竹彥都聽不懂的話,“那當然是,希望可以成長為一個重要的人。”竹彥一臉汗顏,推開了她的臉。“你不要自以為是了。”竹彥說的話讓余暉異常觸動,“別問了,走向成功的頂點都是日常的感恩。”確認過是個怎樣的人以后,會有很多奇幻的故事,總之,不會有人懷疑她的純潔性。她不應(yīng)該學(xué)會將自己的雙手徜徉在開闊的天空中。
白色的燈光下投射出黑色的剪映,余暉的投影都像是一面彩色的扇子。氣到牙痛,本來便沒有什么社會屬性的人都因為快樂的感覺,在社會拼命生存得很好。
人要將自己的快樂寄托于自己的感情生命中,因為快樂的感覺并不簡單,有的是可以讓人接受的想法和錯覺。
交叉輝映的有光的重影,男孩和女孩相愛絕非只有欣賞與感性地愛著美的感覺。更多的是一種理性地利用和對身體或者靈魂其中之一欣賞的感情。
有的絕非是讓人惡疾的痛苦,而是讓人接受的尊重。根據(jù)墨菲定理,越是如何,那那件事情就越加不可能實現(xiàn)。沒有人在這個世界沒有失敗的概率,拿破侖在經(jīng)歷滑鐵盧的事情之前,也許就占到了自己會失敗這件事,但還是義無反顧地奔向失敗。從很多無與倫比的美麗里挑出一個可以讓人感受一輩子的丑陋的人,更容易讓人接受。因為風(fēng)水輪樓轉(zhuǎn),沒人能定義美與丑。這個世界的人類進化得很慢,但是也一直在進化,有的人進化得不與時俱進,但絕對不能說她是丑的,不能說任何人的身體丑陋,但是可以批判他人的靈魂丑陋。因為物質(zhì)世界具備的一切都隨時可以改變,不愿意改變都有自己的原因,也許老了,那種被認為是丑陋的東西就會變成美,那種被認為是美的東西很快會被當成丑。一切都看當時的人對那個人狀態(tài)的評價,倫理道德問題有時候是不能亂說的,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東西,都是無法定義的。比如正義與邪惡,你認為該死的壞人可能參雜了太多你的主觀想象,在另一些人眼里,他可能是一種好人。
只要不觸犯靈魂的條約,也就是說法律條文,一切本來應(yīng)該說是暴力的東西也可以被無知的人當做良好的事物。長得十分柔弱的人也有很強悍的一面,總而言之,弱小的人心疼更弱小的人。丑陋的人并非不值得托付終身,而是在某種程度上很需要另一個人的欣賞和尊重。
越是丑陋或者肥胖的人越是對尊重這個詞格外重視,只要有一個人用尊重的眼神對待他,他們便會投桃報李,施加更好的報答。而不尊重對他們來說是種死刑。余暉20歲那年,胖到150斤,那年她與竹彥分手,一是因為她自卑,二是因為竹彥的做法讓她覺得不尊重她。
最容易賣到人情的人就是那些自認為自己丑陋的人,他們對人情十分重視,而不是將它當做利用的工具。因為自身的不美麗,于是越加在乎精神世界的滿足,對另一半精神上的要求勝過一切。
而長的比對方好看的人,總是沒法欣賞對方的美,很難愛上對方對自己的溫柔,難以產(chǎn)生自卑的感覺。從小被夸好看到長大,肯定是沒法覺得對方很好看的。
匆匆離開的背影,或者是綠意盎然的春草,或者是心臟跳動的聲音。都是讓人接受的,可以得到的,快樂的感覺。
越是自卑的人,越容易享受那種被踩在腳下的感覺,對他們來說青春的痛像是一種習(xí)慣性的享受一樣。
丑陋的人,都難以接受自己像一個可憐蟲一樣纏著男生,而是拼命撇清楚自己和男孩的關(guān)系。她們很難被可憐,但是在以后的某一天又會被重新記起來。
而自認為美麗的人,其實那種美是一種沒有攻擊性的意思。成長型的人,只會賴著那份溫柔不走。人總是能接受自己犯錯,沒法接受別人犯錯。她能控制的,只有自己的生命中的光,不能控制的是,竹彥的眼睛里的光。她知道竹彥對自己現(xiàn)在只像是一個塑料袋一樣,愛裝。
現(xiàn)在竹彥對自己的好感度十分低,是個人都不希望自己喜歡的人對自己好感度低。不用對這樣的人施加可憐的目光,因為她們除了尊重什么都不要,為了征求尊重,她們可以放棄金錢,放棄愛人,放棄光輝,所以余暉那一年拿了網(wǎng)站上的文學(xué)大獎。只因為她懂得在自卑中超越,一點點地折磨自己脆弱的內(nèi)心。
那一年,她甚至覺得惹上竹彥,是自己一生的厄運。白色的梔子花碎了一地,是個女人都會經(jīng)歷心碎的時刻,沒有女人一生被保護的很好,成為所有人的小公主。會讓人厭惡的是,自己快樂卻很討厭被別人扒出討厭的事情來。只有不斷獲得名譽和尊重才能使他們快樂。
丑陋之所以為丑陋,是因為現(xiàn)在定義的審美如此。但是余暉卻在丑陋中開出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