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63年,前徐永祿六載,東海李氏絕嗣,族中唯一女子李虎臨危授命,不絕李祀。
同年,李氏舊將蕭業、田澤欺李虎女兒身,輕婦人也,造反叛亂。虎以百卒趁夜襲之,斬叛將首級,穩定族內。
次年,前徐東海軍節度使、駿原參三州安撫制置使、營田糧料使、管勾三州行營兵馬諸軍使、知駿州刺史靳真,癡迷蹴鞠致使人心離散,部將原州刺史范廉作亂,真遣李虎討之。
李虎督氏族兵,當道相攻,克之,范軍敗逃原州。
時參州人宋康不忿靳氏,起兵作亂為禍參州。宋康謀原州,唯懼虎也,使將晉用、白狼、兼久、凌時襲李氏宗廟,絕李氏之祀。李虎督兵回返,夜襲而勝,晉用四將畏而降。
范廉聞虎退,尾而擊,虎戰之,復克,陷原州,范氏獻首。
靳真喜也,乃冊李虎原州刺史、參州兵馬指揮使、討敵先鋒使,令擊宋康。
同年冬,宋軍擾境,李虎出師,戰之月谷。李師四千,宋軍八千,虎布偃月陣以少勝多,宋軍慘敗,亡奔參州。
永祿八載,李虎出軍,李宋再戰,宋軍再敗,虎逐宋康于東參。
永祿九載,原州勁旅三征宋康,戰于本宿,宋軍敗績,康困守孤城。次年虎破參州,宋康死,平參州之亂。
東海軍之北有嘉山軍,轄嘉忻二州,諸使臣知嘉州者為武氏名玄也。玄好謀善斷,有治水理政安民之能,時人奇之,蓋雄主也。
時靳真癡迷蹴鞠,好逸惡勞,不休德政,海內厭棄。武玄欲并東海,謀靳氏基業,假與靳氏舊日姻親之盟,南下犯界。真不敢敵,遣部將晁泰督重兵相阻,更請李虎督諸軍往救。
武玄當世之名將,晁雖據險要,諸將膽怯力不能支。李虎知非晁泰不能拒敵,乃眾駭耳,遂出奇兵迂回武軍之后,連敗武軍名將,人馬不歇逐敗軍困武玄于山峠。玄陷絕境,置之死地而后生,嘉山軍血戰破圍,返還嘉州。
李虎克武玄,名聲大噪,東海豪杰膺服,共推虎為東海軍節度使,持節三州。
虎為帥,諸將意誅靳氏絕后患,虎曰真貪玩孩童,帥臣一方豈無胸懷焉?遂給厚祿恩養。
永祿十一載,魏州節度使智信畏東海,兩家交惡,攻伐不斷。
次年,李虎采用部將水光之計,并吞施置,包夾智氏。兩州豪杰歸附,虎收降卒數萬,軍威大振。上表徐皇,省置州,表水光為施州刺史。
永祿十四載,智信勾結施州白蓮教作亂,李虎克之,乘勝攻魏州,飽掠而還。
永祿十五載,武玄興兵,甲士五萬,南犯報仇。李虎起東海之兵相抗,激戰樂原,血戰連天,血流漂櫓。李虎連折大將駿州刺史晁泰、黃賴、席淵、樂通、全宗五將,兼久傷重而逝,親隨女將封由舍身救虎而亡,終克武玄。
嘉山軍幾盡全沒,武氏始為李氏奴婢。
次歲,徐皇改元天正,以求天下節帥朝天子而正臣節,群雄不應。
天正二載,李虎滅智氏,奪魏州,智信亡奔醲州,為翟蝶所斬,獻州歸降。
翟蝶者,故醲州刺史翟盜女也,機敏多智素有才女稱。嫁智信為妻,恨智氏滅翟氏之仇。李虎甚喜之,表蝶為醲州刺史,引為心腹。
同年,復府兵制,省并郡縣,清減冗員。
天正三載,李虎舉東海六州并嘉山軍,十萬之眾朝覲天子。徐皇驚懼,詔太師、大將軍、檢校兵部尚書、山南山北節度使、雍丹江津七州安撫制置使、武寧郡王祖昭拒之。
祖昭兵不足千,大懼之,遂矯詔,令皇畿諸侯節帥共討之,群雄奉詔。
四月,畿南節度使席昭、畿北節度使田秋、左大將軍領播州節度使遲右、右大將軍領江州大都督景極、鎮國安遠大將軍權丹州節度使伊禱,津州刺史時逸、泉州刺史時康、河內刺史時繼、丹州大都督葉秀、越州刺史晁景、江州刺史劉角、江北大都督錢政,將軍時長、池正、游教、安直,顏通。十七路諸侯舉兵關城,共討李虎。
兩軍激戰,諸侯互生嫌隙不能合力,李虎以智取之,一日敗盡諸侯,威震天下。
李虎朝覲天子,天子嘉虎太師、大將軍、檢校兵部尚書、十七州安撫制置使云云,虎鄙之,固辭不受。
大將軍祖昭恨敗績于李虎,遂當堂欺李虎婦人之軀而凌辱也,諸將憤然,亂刃分其尸于君前。
同年九月,白蓮教作亂皇畿,李虎水陸并進,旦夕克之。
白蓮教余孽南遁紀州,虎分師六路南下,收復紀州,盡除白蓮。
天正四載,郃州刺史宋永降而復叛,焚古剎,士民皆怨,東海之師誅之。
同年,郃州僧有善丹青者,繪李虎歡愛之圖,污穢不堪。雍州有善口技者,言李虎床笫之語,有傷風化。畿中有藝人多做李虎不雅者。魏州有憐女多扮李虎招客者。虎大怒,皆以國法論罪。
郃州僧侶作亂,平之。
時北境軍節度使尚氏絕北道,不服李氏。李虎遣軍師將軍鄭信為總管,督兩州兵擊之。
播州刺史叛,李虎遣征西將軍田虎為總管,督三州兵克之。
相州刺史、自領大將軍大都督北宮政不服李虎,自號關東總帥,割據東土。李虎遣軍師大將軍白狼為總管,督軍討之。
天正五載,李虎揮師向西,伐西土之不臣。
以世子妃、凰舞大將軍房櫻為將,督三千兵,靖南海。
以征西大將軍田虎為將,督兩州兵,沿山北進兵;李虎自督大眾,沿山南出師。
西土之霸者,毛吉蕭耳,毛輝將十萬精甲相戰,一役敗折膽氣盡喪。五月,攜八萬眾降。
六月中,房櫻納南宮晴之謀,北撫時氏,西降金氏,南擊秦氏,遂靖南海諸將。
凰舞大將軍房櫻,世子李政妻也,師從李虎,能征善戰,貌美無雙,美艷名甲天下。時氏家主、岐州刺史時保垂涎美色,趁櫻醉酒辱之,為南宮晴斬。櫻醒大怒,夷滅時氏全族。
天正六載,李虎欲借外力逼徐皇禪讓,遂以世子妃、凰舞大將軍、巾幗侯房櫻為使,侍中秘書郎香暢、義子吳榮、部將宮廣副之,出使。
同年,世子側妃、嫖嫚將軍南宮晴出使嶺北,游說嶺北諸將及北海之酋,皆降李虎。
四月,尚氏歸降,北土盡并。
天正七載,海盜李旦自琉球國入寇,言巾幗侯已逝,李虎不信。
同年八月,西海不臣,李虎以翟蝶、水光、花虎為大將,督兵八萬大舉征討。
九月,熊賁軍節度使、翡州刺史、三州觀察黜陟使趙熊圍朱州,花虎率師擊之,陣斬趙熊,大破趙軍,平定三州。此役花虎初戰,拜師李虎,時年未及笄。
十月,西海靖服,翟蝶、花虎搬師,命水光討包庇海盜之琉球。
天正八載,五月,世子李政出兵,討伐北宮氏。
八月十五,李虎結義長姐華梅還,聞櫻等皆死,虎怒而昏厥,慟哭不已。
十月,北宮氏彈盡糧絕,夜襲李軍,關東少女成斐斬北宮猛將北宮照,北宮軍士氣大喪。李政大喜,收為義女。
同月,北宮氏降,天下歸李。
同月,太子政歸國都,聞櫻死,慟哭,大怨,幾與母反目。
李虎亦深恨于己,深責于己,悔不當初。是以為恥,厲兵秣馬,積草屯糧,誓報血仇!
遂合長姐之舟師,三妹之人眾,傾舉國之兵,號八十七萬有奇。以花虎為前軍先鋒帥,西海貔貅盡出,討之!
累年奮擊,揮戈不休,效楚三戶之志,報經年舊恨。
駕長車逐敵名將,縱烈馬落敵膽囊,攻城野戰不與星遂,關山白雪難阻奮銳,碧海狂濤不救無義之徒。
是以雄兵盡折,宿將束手,名帥瓦解,猛將冰消。
奪二郡,滅一國,始震寰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