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姜南和謝雨?跟在母親謝氏和謝家舅母的身后來到二門處時,姜恒,姜煜和謝錦榮已在馬車旁等候多時。
謝雨?欣喜的跑到姜恒的面前道:“表哥,你今日有空閑陪我們出門了?”
姜恒笑著點了點頭,白皙的面孔在陽光的照射下,如上好的美玉般,散發著瑩瑩的光芒。
謝雨?看得兩眼發直,情不自禁的贊道:“表哥,你笑起來可真好看,比我見過的所有女孩子都要好看。“
姜南跟在謝雨?的身后,看到大哥姜恒的表情好像有瞬間的凝滯,謝家小表妹居然把大哥和女孩子一起比美,還比贏了,姜南毫不掩飾自己的幸災樂禍哈哈大笑。
姜恒撇了倆人一眼,翻身上馬,率先出了二門,看著頗有些惱羞成怒的氣勢。
謝氏在馬車里朝著姜南和謝雨?招手,姜南和謝雨?忙上了母親謝氏的馬車。
“你這孩子,沒事招惹你大哥干嘛!雨?年齡還小,又是客人,你大哥不好發作,你若是不知收斂,你大哥可有的法子懲治與你。“
謝氏用手指點著姜南的額頭,姜南和謝雨?則笑嘻嘻的坐在了謝氏的對面。
平川縣有東西,南北兩條主干道,東西干道以牌坊為界限,牌坊以東稱東大街,牌坊以西稱西大街。
東大街多是老子號的店鋪,西大街則是小攤小販的聚集地,此時,無論是東大街,還是西大街都川流不息,人流涌動。
姜南乘坐著馬車來到東西大街的分界處,便見牌坊前的空地上聚集了非常多的百姓。
百姓自發的圍成一個圓,圓心的空地上,搭著一個四四方方的木臺,木臺上一位年約五旬的老者正在慷慨激昂的講著什么。
姜南看著心中一動,便給母親謝氏請示:“母親,這里可是父親組織義講的地方,女兒能否前去看個仔細。”
謝氏見姜南感興趣,笑著點頭同意,還給姜南解釋:“你父親說你的主意極好,官府組織的講壇很受百姓的歡迎,你下了馬車可要注意安全。時刻跟在你大哥的身后知道嗎?”
姜南忙不跌的點頭:“娘,放心,我就去看一眼。”
謝雨?也喚道:“姑姑,我也要和表姐一同前去,我還沒見過此等盛事呢?”
姜南也保證:“我會看護好表妹的。”
謝氏無法,喚來姜恒仔細叮囑要看護好妹妹和表妹,又留下自己的大丫鬟并幾個護衛照護幾人,便和舅母,謝雨桐乘坐馬車一前一后向東大街駛去。
姜煜和謝錦榮見姜南和謝雨?下了馬車,也把坐騎交給各自的小廝,跟在姜恒的身后陪著姜南和謝雨?向人群的方向走去。
“大哥,你可知這義講是從何時開始所設嗎?沒想到父親這么快就促成了此事。”姜南邊走還不忘向姜恒打聽。
姜恒領著姜南幾人在人群后方的一小塊空地上站定,才回復姜南剛才的問題:“講學上個月下旬便已經開始,地點定在了這里。
這里的空地可同時容納一千多人前來聽學,父親號召平川縣的所有醫館都參與義講,規定每隔七日便有一天的義講,每家醫館連著講學兩天,各醫館輪流著來,據父親說成效還不錯。“
姜南向木臺上望去,便聽見臺上的老者正在講述如何包扎傷口,包括傷口的清洗,上藥,包扎的手法以及注意事項,講述的非常仔細,臺下的百姓聽的也非常認真,還時不時的爆發出一陣陣熱烈的掌聲。
姜煜看著有趣,忍不住的道:“如此一來,平川縣的百姓豈不是人人都可以行醫治病。”
“行醫治病談不上,但至少遇到突發狀況時,能及時的止血包扎,減輕傷痛。”姜南看著認真聽講的百姓,答著二哥姜煜的話。
謝錦榮笑望著姜南道:“表妹說的不錯,長此以往這些救命的知識就會深入人心,代代相傳,讓子孫后代都能受益。”
“姑父此舉惠及天下百姓。”
姜南贊同的點了點頭。
幾人便站在人群后面,聽了大半天的急救知識。
臨近正午十分,姜恒才領著姜南一行人往東大街而去。
剛走進東大街,姜南看見蕭元從點心鋪子里面走出,手中還提著幾包點心。
蕭元與姜南一行人迎面撞上,姜南笑著和蕭元打招呼:“蕭元,你怎么在這里,沈先生呢,可是與你一同前來。”
蕭元忙給姜南等人見禮:“蕭元見過姜姑娘,姜少爺。”
然后笑瞇瞇的回著姜南的話:“姜姑娘,蕭元今日是隨先生一起下的山,先生的朋友從京城來接先生回京,不日便要啟程,今日下山是要為先生準備一些行李。”
“先生和先生的朋友在翠仙樓用膳,寨主聽聞此家的點心堪稱平川縣一絕,便吩咐我前來買點心,給先生品嘗,沒想到卻在這里遇到了姜姑娘。”
“先生還說要給姜姑娘下帖子,請姜姑娘去青峰寨一敘,今日看來卻是不需要了,等會先生看到姜姑娘一定非常高興。”
姜南看向姜恒:“大哥,既然遇到了沈先生,我們去翠仙樓給沈先生問個安吧!”
姜恒點頭表示同意,派人去給母親謝氏報信,一行人又往平川縣最大的酒樓翠仙樓走去。
“沈先生是去京城訪友,還是以后要定居在京城,沈先生還回青峰寨嗎?沈先生是獨自一人去京城,還是你和你們寨主作陪,可定好了啟程的時間?”姜南忙不迭的向蕭元問道。
“先生的朋友想讓先生在京城定居,還說要給先生準備個大宅子,讓我和寨主一同前去京城照顧先生。”
“先生也已經同意了,說讓寨主和我一同隨他老人家進京,讓寨主把青峰寨的事務交給穩妥之人,寨主這幾日忙的團團轉,今日好不容易得了空閑陪先生下山。”
“先生的朋友定了六日后啟程回京,先生還說這次一別,以后怕是沒有機會再回青峰寨了。”蕭元的語氣里已有了幾分傷感。
姜南忙安慰道:“京城繁榮昌盛,人人奉職,四方輻輳,是多少人都夢寐以求的地方,你如今有此機會隨先生入京,應該感到高興才是。”
蕭元點了點頭道:“姜姑娘說的極是。”